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邑县实验中学宋烈涛 2017.12.20
综观2023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卷,尤其是河南省中招试卷,可以发现,随着新课标的实施,语文中考的改革已经加快了步伐,试题的设计以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质为宗旨,题目灵活,注重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考查,注重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改理念。
了解了这些特点之后,怎样有效地进行复习呢?我认为较好的方法是:紧盯中考考点设置,探求规律讲究技巧。
中招语文命题的原则是“考标不考本”。结合2023年中招试题分析,今年的命题思想、考查内容、试题类型、试卷结构等基本上会沿袭去年的试卷模式,不会有大的变化。因此,我们在复习时,就根据去年试卷的题型与考点的设置来探求规律,讲究技巧。
中招语文试卷共包括四大题:积累与运用(28分),现代文阅读(28分),文言文阅读(14分),作文(50分)。下面分块谈复习方案:
一、 积累与运用的复习:28分
这一部分以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为主,着重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考点有:字音字形,语言的简明、连贯,古诗文默写,名著阅读,语言表达(图、表的分析,语意的理解,概括,归纳等),不考查名词术语,更注重能力迁移。
具体说来:
1、汉字音、形:
考查的是课后词语积累**现的,这个词语应有考查的意义和价值,太常用的和不常用的不会考。 另外,生活中常用错的,报刊中频繁出现的词也常考查,如:和谐、陷阱、积淀、底蕴、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唉声叹气、国泰民安等。
2、古诗文默写:
查的一般都是名句,不是名句则一般情况下不会考查,如:李商隐的《无题》是考试**现频率较高的一首诗,而且几乎所有的试题都围绕其中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个名句做文章,其它六名则很少会考。同时要将默写落到实处,注意那些易错字,如:
“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沧”(苍)、“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青”(汉);区分“雁”(与边塞、书信有关)、“燕”(与春景有关),如:“衡阳雁去无留意”、“归雁入胡天”、“归雁洛阳边”、“谁家新燕啄春泥”、“似曾相识燕归来”;另外,为了答好“第4小题(综合题),可以给名句按内容分类,如:“哲理类”“思家念亲”“雄心抱负”“山水美景”“花、草、鸟、月”“春夏秋冬”“纯真友情”等,以便触类旁通。
总之,背诵是基础,默写是关键。应急措施:选名篇名句(尤其是文)背诵,反复默写,直至无误。
3、名著阅读:
考查类型;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主题评价,读后感悟。
对这一板块,将课标规定的十部中外名著的内容,经常翻阅,答题时选自己最熟悉的内容来写。
4、语言的简明、连贯:排序与补写句子。
5、语言表达:
包括语段压缩、口语交际、读图读表等等。
①语段压缩:筛选重要信息。如:一句话新闻,语段内容概括,重要信息等。
格式:人(对象)、事、因、果(四个方面)。
②口语交际:简明、连贯、得体。
做到言之有礼(得体),有物(内容),有序(连贯),有体(语体)。
③读图、读表:
这可能是今年考试的一个热点,所读之图或为漫画,或为图标,所读**一般能揭示某种规律。考查方式有介绍图画内容,揭示图画内涵,寻找**规律,发表看法等。对这类题的复习要注意方法:
如:介绍图画内容时按一定方位顺序(上下左右),语言连贯;揭示内涵时注意标题及象征义,比喻义等。寻找**规律时要纵横比较,将数字变成文字;发表看法时要先亮明观点,再阐明理由。
在平时的训练中,注重训练信息筛选、提炼、分析、归纳、概括能力。结合具体材料和背景进行简明、准确、得体的表达,以及听说的口语交际能力,将听说变为准确的书面文字。一般来说,这类题的答案较灵活,并无绝对的对错之分,只有高低之别。
因此,答题时首先要围绕要求酝酿答案,只要不离题,就不会全失分,但要想得高分,就要训练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
复习时,可关注以下三个话题:
①语文活动:如从生活中学语文,写公益广告,设计活动步骤,提建议,模拟采访等。
②地域文化:如本省旅游资源,文物古迹,地方特色,自然风光等。
传统文化:风俗风情,传统节日,文化遗产保护等。
汉字书写的规范化:写漂亮字,做优秀人。
二、现代文阅读:28分
共有两篇,记叙类必考,说明文或议**任选其一,材料均选自课外,选取那些富有人文精神和**思想,文质兼美,意蕴丰富的中外现代文。复习时要了解考查的知识点,注重阅读规律的培养和答题规律的总结,做到举一反三,切忌“题海战术”,可选取训练价值高的文章进行训练。
下面以记叙文为例,谈怎样去把握规律,有效地复习:
命题角度:
1、题目理解 2、重要词句 3、写作手法
4、语言赏析 5、信息筛选 6、感受启发
针对不同命题角度,应注意如下知识点:
1、题目理解:
记叙文的题目的作用:
