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草原。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会写本课8个生字,理解课文中新词的意思,摘录课文中写得美的句子,背诵课文第1自然段。
2.通过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过程与方法:
1.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整体感知课文,通过抓住重点词句来品读、积累优美的语言,体会如诗如画的草原风光。
教学难点】朗读课文,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再现课文所描述的生动情景。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
整体感知课文,通过抓住重点词句来品读、积累优美的语言,并根据阅读的内容展开想象,体会如诗如画的草原风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课前交流:你去过草原吗?谈谈你知道的描写草原的诗句或歌曲。
2.出示课件1:音频《天堂》。
**腾格尔的《天堂》,将学生带入草原辽阔的境界。
3.今天我们就和作家老舍先生一起走进内蒙古大草原,去领略那美丽的风光,去感知那独特的民族风情。
设计意图:由腾格尔的《天堂》引入《草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课件2:生字词。
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2.请同学们先快速浏览课文,然后小组合作**:课文写了什么内容?给课文划分层次。
3.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4.出示课件3:课文主要描绘了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主客联欢图三幅画面,抒发了作者对草原的热爱之情。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三、品读感悟,体会草原美。
1.出示课件4:自学提示。
1)初入草原,作者是抓住哪些景物来写的?有什么特点?为什么抓住这些景物来写?
2)抓住描写草原美景的句子读一读,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出示自学提示,让学生自主学***,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
2.学生自学并交流。
3.小组汇报,教师引导点拨。
4.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子来理解课文内容,出示课件5~11:
1)作者初入草原,看到草原的奇丽景色,抓住空气、天空、小丘、平地、羊群等景物来写。这些景物显示了草原的特色。
2)句子一: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引导学生体会草原的新鲜空气。
指导学生读出愉快的心情。
句子二: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抓住“一碧千里”,体会草原的碧绿和辽阔。
联系上文体会“并不茫茫”的意思。
读了这句话,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边读边想象画面。
句子三: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白色的大花。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和动静结合的写法,描绘了草原的辽阔风光。
这么美的语言,这么美的草原,值得我们一读再读。(齐读)
设计意图:小丘是绿的,羊群是白的,抓住作者运用的修辞手法,感悟草原的美丽。
句子四: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轻轻流入云际。
理解****画的专业术语。(“渲染”是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以加强艺术效果。“勾勒”指用线条画出轮廓。)
老舍先生善于观察,他把这美丽的大草原比作一幅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真是惟妙惟肖。
设计意图:通过理解“渲染”和“勾勒”两个词,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巧妙。
句子五: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无限乐趣。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拟人)骏马和大牛在想什么?
这样写说明了什么?(从动物的表现写出了草原很美)
设计意图:让学生联想骏马和大牛在想什么,进一步感悟草原的美丽。
句子六: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老舍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因为草原的景色很美)
假如你置身于广袤的草原,(****,出示草原风光画面)你最想做什么呢?请把你最想做的事情写到这个句子中。
这种境界,既 ,又 。
设计意图:在学生理解、体会了语言美、景色美的基础上,在他们为之陶醉之时,让他们及时表达,一吐为快,同时也可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刚才,我们跟随老舍先生领略了美丽的草原风光,那么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观察的?在语言表达上又有什么特点?(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观察,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设计意图:总结写法,读写迁移。
4.美好的画面值得观赏,更值得我们用心来珍藏,就让我们把这幅草原风光图永远刻在记忆深处吧。(齐读第1自然段)
设计意图:交流过程中教师引导点拨,让学生通过文字在脑中构建画面,去想象草原的美,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同时相机指导朗读,让学生在一次次的朗读中积累语言,提升对文本的理解能力。
四、课堂总结。
作者按从上到下的顺序写了草原的美丽风光。下节课,我们将一起走近草原人民,感受他们的淳朴善良。
板书设计】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1.体会“蒙汉情深”。
2.研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重温“风光美”。
1.出示课题:喜迎远客、主客联欢。
2.课文主要写了哪两方面的内容?
