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井》 第一课时 教学案例

发布 2023-11-10 17:10:04 阅读 3090

《古井》(第一课时)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1.认识5个要求会认的字,能正确书写并认识本课出现的2个要求会写的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

3.初步体会诗歌中所表达的儿童对于夜空大胆美妙的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1.认读生字,正确书写要求会写的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

教学难点:1.流利地朗读课文,使学生在静谧的氛围中朗读课文,来充分感受诗歌的美与想象的新奇。

2.运用多种识字方法来识记生字。

教学准备:课件、两个装有不同水量的瓶子。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课文。

1.(课件出示三种井的**)

师:同学们,你认识它吗?

这是井。很久以前,我们在生活中使用的水并不是从水龙头里流出来的,而需要从井里打水,井就是水的源头。第一张**上的井是我们爷爷奶奶生活的年代使用的井;第二张**上的井是更早以前使用的井;第三张**上的井有着很多年的历史,是古代的井,非常神秘。

有一个年纪和你们相仿的小朋友在晚上遥望夜空,看着,看着,他就被吸引了,他感觉夜空就像是一口古井,也那样神秘,于是他写了一首小诗,这首诗歌的名字叫做《古井》。那他看到的古井和我们现实中的井是不是一样的呢?同学们想知道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4版块乐趣中的第1篇课文《古井》。

二、初步感知,朗读课文。

1.出示课件中教师朗读课文的音频。

师:那就请你轻轻的把书打开第31页端好书,先听老师读课文,在听的过程中老师有一个小小的要求,把你的小耳朵竖起了听清每个字的读音。

2.学生自由读文,圈画生字。

师:同学们想自己试着读一读吗?那就请你们将认字条中的生字圈画出来,借助拼音伙伴,多读几遍。

三、识记生字,练习巩固。

1.小组合作运用多种方式来解决生字疑团, 教师巡视参与并指导;

2. 出示课件,进行“开飞船”游戏:

很”双人旁、左右结构,形容程度非常高,由学生组词:很深、很久引出“深”和“久”;

深和浅是一对反义词,三点水旁,教师演示:拿出两个装有不同水量的瓶子,装水多的为“深”, 装水少的叫“浅”;

变,三拼音节;久,强调标调规则:i u 并列标在后;

音,上下结构,可以运用“加一加”的方法进行识记:立+日=音。

3.练习巩固:进行“摘星星”游戏,学生**车读词语。

4.回文识字:现在我们把字宝宝带回到原文中,看看哪位同学能最先找到它们在诗歌中的位置,并大声读出这句话,告诉大家。

5.指读:同学们观察得可真仔细!谁能声音洪亮、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呢?

四、指导书写:夜、很

师:你们真了不起,不但识字的本领强,而且课文读的也很棒,相信你们的字也一定能写漂亮。

1.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虚宫格中的“夜”,可以用铅笔描红。

2. 老师和学生一起书空。

3. 请你仔细观察老师在黑板上书写的生字,我们共同一笔一笔地书写。注意:“夜”的第七笔是点(先进人,后关门)。

4.(课件出示“很”)大家来看这个“很”在书写的时候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师逐笔领着书写。

5.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并指导,选出几名“小小书法家”。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很、深、变、久、音”这几个生字,也学会了书写“夜、很”这两个生字,课后请你把这首小诗流利、有感情地读给你的爸爸妈妈听,让他们提出建议,并尝试着背诵下来。

《圆》 第一课时 教学案例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圆 第一课时。镇江实验学校裘剑卿。一 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是苏科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一节的内容,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这是在小学认识了圆的基础上,对圆的进一步研究和探索,为学习圆的其他知识奠定了基础。二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 掌握圆的定义。2 过程与方法目标...

称赞第一课时教学案例

称赞 第一课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中 知 过 情 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 认识 刺 猬 等10个生字,会写 采 背 等四个生字。2 正确 流利地朗读课文。3 学习过程中学生自主发现识字的方法。二 教学重 难点。教学重点 能准确读出 刺 猬 等1...

荷花第一课时教学案例

第一课时。一 咏读古诗,引入情境。师 导语 同学们,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以前写过这样一首很美的诗。大家想读吗?在 声 示古诗 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让学生咏读想象,进入情境。学生自由读 好!尽情地读吧!看看这首诗中描绘的是什么美景?读 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