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

发布 2023-11-21 00:52:54 阅读 6971

18《古诗二首》

教学目标:1.会认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训练学生行行朗读,字字思考,推敲诗文的意思;启发学生处处想象,揣摩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受;能用自己的话表达诗意。

3.指导朗读,要求在朗读中传达出对诗意的理解,对诗境的感悟。

4.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2.训练学生推敲诗文的意思,揣摩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受,能用自己的话表达诗意。

3.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准备:1.制作多**课件。(教师)

2.预习课文。(学生)

教学方法:讲授法、联系法、谈话法、情景法;讨论法、练习法、自主**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夜宿山寺。

一。呼号激趣,揭示课题。

1.呼号激趣;

2.揭示课题:我们的祖国处处都有迷人的景色,自古以来很多文人墨客都喜欢用自己的方式描绘祖国的风光,有人作画、有人作诗。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古诗二首里,有一位诗人,我们学过听过很多他的诗,他是。生答:李白),被称为。

生答:诗仙)我们学过李白的诗有。生答:

《望庐山瀑布》、《静夜思》、《赠汪伦》等),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新的古诗,也是李白写的,诗名是。生读,师板书)

板书课题,齐读两遍课题;

二。明确目标,学前检测。

1.出示学习目标;

2.学前检测:课件出示:背诵古诗《望庐山瀑布》

三。精讲点拨,排异解惑。

一)古诗背景。

李白夜宿深山里面的一个寺庙,发现寺院后面有一座很高的藏经楼,于是他登了上去。凭栏远眺,星光闪烁,诗性大发,写下了这一首纪游写景的短诗。

2)初读感知,学习生字。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同时认准字音,尝试理解诗词的意思。

2.生尝试朗读古诗。

3.出示6个生字:宿寺危辰恐惊。

1)生拼读音节,读生字;

2)师生共同组词;

4.学习多音字“宿”

5.出示3个生字:危敢惊。

1)自学生字:拼音,音序,部首、结构、笔顺;

2)抽生上台展示自学成果,师生评议;

三)再读故事,品读诗意。

1.出示“金钥匙”,生根据提示朗读古诗;

2.逐句理解诗句: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山上寺院的高楼真高啊,好像有一百尺,人在楼上好像一伸手就能摘下天上的星星。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站在这里,我不敢大声说话,害怕惊动天上的神仙。

四。巩固训练,评价检查。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什么景色的赞美之情?

夜宿山寺》这首诗运用了极其夸张的手法,描写了寺中楼宇的高耸,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庙宇工程艺术的惊叹以及对神仙般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之情。

2. 《夜宿山寺》的前两句写了哪些事物?(危楼、星辰)作者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夸张、想象)

3. 读诗句,想画面,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山上寺院的楼真高啊,好像有一百尺的样子,人在楼上好像一伸手就可以摘下天上的星星。

五。回顾重点,课堂小结。

夜宿山寺》诗人借助大胆想象,渲染山寺之奇高,把山寺的高耸和夜晚的恐惧写的很逼真,从而将一座几乎不可想象的宏伟建筑展现在读者面前,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

六。适量作业,拓展延伸。

国学诵读:《静夜思》《赠汪伦》

第二课时敕勒歌。

一。呼号激趣,揭示课题。

1.呼号激趣;

2.揭示课题:上节课学习了李白的诗《夜宿山寺》,现在我们来学习一首新的诗歌《敕勒歌》,是北朝民歌,描述的是北方的风光景色。

板书课题,齐读两遍课题;

二。明确目标,学前检测。

1.出示学习目标;

2.学前检测:课件出示: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夜宿(sù shù) 山寺(sì shì)

星辰(cén chén) 穹庐(nú lú)

三。精讲点拨,排异解惑。

一)初读感知,学习生字。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同时认准字音,尝试理解诗词的意思。

2.生尝试朗读古诗。

3.出示6个生字:似庐笼盖苍茫

1)生拼读音节,读生字;

2)师生共同组词;

4.学习多音字“似”

5.出示3个生字:阴似野苍茫。

1)自学生字:拼音,音序,部首、结构、笔顺;

2)抽生上台展示自学成果,师生评议;

三)再读故事,品读诗意。

1.出示“金钥匙”,生根据提示朗读古诗;

2.逐句理解诗句:

敕勒川,阴山下。

敕勒族人居住的草原,就在阴山脚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像圆圆的大屋顶,笼罩在原野上。

天苍苍,野茫茫。

蓝蓝的天底下,草地一眼望不到边。

风吹草低见牛羊。

风吹过来,草低下了头,露出了一群群肥壮的牛羊。

四。巩固训练,评价检查。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什么景色的赞美之情?

敕勒歌》表达的是作者对内蒙古阴山脚下土地辽阔、牧草丰茂、牛羊肥壮的草原风光赞美之情。

2.《敕勒歌》描写了哪些景物?给我们呈现的是什么画面?