3.出示课件12:(**)草原风光。
欣赏草原风光,引导学生在欣赏**中背诵课文第1自然段。
设计意图:复习导入,让学生很快走入文本,然后进行下文的学习。
二、初入草原,感受“洒脱之美”。
1.导入: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出示课件13:课文选段。
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
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
2.指名读,并提问:你从这句话中读出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3.重点理解“洒脱”。
1)“洒脱”可换成什么词?(自由、无拘无束……)
2)感受“洒脱”:没有红绿灯的规则,没有行人车辆的拥堵,却有一路的翠色欲流,却有那忽飞忽落的小鸟相伴,这是令多少人向往的呀!
3)表现“洒脱”:你能否读出这种洒脱的感觉来?
三、感受“人情美”。
1.草原的美景,令人陶醉;行车的洒脱,令人向往;而草原的民族风情,更是令人难忘。让我们跟随老舍先生,走进蒙古包,感受“人情美”。
2.出示课件14:自读要求。
自读课文第2~5自然段,思考、勾画:
1)从哪些句子可以感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好客的特点?用“ ”画出来。(2)从哪些句子可以感受到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用 “ 画出来。(小组交流)
3.预设:a.热情迎接。
1)你从哪些语句可以感受到这份热情?
2)出示课件15:理解“襟飘带舞”。
师:看,热情好客的草原人民,身着节日的盛装,骑着骏马,从几十里外飞奔前来迎接远方的客人,他们的衣襟和裙带随风舞动。
3)草原人民扑面而来的热情令人感动,你能否读出草原人民的热情?
4)指名读,再齐读。
b.激情相见。
1)你能否想象当时人们相见的情形?你猜想他们在说什么?
2)有感情地朗读第2自然段,读出激动、兴奋之情。
c.盛情款待。
1)主人们拿出了什么来款待远方的来客?
2)除了给“我们”提供吃的、喝的,蒙古族同胞还不忘以歌助兴。主宾无拘无束,其乐融融。
3)有感情地朗读第4自然段。
d.尽情联欢。
1)出示课件16:联欢的项目有哪些?
2)说明:这些都是蒙古族同胞最喜爱的传统项目,他们能骑善射、能歌善舞。
e.深情话别。
1)出示课件17:背景为夕阳西下的草原,难舍难分的离别**响起。
2)师:夕阳西下,再美好的相聚,也终有分别的时刻。此时的主宾双方站在蒙古包外,望着那一望无际的草原。
耳边,悠扬的马头琴声、质朴高亢的蒙古族民歌还在回响;嘴里,喷香的奶茶、鲜美的羊肉,回味无穷;脑海中,雄健有力、明快强烈的蒙古族舞蹈依然回旋不已。手握着手,那样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那可真是——依依不舍,难舍难分。(引导学生说出表示舍不得分别的成语)
这正是——(出示课件)“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设计意图:带学生体会蒙古族同胞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进一步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深刻含义。
四、拓展延伸,总结全文。
1.草原的风光美令人陶醉,草原人民扑面而来的热情令人感动,蒙古族同胞和汉族人民尽情联欢、深情话别的场景更令人难以忘怀,让我们记住这美好的时刻。
2.生活中,你有过与别人惜别的经历吗?和同学们交流。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总结全文。
板书设计】2 丁香结。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会写11个生字、19个词语。
部编版六年级小学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试卷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试卷。一 积累 运用。1.心领神会。把成语补充完整,再从中选择合适的填在下列句子里。津津 德高 庞然 不拘 意味 行色 别具 年过 小甲虫与眼前这位 友好地交流着。教我们语文的是一位 的老教师。爸爸 地对我说 做任何事情都不会一帆风顺,但只要你能正确对待挫折,你一定会取得成功。...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试卷
2019 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全卷100分,时间90分钟。要求书写正确 端正 卷面整洁 一 积累与运用。一 读拼音,写词语。3.5分 走进 y b qi n l的大早原,略带xi s的姑娘摆上奶d u fu请我们品尝 毫不j sh的小伙子们敞开y j n 为大家表演了中国式shu i ji o ...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1.草原。教学目标 1 认识 丘 渲 等7个生字,会写 毯 陈 等9个生字。会写 草原 线条 柔美 等22个词语。2 理解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的意思,并想象草原迷人的景色,读出自己的感受。背诵第1自然段。3.体会汉蒙情深 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草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