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题阶段小结

发布 2023-05-02 16:19:28 阅读 8156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按照目标要求进行教学设计——实施教学——检验目标达成情况。通过课题研究提高有效课堂教学有效性;通过向40分钟要质量,确保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向教研要质量,提高教研活动的有效性,实现减负增效。

以研究常规教学的优化为切入点,侧重于优化数学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的**,以课后反思作为促进教师学习、交流和改进、提高的平台。本课题是根据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开展的应用性研究,以现代教育学、心理学及教育改革理论为依据,并将其转化为教学策略和学习策略,在实践中应用方法及策略达到预定目标。

四、课题实施的主要过程及方法。

1.培训研究人员,提高课堂研究的水平。

我们先后选派出了多名教师外出参加各级各类有效教学培训、观摩、研讨活动,在校内进行了全校性有效教学教师培训会就本课题研究的意义、相关理论、研究的方法、具体实施步骤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培训,校长、副校长亲自参与培训并做专题发言,提高了研究人员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2.深入调查分析,确保课题研究的针对性。

本课题立项以后,我们围绕初中数学发展面临的挑战和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低效或无效现象在全校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认真分析了这些问题存在和产生的原因,撰写了调查报告,并提交给教务室,引起了全校领导和老师的关注和思考。

3.践行有效教学,在实践中积累经验。

课题研究采取个人研究与集体研究相结合的方式。每月备课组内至少搞一次全员参与的研究活动。集体活动过程:

集体备课→确定教学的目标→备课组成员听课→评课、评价达标情况→提出改进建议→继续开展下一轮研究。聘请县教育局教研室数学教研员黄华敏等数学专家到校指导教研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数学教师张翼老师在县内举行优质课比赛荣获一等奖。经过努力,我们高兴地看到,我校数学教师大部分已成为学校教育教学骨干,一支既有政治追求,又有专业素质的朝气蓬勃的教师队伍正在形成。为本课题的研究积累了众多的有效教学案例。

4.建立激励机制,提高研究人员的积极性。

我校建立了一系列的奖励制度,凡在国家、省、市、县各级刊物发表有效教学**或有效教学**在国家、省、市、县各级获奖的教师,在评优、年度考核评优中都给予优先考虑。

5.研究重点与策略。

本课题前阶段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以调查影响初中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因素及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三个方面具体研究对策。

1)调查影响初中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因素。

通过调查问卷反馈分析,对数学学习不感兴趣的原因主要有:小学基础薄弱,畏难情绪,师生关系不和谐等,其中小学基础薄弱和畏难占80%以上。对数学学习很感兴趣的同学分析来看,他们充满自信,对学好数学不怕困难且很有信心,因此克服畏难情绪、培养自信心是改变这一现状的关键点。

2)研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措施。

分层教学七年级一进校,对每位学生都定位为c组,经过一段时间,对照标准将部分同学提升为b组,再过一段时间,将一批最优秀的学生提升为a组。并说明组别不是终生制的,每月调整。从而形成了一个可进可退的竞争机制,实际中看到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调动了每一层次学生的学习动机。

课堂练习的设计,要有层次性,即设计出三个不同层次的练习题,其中基本要求一致,习题技巧分三个层次,分别与三个层次学生的水平相适应。课后布置作业是教学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布置课后作业不搞一刀切,否则会使c组学生吃不消,导致抄袭作业,而使a组学生吃不饱。

为此布置课后作业同样要有层次性,作业量与难易程度要与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承受能力相适应。一般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是每位学生都应完成的基础题,选做题只要求a组和b组学生完成。

这样通过分层次教学,学生学习积极性更高,学习氛围更加浓厚。同时也避免了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有利于发挥学生自身的潜力,有利于因材施教,有利于教师分层指导和个别辅导。

小组合作,相互竞争。首先将班级学生分成六人一组,各组中三层次学生搭配,课堂教学中,**活动明确分工,轮流发言,以优带差。每天课堂开展小组竞赛,形式多样,并设置优秀小组奖、最快进步奖、优秀个人奖等,通过小组合作,c组学生也有了充分的表现机会,大大增加了他们学习的信心。

运用多**技术辅助教学。多**课件中的声音和鲜艳的色彩直接刺激学生的感官,能改变数学课堂单调、枯燥的形式,特别是课件中的动画演示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有利于教师解释一些棘手的问题。据调查,绝大多数学生对数学多**课更感兴趣。

④建立成长记录卡。七年级开学初,学生每人建立一个成长记录卡,内容包括:每次数学测验分数,想对老师说的心里话,我的下一个奋斗目标,数学小**,成败史,获得的荣誉,老师的夸奖,学习心得等。

通过成长记录卡的建立,学生及时发现自己的数学成绩变化,制定一个个短期的奋斗目标,记录老师对我的夸奖等等,学生能通过一个个小的成功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通过一次次失败总结经验,及时纠正错误。据调查,部分学生就是从建立成长记录卡中逐步树立信心,从而提高了兴趣。

五、已获得的成果。

1.初步建立了课堂有效教学体系。

课题组在认真研究了国内外新的教育理论和教改发展动态,借鉴已有的理论成果,提出了规范课堂教学环节。

2.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2015-2016学期期末考试和中考我校数学教学成绩有较大进步。名列全县同级学校前列。

3.组织推荐教师参加各级课堂教学竞赛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张翼参加县教学比武获县一等奖等。

六、值得肯定及推广的方面。

1.学校的领导高度重视实验研究工作,想方设法为研究提供所需的各种条件。学校在教师培训、教学环境建设、课时安排等方面克服了种种困难,保证了课堂研究的顺利开展;组织教师进行理论教材学习、教学课例观摩,促进了教师队伍的提高。

我们感到:学校各级领导对课题研究的热情态度和务实精神,是研究顺利开展并取得成功的有力保证。

2.教师整体上对课题的理论思想、教学模式、资源建设和利用等方面的认识进一步明确和深化。为学生提供大量的与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相适应的、与教材内容相近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资源。

学生初步表现出常规教学模式培养的同龄所不及的学习方式、思维品质等全方位的综合素质。

七、问题与思考。

该课题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离我们的预期目标和效果还有一定距离,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研究人员理论水平有待提高,创新能力有待增强,加之缺乏专家指导,致使研究成果得不到很好的提炼。二是图书资料缺乏、学习渠道不广,致使理论研究不够深入,成果不够显著。

三是部分教师认识水平还不够,致使课堂教学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低效或无效的现象。为此,经课题组研究,提出下阶段的研究重点如下:

1.加强有效教学的实践论证,收集反馈信息。

2.进一步搞好教师培训以及研究人员的合作和交流。

3.加大有效教学案例推广力度。

4.提炼研究成果。

数学课题阶段小结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 阶段小结。新的课程标准指出 动手实践 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教学中,我改变原有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大胆采用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探索性的学习数学。1.创设与学生贴近的生活情境。我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如数学活动...

数学课题阶段小结

三 课题研究的目标。按照目标要求进行教学设计 实施教学 检验目标达成情况。通过课题研究提高有效课堂教学有效性 通过向40分钟要质量,确保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向教研要质量,提高教研活动的有效性,实现减负增效。以研究常规教学的优化为切入点,侧重于优化数学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的 以课后反思作为促进教师学习 交...

关于数学课题阶段小结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 课题。阶段性总结报告。城北中学来柏林。实施有效性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减轻师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于2015年9月确立了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 这一课题,2015年12月被县教育局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正式立项,现已完成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