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课程教学实施方案

发布 2023-04-28 08:18:28 阅读 7008

一、合唱校本课程总目标。

一)总目标:

通过校本课程《合唱》课的开展推动我校艺术教育的发展。合唱是一种多声部、表现力较强的群众性的集体歌唱方式,对于小学生而言,和谐动听的合唱不仅可以引导出青少年学生步入丰富多彩的音响世界,而且还能使他们得到情感的满足,受到美的熏陶,进而培养良好的**感和高尚的艺术情操。

二)分目标:

注重学生的年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强大动力。只有学生对合唱艺术有了兴趣,他们才能自觉、认真地唱好每一个音符,充分领会歌曲所要表达的内容,从而注意各声部的协和,努力体现合唱作品的艺术魅力。

在合唱训练中,让学生欣赏一些短小、优美、经典的中外优秀合唱作品,让他们细心聆听各声部的旋律,训练学生**的耳朵,提高合唱的听觉能力。让他们从**本身的旋律中体会合唱艺术的美。

二、课程性质与价值:

通过不同的发声练习来规范学生的声音、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和演唱技巧。训练为了提高,提高为了表现;训练要有手段。合唱的基础在于提高声部的齐唱能力,声部的基础在于提高学生的基本功,训练重点巩固中声区,解决用声上的响而不噪,轻而不虚,高而不挤,低而不压,做到合唱声音上的谐调,平衡统一。

进一步加强音准、节奏的训练,同时也要加强扩大音域,咬字、吐字,幅度变化等方面的训练。通过练唱中外少儿合唱歌曲,来提高学生的**修养和自身素质。

三、课程背景:

在人类**发展史上,合唱以其独具魅力的艺术形式为社会各界所接受,是普及性最强,参与面最广的高雅艺术品种之一。广大中小学生从多年的合唱艺术实践中,真正感受到艺术的美,和谐的美,生活的美,健康人格的美;感悟个人在艺术小舞台乃至社会大舞台的角色位置;感悟个人对集体,对生活的责任,体现了艺术育人的特殊功能。

四、课程理念:

发展学生个性特长,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培养实践、合作等综合能力,陶冶高尚的情操,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五、课程目标:

1、合唱的基础在于提高声部的齐唱能力,声部的基础在于提高个人的基本功,因此,必须进行一些必要的集体训练,这个训练范围广,内容丰富,必须抓住重点,分期分批地突出一个中心,解决一两个问题。

2、注重学生的年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强大动力。

3、先从声音训练入手,然后再逐步过渡到音准、节奏、咬字、吐字等方面的训练。

4、音准是**表现的基础,好的音准**于基础训练。多声部合唱的音准训练较为复杂,需要逐渐加强。

5、采取正确的方法,通过长期的,循序渐进的,有针对性的训练,就能使自己的学生发出和谐,优美,具有感染力的声音。

合唱名单。初一年级:赵记学、陈璐毅、马建壮、郭晓云、张莹莹、王路路。

初二年级:林晨辉、孙梦龙、张淑敏、李鑫、田洁、巩宁宁、张程程、王文静、陈文茜、牛宗然、韩雨、邢宁宁、唐文君、任晓萌、付广森。

合唱教学安排。

一、课程内容::强化欣赏,培养合唱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强大动力。

合唱方法的渗透

合唱的训练一般是从声音训练开始的。声音训练包括音准、节奏、听音等多种因素。但其上要内容还是以歌唱技巧(或称发声方法)与合唱技巧(或称合唱与指挥反应的能力)为主的基本训练。

1、合唱的声音训练。合唱声音训练的目的是将发声器官的肌肉松驰而灵活起来,以消除一切不必要的障碍。好的合唱音质**于正确的歌唱姿势,保持兴奋的歌唱状态和打开喉头,放松下巴,张开两指大的口形,抬高软腭,以打呵欠的感觉进行发声。

具体做法如下:

1)起声练习——合唱的起声是很重要的。好的起声会促成发声生理上处于正确状态,有了统一的正确状态,才能获得正确的声音。

起声练习必须具备四个条件:一是气息支持,二是声带闭合,三是共鸣腔打开,四是必须将即将发出声音的高度、音量、情绪、音色、韵母的形态考虑好,然后在一瞬间发出的声音。

2)高位置练习——寻找高位置的声音,可以从假声中感觉头声。着重练习声音靠拢,充分聆听体会齐唱和二部合唱的效果。

(3)头腔共鸣练习——懂得运用头腔共鸣,寻找“楼上”的声音位置,每个音都要用“激起”的方法来唱。

(4)扩展音域练习——演唱发音要轻巧,口腔要张开,用气息支持并“有气柱感”地往上扩展,声音要有竖起来的感觉。练习歌曲《打靶归来》。

第二课:合唱的音准训练。

合唱音准就是唱歌时唱音的准确性。

1)大音程的唱音要向唱上行的大音程扩大,把第二个音尽量唱高。通常演唱大二度、大三度、大六度和大七度时都不够准确,因此要将第三个音最大限度地唱得接近它的绝对高度。

2)小音程的唱音要向一方面缩小。唱小二度、小度时常唱得不准确,原因是这些音程的唱音缩小得不够充分,所以唱上行小音程时应将第二个音尽可能唱低一些。

在合唱训练中,要做到“横”的和“竖”的各声部音响关系的音准和谐,就要坚持对孩子们进行必要的基本训练,固定音高听音训练足够锻炼孩子们音准的有效方法。具体措施是:①全音、半音的音程听辨等;②训练听辨和弦的能力,如通过听辨大小三和弦等。

