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广西高中新课改培训

发布 2023-06-13 06:21:28 阅读 6197

2023年义务教育新课标培训。

初中语文学科培训综述。

第一期。主编:张宝石。

韩明英。时间:2012.7.23

卷首寄语。研讨回顾………

1.精彩回帖展示。

2.未解疑问解答。

3.研讨再提升。

专家文摘………

夏日炎炎,学员心头火热。在三伏天里,大家积极参加培训学习。大家感受到收获的喜悦!

我们的学员是非常纯朴、可爱的,是勤奋、好学的,是努力、上进的。在炎热的夏天,在条件比较艰苦的地方,他们不叫苦,不喊累。全身心投入学习。

学员们大家力求把学到的新知识、新理念运用到实践中去。大家的水平提高飞快。

有的学员激动的说:

我幸运,我幸福,我搭上了“继续教育”这艘巨轮。我将一如既往地行驶在前进的道路上,哪怕是风雨兼程,哪怕是一路艰辛,我也甘心情愿。

通过培训,全体学员在中学语文的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以及学科素养方面都得到了提高,有的学员说:“我曾深深叹息我至少应该在几年前得到这样的学习机会!”我以前的教学生活确如在漫长暗夜中摸索。

所幸的是,如今我终于眼前一亮,蓦然看到:我已来到了“山的那边”!我听到了“海的喧腾”,看到了“雪的海潮”,走进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学员们纷纷称赞此次培训“模式新、理念新、信息量大、重实践、切实际”,个个都有久旱逢甘霖的畅快。 学员们深情地说:培训,犹如闷热天气里的一缕凉风;如火辣辣的阳光下的一片荫凉;如盛夏当中的一泓清泉;如严冬吹来的阵阵春风。

培训期间,我们看到大家一张张渴盼新知的脸庞,我们感到欣慰,同时对我们也是一种鞭策。我们有信心将今后的工作做得更好。这是所有参与培训的老师们的心声。

这次研讨非常成功,学员们积极参加研讨,提出大量的有价值的问题和意见,讨论气氛十分热烈。两个半小时,转瞬即逝,研讨十分广泛深入。涉及初中语文教学各个领域。

问题切中要害,意见十分中肯。请看以下对话,能否给你一些有益的启示呢?

初中语文专家韩明英。

温如敏在《关于2011版课程标准的对话》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对我们老师更好把握2011版课程标准和实验版的变化,会很有帮助。这段话是:“老师们阅读课标,要特别关资助一些关键词和新的提法,它们包含新的教育理念,应当作为学习的重点。

这里略举几种:一是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二是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新;三是重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注重积累、感悟、实践和综合性学习,注重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四是遵循语文教育规律,体现学科目标和内容的循序渐进;五是合理的设计课程目标和内容,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

彭冯燕四川省双流县2023年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2011版)全员

作文教学对于老师而言是难事,对于学生而言也是难事,关键是学生胸中无物,心中无情,自然写不出情感丰富的文章。所以,语文教学的任务,我认为应该让学生多些体验。

初中语文专家张宝石。

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是否将翻译作为头等必须完成的工作? 回答:初中学生应有这样的能力,通过工具书能够看懂文言文,但是作为新课标来说,要求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包括:

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所以,学文言文也应该受到优秀的文化熏陶感染。

初中语文专家张宝石。

教师应当多阅读,多写作,提高自身综合素养,努力做一位专业型教师。回答:老师应该多阅读,根据我的了解,有的老师除了教科书、教参,一年不读一本书,甚至于几年都不读一本书,书读的还没有学生多,怎么能指导学生呢,另外,老师自己没有阅读,讲的都是教参上的话,这是大问题,写作很少有老师能写下水文,只有老师能博览群书,同时下笔能够写出有水平的文章,这样的老师才是专业型的老师,叶圣陶、朱自清就是这样的老师。

初中语文专家韩明英。

一晃一学年过去了。学生该升一级了,我自己扪心问问自己:自己有多少收获?

有多大长进?心里还是有些惶惑,如何做到教师自身的不断进步?回答:

善于学习,善于反思,是教师不断进步的重要保证。特级教师于漪:“做了一辈子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我能不能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就看我一辈子怎么努力学做教师。

我一辈子学做教师有两根支柱:第一根支柱是勤于学习;第二根支柱是勇于实践。两根支柱的聚焦点就是,不断地反思。

” 学以致用,勇于实践,在实践中反思。有反思才有提高,有研究才有成长,有锤炼才有升华,有探索才有进步,“积识”方“成智”,就像于漪老师所说:“我能不能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就看我一辈子怎么努力学做教师。

”初中语文专家韩明英。

想问问专家,新的课程改革提倡自主、合作、**的学习模式,那么,我们在教学一篇课文时,这研讨的问题是由老师提出还是由学生自主提出呢?学生自主提问的话,会不会偏离文章中心,会不会让课堂高效变低效呢 ? 回答:

研讨的问题可以由教师提出,也可以由学生自主提出,如果你担心学生提问会偏离教学重点,建议可以让学生课前自己读课文把问题写出来,教师收集归纳,梳理,以学生的问题作为新课的生成。尤其对其中很有价值的问题的要给予肯定。经过一短时间,学生慢慢养成了发问的习惯,质疑的水平也会提高。

初中语文专家张宝石。

备学生很重要,毕竟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 回答: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是新课标的一个中心思想,我们备课要备学生,严格地说是要了解学情,也就是说学生在学一篇新课文,头脑不是一张白纸,他有过去大量的积累的知识,大量的生活体验,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学懂这篇课文,我写了一篇文章,谈语文教学中的期待视野,也就是说我们的学习是建筑在学生已有知识之上的,要把学习的起点搞清楚,学生会的我们就不用讲,学生自己能够学会的我们也不用讲,我们只是帮助他们学会他们自己学习有困难的那些东西,有的老师上公开课,热热闹闹,有问有答,十分漂亮、十分流畅,结果要问学生通过这课学到什么东西,不好说。