以具体的物为题,往往是全文的线索,如《六个馒头》。以抽象的概念为题,往往暗含文章主旨,如《爱,从来不卑微》。以浓缩的语句为题,往往概括文章的事件,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说明文的题目:点明说明对象,或说明的主要内容。
议**的题目:点明论题或论点。
2、重要词句:
词:与语言表达的词的语境义理解相同,词不离句。
常考的有:体现文章主旨的词,具有特殊含义的词,有一定指代内容的词,体现语言准确性的词,具有深层含义的词,描写人物心理、动作、神态(如“哭”“笑”)、性格的词,分析其作用。如,精巧的动词等词用得好,它形象地写出了的动作,表现了文章内容。
准确的词等用得准确,它说明了 (文章内容。
指代内容的词:
瞻前顾后,左顾右盼,联系上下文;明确其内容。
例:记得杨绛先生把读书比作串门。串门总要有进 (指“投入书本内容”)有出 (指“跳出书本内容”),读书也如此。
句子的作用:
结构上: 领起句:领起下文,引出主体。
总结句:总结上文,点明主旨。
线索句:多次出现,贯穿全文。
过渡句:引出下文,照应上文,承上启下。
内容上: 中心句:概括本段内容。
抒情句:抒发充沛的感情,使文章具有感染力。
哲理句:耐人寻味,给人启迪,画龙点睛,深化主题。
写景句:渲染气氛,衬托人物心情。
矛盾句:看似矛盾,实不矛盾,有深层含义。
段落的作用:
开头:开篇点题,总领全文;奠定感情基调,设置悬念,为下文埋伏笔,作铺垫,吸引读者;交待故事发生的背景。
中间:过渡(引出下文,总结上文,承上启下)。
结尾:照应开头,照应题目,总结全文,揭示中心,深化主题。
特殊标点符号,如:省略号:表达含蓄,让人回味无穷,言有尽而意无穷; 问号:引人深思。
3、写作手法及其作用:
对比:将与对比,突出强调。
衬托:用来衬托突出表现。
伏笔,照应,悬念等,常找相应的语句来考查。
另有:象征(托物言志,借物喻人),欲扬先抑(欲抑先扬)。
4、语言特色:体会表达作用或效果,要先观察句子最突出的特点,然后再选取答题角度。
具体角度如下:
找关键的动词,或起修饰限制的词,分析其作用。
格式等词用得好,它形象(准确)地写出了(表现了,反映了,说明了。
从修辞的角度:手法+效果+内容。
比喻:句子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在说明文中变成“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拟人:把当作人来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使人格化,具有人情味。
排比:突出了(对象的特点,增加文章气势。
设问:引起读者对的思考,激发兴趣,
反问:加强了的语气,强烈抒发了的感情。
引用:俗语、谚语——语言,通俗化,具有强烈的生活气息。
诗文、名言——富有诗意,具有强烈的文学色彩。
从描写的角度:
人物:通过对人物的描写,表现了人物的特点。(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
景物: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的景象,烘托气氛,衬托人物的心情。
还可以从感觉的角度(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动静结合等角度,分析其效果。
另外,有时从全文着眼谈语言特点,这就要多积累一些体现文章语言风格的名词术语,如“简洁准确,生动形象,优美动人,富有文采,风趣幽默,活泼,朴素,通俗易懂”等,还要注意不同文体的语言特点,如:
记叙文:生动形象。 说明文:准确周密。
议**:精炼严密。 散文:优美动人。
**:传神,有个性化。 诗歌:凝炼有节奏感。
5、信息筛选:
整体信息:感知文章之后,需要留意一些重要信息,它包括文章的主要人物,主要事件,文章主旨,写作意图等。
事件概括:人+事+因+果。
主旨:把握中心句,结尾处的抒情,议论部分,点明主旨。
写作意图:歌颂批判呼唤。
局部信息:
概括文章要点,分清几个方面,如找原因:共有几条?——依据词语标志:“首先,其次,一方面,另一方面,也,还”等。还要注意分号,一般一处分号表示一层意思。
6、感受启发:开放性试题。
结合文章主旨,联系自身实际,有理有据,表述完整,切忌只出现中心词,而形不成完整的语句,注意穿靴戴帽。
2023年中招英语备考方案
针对学生对已学基础知识部分已遗忘的共性,本着 温故知新 的原则,我们按照课程标准对语言知识的考查范围和能力考查要求,对语音 词汇 语法 功能 话题等五个方面的学习自然过渡到知识的系统归纳上,形成系统的和完整的知识体系。使基础知识更加条理化,扎扎实实搞好基础知识的复习。在这一阶段我们计划按教材顺序归纳...
2023年中招复习计划
一 中考复习的三个阶段。1 夯实基础阶段 3月25日 4月30日 严格依照课程标准和中考说明与检测,不同科目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分册或分类复习。2 综合提高阶段 5月1日 5月31日 依据2008中招题型,进行专题训练和综合训练。3 模拟训练查漏补缺阶段 6月1日 中招考试前 根据最新中考信息,进行实...
2023年中招语文模拟试题
命题人 河南通许宗英豪。一 积累与应用 共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恪 k 守妊娠 ch n 口讷 n 愤懑 m n b.穿凿 zhu 湮 y n 没面面相觑 q 内讧 h ng c.粗犷 gu ng 脚踝 hu i 关卡 qi 讣 f 告。d.发酵 ji 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