练习歌曲《欢乐颂》

第三课、合唱的协调训练。

协调是指总效果之意,指多声部在演唱中相互取得的关系所产生的音响效果,是指合唱进行中瞬间的纵的关系而言。其中包括有三个具体条件:音色,音量,音准。

只有三者处理恰当才有协调的音响效果。可参照下列几个方面重点进行训练:

1)有控制地歌唱:合唱的起声后应立即进行保持上面的头声高位置和深呼吸气息的支持状态,丝毫不能松懈,以保持合唱这门集体艺术的“共性”特点。

2)恰当处理合唱层次关系:合唱艺术是多声部的艺术,作品中必然存在层次问题,不同歌曲中各声部担任不同的角色。具有正确的层次关系才能让听众听起来协调悦耳。

3)经常做无伴奏的合唱练习。初次排练时选择一些和声简单、旋律流畅、音域适中的歌曲进行训练。指导者要用自己的演唱帮助儿童,这时的音准要求便显得特别重要,通过练习再配上伴奏,合唱的协调稳定性就会大大提高。

第四课、合唱的对比训练

合唱的对比训练是合唱技巧综合训练的一个重要织部分。起、伏、强、弱、快、慢六种力度与速度的对比手段训练,以求逐步掌握这些对比性用声的方法,这是提高合唱训练水平必不可少的手段。 练习歌曲《在银色的月光下》

第五课、合唱的咬字吐字训练。

咬字一般指单字声母,也叫字头;吐字指单字的韵母,也叫字腹。如“祖”字“z”是声母字头,“u”是韵母宁腹,咬字时(声母)必须按“五音”的着力部位咬正确,而且必须发音短促有力。字腹(韵母)必须“四呼”的着力点将字吐出来,并保持一定的口型,直到音符的最后瞬间归韵,就是将复韵中韵母的音素结合为一体,而韵尾必须到音符的最后才收声。

练习歌曲《中国中鲜红的太阳永不落》

合唱是一门非常严谨的艺术,要求音色统一声部和谐音量均衡。它必须经过严格而刻苦的教学训练,才能取得教学效果,具体实施如下:

第六课抓好吸气和用气

学习任何东西都会有开头难的感觉,学习器乐也一样,学生在最开始学习的时候会觉得呼吸用气不好,吸气不正确,发声就用不上气,所以知道学生练习吸气,让学生吸得自然,并且要求口鼻一齐吸较好。吸气时要求横膈膜周围都装满气,小腹不要过于紧张,在发声用气时,横膈膜保持住与小腹上来的这种对抗力度,所以小腹不要过硬,让它有一个用气的弹性,知道学生反复感觉,吸气和用气,长期进行坚持训练。

2、上下管道成一条直线。

上下管道成一直线,是一种很抽象的技巧,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理解到,要通过师范和理论结合使学生明白老师的要求,并在练习中自然放松下巴,从张口发声作到最自然。

3、声音的亮点

训练发声注意要求有声音的亮点,头腔亮点,注意运用气息,声音共鸣到达头腔,找到这种感觉并保持这种感觉。

4、咬文吐字。

注重平翘舌的发音,后鼻音的准确。

第七课:处理歌曲。

理解歌曲的内容,歌曲的要求,学生对歌曲有了全面的了解后对歌曲的处理在情绪上加以注意就能使歌曲情绪表现更淋漓尽致。

6、在训练中注意音准、节奏。

每次抽时间对学生的音准、节奏进行训练,提高学生的**能力。安排简单的音准练习,节奏练习,打好基础。

7、听音练习。

加强学生对旋律的模唱,提高学生对旋律的感受和捕捉能力。并要求学生自觉的参加训练。

合唱比赛实施方案

会口小学庆国庆 唱响中国梦 合唱比赛通知。为了庆祝建国66周年,丰富同学们的校园生活,激励同学们具有积极向上 乐观进取的精神,培养同学们的爱国主义情感。经学校行政研究决定,我校将于九月底举办 庆国庆 唱响中国梦 大型合唱比赛。现将有关活动事项通知如下 一 活动主题 唱响中国梦。二 活动时间 9月27...

合唱比赛实施方案

一 指导思想。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对合唱艺术的兴趣及爱好,并通过演唱优秀的合唱歌曲激励学生正确认识民族文化 体验 感悟民族精神,自觉弘扬民族精神,继承世界优秀的艺术文化 掀起爱祖国 爱家乡 爱校园 爱生活等积极的人生态度,我校特决定 举行全校性的合唱比赛。本文 gongwen.31doc 二...

合唱社团实施方案

职教中心合唱社团实施方案。一 指导思想。从学生的兴趣 能力和需要出发,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遵循学生的生理 心理及审美认知规律,提供感 表现 创造 及学习 文化知识的机会,为学生终生学习和 审美素质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二 学生与资源分析。为了切实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学会处理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