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读后感

发布 2023-11-25 05:45:06 阅读 6954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读后感。

这本书我在网上看了第一章的第一部分,讲如何帮助孩子面对他们的感受。这是一个听起来不太起眼却又恰恰能切中要害的角度。对此我深有感触。

尊重、接纳孩子的感受,不仅利于有效的沟通,更有助于孩子的自我建构。强烈的认同感让我对这本书产生了极好的第一印象。第一次网购没成功,第二次通过读书会购得此书,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

当今中国,几乎所有的父母都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并自打孩子出生之日起便终日为之操心、奔波、苦恼,效果往往却适得其反,这到底是为什么?中国有句老话:可怜天下父母心。

等自己的孩子长大了,在她的心目中,这样的父母心会值得可怜吗?

我带着这样的疑问读完了这本书,从中学习了与小孩子沟通的技巧。书中围绕“如何说”、“怎么听”这两个中心点,作者从六个方面进行了**和实践:1、帮助孩子面对他们的感受;2、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3、代替惩罚的方法;4、鼓励孩子自立;5、恰当地赞赏孩子;6、让孩子从角色中释放。

每天读一点,越读越觉得语言是如此的微妙,同样的意思经过不同的表达却可以有完全不同的效果。如:1.

描述你所看到的,或者描述问题:

反你真不负责任,总是把水龙头打开,又忘记关。你想发大水啊!告诉你多少遍了,上完厕所要关灯!马上把**挂了!

正唉呀!浴缸里的水快溢出来了,该怎么办呢?嗯!厕所的灯为什么还开着呢?我想打个**。

当他人用发泄的语气不断指出你做错事的时候,你往往会有抵触情绪,而不太愿意去做你该做的事情。反之,他人用和蔼的语气向你描述问题,你就能把精力集中在问题上面,从而很自觉得去改正问题。这些问题在我们生活中,稍不留意就发生了,所以我们要不断的提醒自已,当问题发生的时候我们要该如何面对如何来处理。

引用到我们工作中也一样,如果我们不是以解决问题的心态去询问这个问题的起因,那么也很难得到圆满的结局。2.提示。

反谁喝的牛奶,不放回冰箱?再让我看到你在墙上画,我就凑你!你从来不帮我干点家务活。

正孩子,牛奶不放回冰箱会变酸的。孩子,墙不是用来画的,纸是用来画的。我现在需要有人能帮我收拾一下餐桌。

正反例子,不同的语气不同的处理方式很明显:接受提示比接受谴责容易得多,当我们给孩子提示问题的时候,其实孩子已经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做了。当孩子做错事情的时候,我们不用马上去谴责或马上去帮他做好,我们只要在一旁提示引导让孩子自已去完成就可以了。

这样才能让孩子明白怎么做是错的,怎么做是对的,做错了该如何纠正。3.用简单的词语表达。

反我一再和你说穿上睡衣,你就知道在这儿玩,你答应好看完电视就穿睡衣,我怎么没看出来你有什么动静!

正孩子,睡衣!

多说不如少说,每个孩子都不喜欢你的说教和长篇大论,对他们来说,越短越容易记住,越有效。这件事我们换位来感受就很明显了,如果哪天我们忘了做某事,对方一个劲的在我们面前唠叨,我们就会感觉烦躁根本听不进去,原本想去解决的事情都变得厌倦甚至出现逆反的心里。4.

说出你的感受但不要评价孩子的个性和人品。

反住手!你真是个讨厌的家伙!扯我袖子干嘛!你真没礼貌总是打断我说话!

正我不喜欢别人扯我袖子!如果我的话还没说完,就被人打断,我会觉得不高兴!

孩子愿意听到父母的真实想法,通过表达自已的感受,我们会变得更诚恳,同时也不会伤害别人,父母只描述自已的感受才会有效,我们可以用“我”或“我觉得”……这些词语。只要不受到攻击,孩子还是可以和一个表达愤怒的人合作的。这件事情我们换位来感受:

反让我感觉,这个态度差,小气,自私,为何只能你说不能我说。不管在任何场合,面对的是孩子还是**,我们都应该降低我们的语气并巧妙的说出问题的所在,或提示问题的解决方式。5.

