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次北固山下

发布 2023-04-20 02:23:28 阅读 4140

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次北固山下。

一、导入。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所以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这首诗就是写乡愁的,且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个联而闻名于天下。

作者王湾,生卒年不详,只知道他是洛阳人,先天元年(71也就是杜甫出生那年中了进士,以后曾往来于吴、楚间,终洛阳尉。这首诗是他在吴、楚期间写的。北固山,在今江苏省镇江市北,三面环江,为名胜之地。

二、读读讲讲问问可分三步:

、教师串讲字面上的意思,学生当即背诵全诗(因为诗的意境美、语言浅近而音韵和谐,估计比较易于成诵。2、整体把握诗的内容。

、分析名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串讲:

、客路,当指驿道,是旅客来往所走的道路。镇江是当时水陆交通的枢纽,故以“客路”与“舟行”相对应。

、潮平,指潮与岸齐,因而两岸显得宽阔,这是春潮初升时的景象。3、风正,指顺风,且风力不大,所以帆是悬挂之形。

、残夜,夜将尽时分,太阳从东方升起,又因镇江跟东海相距不远,故称海日。

、旧年,相对于新年来说,旧年未尽而江上春潮已生,故谓“江春入旧年”。

、乡书即家书,指诗人寄给洛阳家中的信;旧谓鸿雁能够传递书信,故诗人有托书于归雁之意。按:鸿雁传书,实无其事。

《汉书·苏武传》载:苏武被匈奴扣留19年,汉使求苏武,单于谎称武已死,后汉使得密报,知武在某泽中,于是也谎称汉天子在上林苑射落一只大。

雁,脚上捆着苏武从某泽中寄来的信,单于无可奈何,只好放还苏武。学生练习背诵。(略)

整体把握。问:诗人此刻在船上,而“客路”在青山之外,他是看不见的,为什么诗一开头就提到“客路”呢?

(这是诗人的想象,很明显,船到镇江后,他要上岸再乘驿车转往别的地方去。)“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诗人在何时何地见到的景象?(在天将明未明之时,在船接近目的地即北固山的长江之中)你能想象出船行的图景吗?

(自由发言)为什么要特地提到“潮平”?(为下句“江春人旧年”张本)这个“旧年”指的是一年中哪一段时间?(残冬腊月)为什么诗人突然想到要寄一封家书呢?

(因为新年将到,这正是家人团聚之时,而他却不能回家,自然要写一封平安家书,更何况他此刻看见了北归的雁,必定要路经洛阳的──洛阳在镇江西北方。)好,现在我们能够总结一下诗人产生浓重乡愁的原因。(略)名句分析。

“海日”两句从章法上看,有导出结尾一联的作用,这就是说,它跟诗人的乡愁相关,这样说有根据吗?先说这两句所写的景象。(学生凭想象自由发言。

)这两种景象有相同的地方吗?(白日和黑夜的交替,新年和旧年的交替──如此一天一天地过去,一年一年地过去,而诗人依旧在外奔波,不得回乡,怎能不产生乡愁呢?)但这种乡愁并不使人感到低沉,例如跟“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相比,就显得开朗一些,是吗?说说道理。(残夜未尽,而旭日已升;旧岁未除,而江上春潮已至──不正是包含着新的希望吗?

)三、总结。

我们读古诗,既要认真领会诗人的本意,又要善用自己的眼光去发现某些新的东西。例如“海日”两句就能够使我们产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并且相信它会突破一切阻力出现在我们眼前,这样才能把古诗读“活”。

次北固山下》教学设计 七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掌握诗歌的内容并背诵全诗。品位诗歌意境,领悟诗歌主题。感受中国诗歌的思乡旋律。重难点分析 1 颈联中所包含的哲理意义。2 本诗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教学方法与手段 创设情境诗词美读电脑教学平台。教学过程 导语 同学们,谁知道在我国的唐代 宋代 元代分别有哪种文学体裁发展得最有成就?唐诗 宋词...

次北固山下》教案 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次北固山下。严雪枚。教学目的 1理解这首诗的主题。2有感情的朗读 背诵这首诗。3品味精美的诗歌语言。教学设想 在诵读中理解,在诵读中品味,以朗读作为整节课教学主线,设置情境。教学时数 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同学们,今天杨老师要跟大家一起来学习一首诗,次北固山下 诗题是什么意思?指名学生回答。提...

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天净沙 秋思

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天净沙 秋思。一 导入新课。七百多年以来,当人们提起 乡愁 这个词语,人们就自然会联想到这篇作品。它巧妙地使用了名词的串联,使用景物烘托的手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一个特定的氛围中,使作者的主观情绪和客观的环境有。机的统一在了一起,生动地表达了长期飘泊在外的游子的深沉的悲哀。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