国庆期间化学作业

发布 2023-12-06 15:09:22 阅读 1725

学生姓名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食用醋 b.天然气 c.含碘盐d.蒸馏水。

2.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有关氧气说法错误的是。

a.用带火星的木条可以检验氧气。

b.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可以制取氧气。

c.鱼类能在水中生活,证明氧气易溶于水。

d.铁丝能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溅,产生黑色固体。

3、某班同学用右图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先用弹簧夹夹。

住乳胶管。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待红磷熄灭并冷却。

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广口瓶内水面变化情况。实验完毕,甲同。

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乙同学的。

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下列对这两种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①甲同学可能使用红磷的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

②甲同学可能未塞紧瓶塞,红磷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

③乙同学可能没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瓶内部分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

④乙同学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

a、只有b、只有②④ c、只有①②③d、只有①②③

4.夏天从冰箱中拿出一瓶饮料,放在空气中,外壁会潮湿,这说明空气中含有。

a.二氧化硫 b.稀有气体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5.下列各物质按照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a.冰、干冰、醋酸b.氮气、氧气、空气

c.水银、水、医用消毒酒精d.石墨、熟石灰、盐酸。

6.二氧化碳占空气总体积的0.03%,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如右

图所示,在a处不参与该循环的是

a.植物的呼吸作用 b.含碳燃料的燃烧。

c.发展利用氢燃料 d.人和动物的呼吸。

7.2023年舍勒在《火与空气》一书中指出:空气由两种性质不同的“火空气”和“浊空气”组成,其中“火空气”可以帮助燃烧,维持生命。下列物质不能与“火空气”发生反应的是。

a.木炭b.石蜡c.烧碱d.乙醇。

8.下列变化与其他变化有本质不同的是。

a.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b.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

c.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d.大理石遇醋酸有气泡产生。

9.下列措施与环境保护无关的是。

a.用加碘盐代替普通食盐b.**并利用废旧塑料。

c.“三峡工程”用水力发电替代火力发电 d.“西气东输”可以解决华东地区燃煤之弊。

10. 早期化学家为了认识空气的本质,将一些物质放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实验,结果发现:每次都有约1/5的空气不知去向。当时化学家把这l/5的空气称为“有用空气”,这种“有用空气”是指

a.氮气 b.氧气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11.从防止空气污染考虑,下列实验应在通风橱中进行的是。

a.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b.在氧气集气瓶中点燃硫磺

c.电解水d.蒸发氯化钠溶液。

12. 某同学做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方法如下图所示,其中不合理的是。

a.点燃木炭 b.点燃铁丝 c.点燃红磷 d.点燃蜡烛。

二、非选择题

1.(本题7分)小睿同学在**性学习中,准备用连线的方式对下面的知识进行归纳,请你帮他将a组中的物质序号填子b组中各项有关内容前的括号中。

a组:a..二氧化硫b.氧气c.稀有气体d.氧化镁e.高锰酸钾f.氮气g.二氧化碳。

b组:白色固体( )通电时发出有色光(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料( )光合作用的原料( )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

2.某同学为研究动物的呼吸作用,用右图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过程中将观察到:澄清石灰水 ,细玻璃管中的红墨

水。3.实验室用如图装置,通过加热高锰酸钾来制备氧气。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备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2)该装置试管中蓬松的棉花团的作用是实验结束时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的目的是防止现象的发生。

3)实验室还可以利用上述装置,以氯酸钾为原料制备氧气,反应如下:2kclo32kcl+3o2↑,请你简述从该反应后的固体剩余物中**mno2的主要操作步骤。

4.如下图是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仪器的名称ab.__c.__d

2)用酒精灯___焰加热(填“内”或“外”),因为。

3)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___倾斜(填“上”或“下”),原因是。

4)收集氧气通常采用法,当集气瓶口处有___冒出时,表明该瓶内的氧气已满;还可以用瓶口向。

__ 排空气法 (填“上”或“下”),这是因为。

5)用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氧气时,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目的是。

6)反应完毕后试管内的残留固体是。

7)用双氧水滴加到二氧化锰中也可用于制取氧气,制取装置能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为什么。

5.如图制取氧气。

1)指出装置中的错误。

2)用向上排气法收集氧气,如何判断氧气已收满?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如何判断氧气已收满?