写便条。

孩子老是喜欢看电视,我们就写一张便条贴在电视机旁:在开电视之前,想一想,我做完作业了吗?我做完练习了吗?

有时候文字比口头说更有效,其实写便条的方式在我们生活中也很有效。

我们平常更多以自己的观点、想法出发来考虑别人的。对大人尚且如此,对孩子更甚。正如作者在书上提到的,几段很平常的对话:

孩子:妈妈,我累了。

妈妈:你刚睡过午觉,不可能累。

孩子:(大声)我就是累了!

妈妈:你不累,就是有点爱犯困,赶快换衣服吧!

孩子:(哭闹)不,我累了!

孩子:妈妈,这儿好热。

妈妈:这儿冷,穿上毛衣。

孩子:不,我热。

妈妈:我说过了“穿上毛衣!”

孩子:不,我热。

类似的对话在我们的生活中太常见了,可能都不觉得这里有什么问题。但这正是最大的问题,我们太以自我的感觉为中心而忽略了别人的感觉。虽然,总把“我是为你考虑”这类话挂在嘴边或放在脑子里,但事实上的行为却是完全没有做到。

对孩子来说,她们还没有形成自己的完整世界观,对于她们自己的很多想法很多感觉并不自信,如果经常地被大人否决,就很容易迷失她们自己的内心。这是对孩子最大的打击。

书里还有很多观点让我深刻。孩子并不需要我们认同她们的感受,而是需要我们回应和了解她们的感受。如多用“哦……”嗯……”是这样啊……”来回应她们的感受代替提问和建议。

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尽管和我们成年人相比心智还没成熟,但她们同样存在着自己的思维,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感受。因此一味的命令式的口吻,对孩子是行不通的,更会挑起孩子的叛逆心态。如果我们能聆听孩子,与她们产生共情,那么就可以帮助我们管好孩子,让孩子听话。

书上的每个细节、每个案例都好像发生在我们身边,都在提醒引导我们如何与孩子沟通,如何读懂孩子,如何真正地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我们问她们为什么惊恐、生气、不开心,有时孩子会回答,但多数情况下“为什么”只会给她们增加难题,因为这需要她们基于原有的难过心情,分析原因。很多时候,孩子并不知道她们为什么生气或难过。

当孩子难过的时候,我们说“看起来你好像很难过”,对孩子会很有帮助的,而不是“怎么啦”或者“你为什么有那样的感受”.

在和孩子交流中,能尽量多听、少说、多商量,加强自身的修养,心平气和地交流。因为我们就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孩子就是我们的影子,只有“修炼”了自己,才能教育出优秀的孩子。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宁波市爱菊艺术学校王琦。这本书的作者是阿黛尔 法伯和伊莱恩 玛兹丽施,国际著名亲子沟通专家,美国最畅销亲子教育书系作者。波斯顿环球报 称此书是一本父母与孩子沟通的圣经。同时,它也是美国家庭教育十大畅销书之一,销售300多万册,被译为30多种文字风靡全球。长踞美国畅销书...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

第一章帮助孩子面对他们的感受。第一部分。孩子的行为和他们的感受有直接关系,有好的感受,就会有好的行为。如何让孩子有好的感受,就是接纳他们的感受。孩子被接纳理解了,他就会比较能够遵守我们为他们设立的界限。发自内心的体会孩子的感受,产生共情。帮助孩子面对他们感受的四个技巧 1 全神贯注的倾听。2 用哦,...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

作者 孟迁。中华家教 2008年第06期。近几年来亲子教育类的图书层出不穷,读者却越来越不能解渴。买书时,我通常不敢抱有奢望,无意之中买来的一本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 编译出版社出版 却是带给我惊喜,让我觉得获益匪浅。书的第一部分讲,如何帮助孩子面对他们的感受。这是一个听起来不太起眼却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