初中语文专家韩明英。

学生的阅读量多寡很重要,个人以为,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对培养学生的语感非常重要,我一直坚持让学生阅读,班级书柜的书经常更新,总觉得学生的语文成绩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自己学出来、领悟来的,因此,我的语文课堂一直践行这个标准,感觉学生的语文成绩真不赖。 回答:非常赞同顾老师的做法。

我原来在一线教书的时候,也曾这样做过,并且为了加强读书效果的监控与反馈,搞了“一句话书评”“精彩片断诵读赏析”等等与之配套的系列活动,深得学生的喜爱。正如顾老师所言,班级每次语文考试成绩都很不错啊。

初中语文专家韩明英。

三人行必有我师也,学生也是我们的老师。对于他们的看法我们也应重视。 回答:

语文是一门极富有开放性的课程,对文本的阅读和理解,常常存在着诸多可能性。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独立完成和文本的对话尤其重要,也许学生的认识还幼稚,也许他们的理解有偏颇,重要的是他们凭借生活经验和知识结构对文本作出自己特有的分析和判断,获得对文本最初的独有的感受和体验。而这个过程恰是各类对话产生、深入的重要基础。

初中语文专家张宝石。

但是多**更能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回答:多**生动形象、吸引人,从这个角度讲,更吸引学生,但是一定要注意使用多**要有一个度,使用好了,会有积极作用,但是盲目的大量的使用,会适得其反,比如讲九寨沟,老师放了大量的**和**,大半截课就过去了,大量多**是使学生没有功夫读书。

有的老师把课堂搞得很热闹,使学生对课文理解不深,作为老师,应该绝大多数时间让学生零距离接触课文,能读懂、理解、记牢,所以一节课下来,学生印象最深的应该是课文,不是视听材料。

初中语文专家韩明英。

语文教学只有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才容易进入课文情境中去。在教学实践中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就要怎么做? 回答: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例如,《吆喝》(人教版八年级下)首先引导学生品味“吆喝词”和“吆喝调”。在品读中认识所用的修辞手法,或比喻、或拟人、或夸张,写作的角度,或写形、或写声、或写色、或写味儿,了解手法多样、贴切生动的特点。

读出吆喝调的悦耳动听,有的细而高,有的低而沉,有的合辙押韵。通过这样的品读,学生有了体验,会在心底里认同“吆喝”是一种“声乐艺术”。这些吆喝词的编排,吆喝的创作,可谓煞费苦心,因为这样做的背后是小贩们为了招揽顾客,为了讨到生活,“吆喝”也是一种“生活的艺术”。

再深入一步,这些吆喝人生活在社会底层,他们为生活终日奔波,他们是一群来自民间的“艺人”,那么“吆喝”也是一种民间艺术。这比游离课文之外的去贴标签要效果好得多。

初中语文专家张宝石。

文学大家考初中语文常常分数不高,那应该怎样评价一位学生的语文素养? 回答:一些文学大家考试分数不高,那是考试题目出的太蠢,同时又按照所谓的标准答案来判分,绝不能说明他们的语文能力低下。

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我们就应该按这个标准来看他的文学素养。

初中语文专家韩明英。

许多学生认为语文课不用听就行,考试时书上的内容又不多,怎样让他们明白语文的重要性呢? 回答: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在“课程目标与内容”的第7条中写道:

“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学习语文第一步功夫应该下在对具体语言材料的积累、品味、感悟上,在语言材料整体感悟的基础上,再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可能,帮助学生认识语文应用的规律,在运用语言文字的范例和实践中,学习运用语言文字。例如,语文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知道该如何阅读这类的文本。

初中语文专家张宝石。

诗歌鉴赏方法讲了很多,可是学生在做题时却无从入手。请专家们支支招。回答:

要提高学生鉴赏能力,要按新课标要求积累和实践,就是多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诗读的太少,大量的读,在阅读中掌握方法,比如,要了解作家,要了解那个社会,要了解作家的思想感情,然后借助一些有注解的书,读懂诗句,当然读懂诗句还只是第一步,因为诗歌当中有大量的空白需要读者填补,它有它的深层含义,有双关义,有比喻义等等,只有理解了字面以下的意思,才算真正读懂这首诗。这个能力只有在大量阅读中才能培养出来。

2023年暑期高中新课改培训方案

根据上级文件精神,为确保我校新课改培训工作取得实效,顺利完成培训任务,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方案。一 培训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曾义荣。副组长 蒋次美。成员 学校各处室负责人和各教研组长 二 培训对象。全体高中教师。三 培训时间。1.7月21日至8月20日为自学时间。2.8月21日至8月25日 每天上午...

2023年高中新课改教师培训总结

2010年全国普通高中新课改教师培训,我校共有109位教师参加语文 数学 英语 历史 地理 政治 物理 化学 生物 美术 信息技术 通用技术 体育等13个科目的培训,通过高。一 高二两个阶段的培训,大多数教师都按时完成了培训任务,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培训小结如下 一 领导重视,精心安排。为了搞好...

高中新课改心得体会

2011年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改培训。杨苏霞。2011年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改培训。8月19日我赴平凉市参加了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改培训,这次培训活动共安排两天,其内容为 1.课标内容,教学大纲研读讲解 黄国洪信息技术正高级教师 特级教师。2.信息技术基础 必修 教材讲解 徐树中深圳中学高级教师。3.信息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