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3练习

发布 2023-05-20 04:32:28 阅读 6472

一、填空:

1、(孟子对齐宣王)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在本段中,孟子提出了一个实现人和的方法,它是。

2、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

在本段中,孟子提出了一个提高道德修养的方法,它是。

3、(孟子对齐宣王)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 曰:“不若与众。”

在本段中,孟子表面上谈欣赏**,实际上是要告诉齐宣王应当。

4、孟子曰:“《泰誓》曰:‘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此之谓也。’

在本段中,孟子引用《泰誓》中的话,以阐述这一主张。

5、戴盈之曰:“什一,去关市之征,今兹未能,请轻之,以待来年,然后已,何如?”

孟子曰:“今有人日攘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孟子以“月攘一鸡“为喻,意在说明的道理。

二、阅读下列语段,回答问题:

1、(公孙丑曰)“敢问何谓浩然之气?”(孟子)曰:“难言也。

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

行有不慊 ①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②,心勿忘,勿助长也。

”(孟子·公孙丑上》) 注:①慊:快,痛快。

②正:止。

1)孟子认为应该如何培养“浩然之气”?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3分)

答: 2)以下两句话都是孟子说的,它们能否体现孟子的浩然之气?请作简要分析。(3分)

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孟子·尽心下》)

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公孙丑下》)

答: 2、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

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尽心》上六)

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尽心》上七)

孟子曰“可以取,可以无取,取伤廉;可以与,可以无与,与伤惠;可以死,可以无死,死伤勇。”(离娄》下二三)

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认为羞耻之心,人皆有之。只有无耻卑鄙之徒才不知世间有羞耻二字。

b.孟子认为羞耻之心对于人至关重要!不以自己不如别人为羞耻,就赶不上别人。

c.孟子认为如果及早知耻,以羞耻为动力,化羞耻为力量,亡羊补牢,未为晚矣。

d.孟子认为行事过程中处在两难的情况下要以知耻为行事标准,否则有损于义。

2)结合上面的选段,谈谈孟子说的“人不可以无耻”中耻的对象是什么,请简析。

答: 3、①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1521)

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孟子离娄上》74)

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则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仁也,必无礼也,此物奚宜至哉?其自反而仁矣,自反而有礼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必自反也:

我必不忠。自反而忠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曰:“此亦妄人也已矣。

如此,则与禽兽奚择哉?于禽兽又何难焉?” 孟子·离娄下》8·28)

1)、第①、②两则文字体现的儒家所倡导的道德修养方法是2分)

2)、结合第③则选文谈谈你对这一方法的看法。(4分)

4、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论语·子罕》)

淳于髡曰:“男女授受不亲,礼与?”孟子曰:

“礼也。”曰:“嫂溺,则援之以手乎?

”曰:“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亲,礼也。

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孟子·离娄上》)

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同学之中,志向不同,目的不一,故曰“未可与适道”。

b.向道后又改道,得道后又弃道,并不鲜见,故曰“未可与立”。

c.“男女授受不亲”是古代的礼仪,,需子对此表示肯定。

d.孟子以“援之以手”论述君子的仁爱之心。

2)、结合上面选段,谈谈你对“权”的理解。 (3分)

答: 5、(孟子)对(齐宣王)曰:“王请无好小勇。

夫抚剑疾视”曰:‘彼恶敢当我哉!’此匹夫之勇,敌一人者也。

王请大之!诗云:‘王赫斯怒,爰整其旅②,以遏徂莒③,以笃周祜④,以对*于天下。

’此文王之勇也。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书曰:

‘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四方。有罪无罪,惟我在,天下曷敢有越厥志?

’一人衡行于天下,武王耻之。此武王之勇也。而武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

今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民惟恐王之不好勇也。”《孟子:梁惠王章句下》孟子说:

“那就请大王不要好小勇。有的人动辄按剑瞪眼说:‘他怎么敢抵挡我呢?

’这其实只是匹夫之勇,只能与个把人较量。大王请不要喜好这样的匹夫之勇!

《诗经》说:‘文王义愤激昂,发令调兵遣将,把侵略莒国的敌军阻挡,增添了周国的吉祥,不辜负天下百姓的期望。’这是周文王的勇。周文王一怒便使天下百姓都得到安定。

《尚书》说:‘上天降生了老百姓,又替他们降生了君王,降生了师表,这些君王和师表的唯一责任,就是帮助上帝来爱护老百姓。所以,天下四方的有罪者和无罪者,都由我来负责,普天之下,何人敢超越上帝的意志呢?

’所以,只要有一人在天下横行霸道,周武王便感到羞耻。这是周武王的勇。周武王也是一怒便使天下百姓都得到安定。

如今大王如果也做到一怒便使天下百姓都得到安定,那么,老百姓就会唯恐大王不喜好勇了啊。”[1]

注]①疾视:怒目而视。②旅:众。③徂莒:此处指来侵的敌众。④祜:福。⑤对:答。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孟子所说的“小勇”指的是血气所为之勇。

b.“王请大之”说的是要齐宣王去掉小勇,换之以——怒震天下的大勇。

c.“有罪无罪,惟我在,天下曷敢有越厥志”表现的就是武王的大勇。

d.孟子主要运用对比的说理方法来劝说齐宣王去小勇、存大勇。

2).孟子说:“好勇斗狠,以危父母,**孝也。”(孟子·离娄章句下》)请联系上文,说说孟子关于“勇”的认识。(3分)

答: 6、孟子曰:“杨子取为我①,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子莫执中②。执中为近之。

执中无权,犹执一也。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也。”

请问孟子在选段论述了什么问题,用什么方**述?

7、孟子曰:“居下位而不获于上,民不可得而治也。获于上有道,不信于友,弗获于上矣。

信于友有道,事亲弗悦,弗信于友矣。悦亲有道,反身不诚,不悦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其亲身矣。

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 孟子·离娄上》)

孟子在文中提出一个什么观点?(用自己的话回答)

孟子经典名言

孟子经典名录。1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译文 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2 权,然后和轻重 度,然后知长短。译文 称一称,才晓得轻重 量一量,才晓得长短。3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译文 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4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译文 即使有...

《孟子》读后感

孟子 读后感。孟子 读后感篇 一 最近,笔者通读了我国古代的儒家经典 孟子 一书,颇有些感想。孟子 一书的内容,总起来看大体上可以概括为两个字 仁政 大多数的篇章就是讲什么是 仁政 如何才能实现 仁政 当然,还有关于修身 学问和教育等方面的内容,暂不讨论。什么是 仁政 孟子在书中并未加以解释。但从 ...

《孟子》读后感

读书笔记,希望对您有帮助!孟子 读后感。导读 读书笔记 孟子 读后感,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孟子 读后感 我们都知道,在政治思想中,孟子 中的核心思想是民本思想,同时推行 仁政 重教化 在教育思想方面提倡顺应天性 专心致志并循序渐进 在文艺思想方面,鼓励提高鉴赏能力和自我修养,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