6. 小明和小芳在讨论“能否用蜡烛燃烧法来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这一问题时,小芳认为:通过图l装置,用蜡烛燃烧法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会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她根据蜡烛燃烧产物的特点阐述了自己的理由。

并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证实了自己的结论。(注:本题实验中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水槽中的液体是水)

图l图2小明认真分析了小芳的实验结果后,进行了如下**:

提出问题]导致小芳这一实验结果还有其它原因吗?

实验**]小明设计了图2装置,进行以下操作:

1)取黄豆粒大小的白磷,用滤纸吸去表面的水份,放人捆在电烙铁下面铁片的凹槽内;

2)将燃烧匙内的蜡烛点燃后迅速插人钟罩内,并立即塞紧橡皮塞;

3)待蜡烛熄灭后(蜡烛有剩余),接通电烙铁电源,发现白磷先熔成液体,接着燃烧产生大。

量白烟,说明通电前钟罩内含有产生白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得出结论]导致小芳这一实验结果的另一原因是。

交流与反思]小明和小芳分析了上述实验后,又提出了一个问题。

7.实验室用过氧化氢(h2o2)俗称双氧水慢慢加入装有少量二氧化锰粉末的锥形瓶中,可用如图3装置用双氧水制取氧气(通过分液漏斗玻璃活塞的“开”、“关”,可随时向锥形瓶中滴加双氧水)

试写出该反应的表达式。

如是果在实验室中用此法代替高锰的钾加热制取氧气请简述其优点有哪些?

二氧化锰在这个实验中所起的作用是

检验所收集的气体是氧气的方法是

8、让我们和小林同学一起走进实验室来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

进行**。提出问题]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

猜想与假设]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有些成分不同,如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等。

设计方案](1)、向收集到的空气和人呼出的气体中分别滴加澄清的石灰水,根据是否产生浑浊(或产生白色沉淀的多少),可说明气体的含量不同。

2)、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空气和人呼出的气体中,根据火焰是否熄灭(或燃烧的剧烈程度),可说明的含量不同。

3)、向干燥的玻璃片上呼气,与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做对比,根据玻璃片上是否出现水珠(或出现水珠的多少),可说明的含量不同。

进行实验]小林按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得出结论。

解释与结论]呼出的气体比吸入的空气含多。

国庆期间语文作业

1.摘抄及点评 4天,动作 语言 神态 心理描写各抄写2段,每段不少于,点评。有针对性 改错积累本 2.背默作业 听写 出师表 岳阳楼记 课下注释 默写本 默写 岳阳楼记 第 段。默写本 时间安排 第一天 1.改错本订正 一定早写,免得遗忘 2.听写 出师表 课下注释订正 前四段 可参考导学练 3....

国庆化学作业答案

国庆作业 1 答案 15 1 3分 2 试管a的反应液中 1分 测量反应溶液的温度 1分 略低于试管a的支管口处 1分 收集含乙酸的馏分 1分 3 使试管a内的反应液均匀受热发生反应,使生成的乙酸变成蒸气进入试管c 2分 乙二醇或甘油 只写一个 2分 4 方法一 将少量碳酸氢钠粉未,放入一个洁净的试...

国庆期间方案

街道加强2011国庆节期间。社会面火灾防控工作的实施工作方案。按照丰台区防火委 关于加强国庆节期间社会面火灾防控工作的通知 防安字 2011 27号 文件要求,结合辖区工作实际,对2011年国庆节期间的社会面火灾防控工作进行部署和落实。为确保工作取得实效,特制定工作方案如下 一 组织领导。街道成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