写了大草原、阴山、天空、草、牛羊等景物。

给我们呈现了广阔壮美、空旷高远、草木茂盛、牛羊肥壮的美丽图画。

3.《敕勒歌》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景的?

是按照由低到高,又由高到低的顺序写的。山川是低处景物,天空是高处景物,草木牛羊是低处景物。

4.读诗句,想画面,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蓝蓝的天底下,草地一眼望不到边,风吹过来,草低下了头,露出了一群群肥壮的牛羊。

五。回顾重点,课堂小结。

敕勒歌》描绘了阴山脚下土地辽阔、牧草丰茂、牛羊肥壮的草原风光,反映北方少数民族殷实富足的生活,表现了他们对生活、对家乡的热爱。

六。适量作业,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18、古诗二首。

危楼高百尺。

景物。星辰手可摘。

夜宿山寺心情愉悦豪爽率直。

不敢大声说话。

感受。害怕惊动天上人。

位置阴山下。

敕勒歌辽阔壮美。

天苍茫似穹庐。

课后反思:19《雾在**》

教学目标。1.能正确认读13个“我会认”的生字;能正确书写8个“我会写”的生字;积累本课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借助生活经验理解课文;能读好含有多个短语的长句子;能想象雾淘气的样子、读好雾的语言。

4.感受雾的神奇,知道有雾时是怎么样的情景;能用“什么”说话;愿意留心观察自然、观察生活。

教学重难点。

1. 学习本课的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好含有多个短语的长句;能想象雾淘气的样子,读好雾的语言;能用“什么”说话。

3.体会“甚至”在语境中的含义;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有雾的时候是什么情景。

教学准备:1.制作多**课件。(教师)

2.预习课文。(学生)

教学方法:讲授法、联系法、谈话法、情景法;讨论法、练习法、自主**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呼号激趣,揭示课题。

1.呼号激趣;

2.揭示课题:猜谜。

像云不是云,像烟不是烟,风吹轻轻飘,日出慢慢散。(打一自然现象)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篇关于“雾”的课文,题目是?(生答)

板书课题,齐读两遍课题;

二。明确目标,学前检测。

1.出示学习目标;

2.学前检测:课件出示;

1.把生字和相对应的拼音连起来。

甚躲街顽雾梁。

wán shèn liáng duo jiē wù

2.根据拼音写字词。

yú shwú lùn fáng wū bù jiu

sàn bxiāo shxiàn zài yuan fāng

3. 精讲点拨,排异解惑。

一)初读感知。

1.**语音范读。

2.学生自读,边读边勾画本课“我会读”的生字、词语。

二)学习生字。

1.课件出示“我会读”的生字,生拼读音节,读生字。

雾淘顽于暗岸街梁甚至切躲失。

2.课件出示本课“我会读”的词语,生反复朗读,小组内群学。

雾淘气顽皮于是变暗岸边街道桥梁。

甚至一切躲在消失。

3.师抽生朗读,检查群学情况。

4.课件出示本课出现的多音字,复习朗读。

藏只空行。5.全班齐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什么?

6.学习“我会写”的8个生字。

于论岸屋切久散步。

1)小组群学生字。

2)抽组上台展示群学情况。

3)师生评议。

四。巩固训练,评价检查。

课件出示巩固内容:

1.读句子,选填同音字。(只填序号) ①岸 ②暗。

1)河( )上的草长得很茂盛。

2)太阳下山了,周围渐渐( )下来。

3)我国的海( )线很长。

2.按要求写词语。

1)描写颜色的词语:蓝色。

2)“又×又×”式词语。

3.仿照例子写句子。

1)霎时,四周变暗了,无论是天空,还是天空中的太阳,都看不见了。(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2)雾呢?不知道消失到**去了。(仿写设问句)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

18 古诗二首。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2.能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3.能背诵这两首古诗。4.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积累古诗中的名句。教学重点 1.识字 写字。2.朗读课文。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 讨论 想象 表演理解诗意,体会诗中蕴含的情感。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2.多...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导学案

语文园地七导学案。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拓展识字。2.学习拟声词,学会赏析词语和句子。3.学会想象,试着描述自己所想象的画面。4.辨析字形字音,发现特点。5.积累诗歌。6.了解绕口令的特点,能正确读准 鸭 和 霞 的字音。了解学习普通话的重要性,并从中发现乐趣。学习重点 认识8个生字,积累词语...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七 教学反思。一 语文园地的内容比较丰富,下面是这堂课的几个特点 一 联系生活实际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对于大扫除,同学们都不陌生。我就从这方面进行导入,让同学们想一想在大扫除的时候用到了什么工具,这个问题一出来,大家纷纷发言,课堂气氛很热烈。我抓住时机,把相关的生字呈现给大家,结果,大家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