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家访随笔与家访工作小结

发布 2023-05-02 04:52:28 阅读 8755

教师家访,目的不外乎于了解学生的家庭学习环境,学生在家情况、反映学生在校情况等。而其中的“反映学生在校情况”,常被扣上“告状”的恶名,学生反感,家长也时有不悦。作为教师虽然对此心知肚明,但必要时不与家长联系,又觉有负于家长所托,更有悖于教师的职责。

这次家访,使我对如何化解其中的矛盾,选择适当的方式,以达到最佳效果而有所感悟。

那天,我和项老师来到小缪同学家,他的妈妈热情的迎接我们进屋。未待坐定,主人开口便问:“是不是这孩子又在学校做了坏事?

”我笑而不答,只问:“孩子呢?” 早躲进房里不敢出来了。

”我赞许道:“很乖嘛。”“哎,平时可不这样,到家书包一扔就跑得没影了,吃晚饭还得叫回来。

”他妈妈心直口快地埋怨着,“老师,在学校里,他表现不好,你就尽管打他,骂他,我们家长不怪你的。”这时,我瞥见小缪在他房门口脑袋一探,忍不住暗暗好笑,人躲在屋里,耳朵却已经伸到了客厅。看来,他挺在意老师的这次家访。

我笑着对他妈妈说:“小缪是个活泼的孩子,脑子灵活,为班级服务也很热心,表现还不错。”他妈妈听我这么一说,神情似乎宽松了许多。

这位家长忙着倒茶,还不住地喊儿子出来跟老师打招呼。小缪低着头,挪着步子来到我面前。我拉着他坐在身旁,问他:

“今天,你还主动打扫教室,是吗?”小缪点点头。我话题一**

“你自己说说看,你身上有什么小毛病?”小缪低声说:“说粗话脏话。

”我接着向他妈妈解释,因小缪有个不好的口头禅——说话总是把“娘”挂在嘴上,同学认为他骂人要报告老师,他却不承认,双方吵闹起来。我又回头问小缪:“其实,造成这些不愉快的事,不是你有意的,是吗?

都是这不好的口头禅惹的祸,对不对?”他妈妈接口说:“是呀,是呀,要改掉!

”我问小缪:“你说要改吗?”小缪轻声说:

“改。”我起身说:“其实今天来就为这一件小事。

希望家长和老师一起帮助孩子改掉这一小毛病。”小缪妈妈连连点头,表示一定配合教育。

第二天,小缪一见我就高兴地说:“昨天妈妈没打我。”我跟他打趣:“是不是没挨打就不改正了?”他急忙摇头:“不,我一定会改。老师,请你监督我。”

对照以往,性急的我在处理这类问题上,方法往往过于简单。有时遇上来校接孩子的家长就一股脑儿诉说孩子的不良表现,结果惹得家长一肚子火,孩子也加重了抵触情绪,教育效果当然不理想。异地而处,与家长面对面的交谈中,教师在充分理解家长对孩子的感情,不损伤孩子自尊心的前提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教师表现出的诚意以及对孩子强烈的责任心,会深深感染家长,促使家长产生一种积极配合的热情。这样的家访,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家长责怪、甚至打骂孩子的情况,孩子的逆反心理也大大减少。

家访随笔。以往,我常常觉得,低年级班主任是不需要上门家访的,反正每位学生的家长都经常要到学校来接送孩子,与家长交流的机会不要太多哦,有什么要跟家长进行交流的,每天都有机会,大可不必亲自出马。然而,一次上门的家访,使我有了一个意外的收获。

那是去年上半年的一次家访以后,我发现小丽的表现跟以往相比,有了很大的进步。原来一向文文静静、不声不响的女孩,上课发言特别胆小,反复教育都没有什么显著的效果。可自从几天前我到她家家访之后,上课发言明显积极多了,声音也响亮了许多,其他活动中也显得积极多了。

后来在小丽奶奶来学校接孩子的时候,我把孩子的这个进步告诉了她。小丽奶奶高兴极了,她说:“郭老师,这都是你到我家来家访的结果啊。

那天你来家访后,小丽非常高兴,她觉得老师能来我家,就是最喜欢自己,才会到我们家里来。我们家长就告诉她,老师这么喜欢你,你就应该努力把自己的缺点改掉,争取更大的进步,老师就会更加喜欢你了。”听着孩子奶奶的话,我终于明白了小丽进步的原因。

其实,那天去小丽家里家访,也是极其偶然的,在我进行完一次家访之后,那位学生的家长告诉我,我们班的小丽家就在他们前面的那幢楼,问我要不要去看看,我就来到了小丽家。我和孩子的家长也没有进行什么特别的交流,只是在充分表扬了孩子的优点的基础上,婉转地指出了孩子还需努力的方面。由于时间比较晚了,我就匆匆地离开了。

没想到在孩子的心里留下了如此美好的印象。

是啊,老师家访的目的,不就是要形成家校的合力,共同教育好孩子吗?在我们家访的过程中,不就是要尽力拉近老师与孩子和家长的心理距离,使孩子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爱护,使家长更加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吗?

平时,我们在学校的教育中,老师由于被烦杂的事务缠身,对孩子更多的是进行的集体教育,个别的交流大多是那些急需要帮助的学生,班内五十多位学生中的大部分都很少能有机会跟老师进行近距离的单独的交流。我们的家访正好提供了这样一个情感交流的机会,挨家挨户的家访,哪怕只有十分钟的时间,与孩子及其家长在家庭的氛围中进**感交流,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做大理石,把教师和家长比作责任重大的雕塑家。为此,走进家庭、了解家庭、多个角度了解学生,与家长形成合力教育学生,对达到最佳教育效果显得尤为重要。期末的家访活动让我感想颇深,受益非浅。

在这里,谈点浅显的看法。

一、家访艺术小结。

1、走进学生家庭,走近学生心灵。

沟通从心开始。心灵的距离有时等同于脚下的距离,家访就是教师与学生家庭的零距离接触。在学生家里坐一坐,聊一聊,一句嘘寒问暖的话语,一个流露关切的眼神,胜过许多天苦口婆心的教育、训导。

家访使学校和家庭两个教育主体的对话和交流,汇成一股淙淙的小溪,流进学生的心田,必然激起学生心灵的浪花。

小学教师家访个人工作总结与小学教师家访总结汇编

小学教师家访个人工作总结。小学教师家访个人工作总结 一 按照学校教学计划我们全体老师于十一月份对学生进行了一次大家访,在家访过程中给我最大的感觉是,家长们抱怨跟孩子很难沟通。虽然目前物质生活水平正在逐步提高,但是家长与孩子心与心的交流正在逐步减少,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 家长工作繁忙,常常需要加...

教师家访工作小结

15 为了便于辨认,人们把看起来不动的星星分成群,划分成不同的区域,根据其形态想象 动物或其他物体的形状,并且给它们命名。天空中这些被人们分成的许多区域就称为星座。教师家访工作总结。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大学,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家庭教育对学生的成长极为重要,甚至会影响到学生的一生。了解孩子的...

小学教师家访工作总结

小学教师家访工作总结,本文整理教师在家访后对此次家访行的回顾与总结,总结此次家访的收获机成就,以及在此次家访中发现的问题,让家长和学校双方受益匪浅。20xx年10月29日,我校组织全体教师利用周六参加课外访万家活动。吃完早饭,我和万老师来到距离学校不到2公里的小悟乡黄湾村家访。这次家访活动让我感慨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