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比一比》

发布 2023-04-10 12:57:28 阅读 9045

腾飞组天府路小学陈清华何新茹

一、单元教学目标。

一)总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2)学会比较物体多少的方法,能正确进行大小、多少的比较。

3)初步感知“长”、“短”、“高”、“矮”的含义,学会比较物体长短、高矮的方法。

4)知道长、短和高、矮是比出来的。

2、能力目标:

能按照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如数量、形状、颜色)对物体进行比较、培养学生操作、观察、猜测、验证、推理语言表达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主动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认真倾听他人意见,虚心向他人学习的好习惯。

2)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学会用数学的意识和体会用数学的乐趣。

二)课时子目标:

1、第一课时目标:比多少。

1)学会比较物体多少的方法(一一对应),正确进行多少的比较。

2、第二课时目标:《比大小》

1)通过直观地比较物体的长短活动,让学生初步感知两个或三个物体之间的长短(或高矮)关系。

2)理解物体长短的比较,需要把两个物体的一端对齐才进行比较。

3)知道比较物体的高矮时,两种物体要在同一水平线上进行比较。

二、知识结构图。

同样多。比多少谁比谁多、谁比谁少。

比一比比长短。

比高矮。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

三、教学重点剖析:

1、第一课时比多少。

1)教学重点: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2)包含的要素分析:

a)谁和谁比,怎么比,比的结果怎样。

b)逐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进行比较。

(c)用数学语言表达比较的结果。即能准确用( )和( )比,( 比( )多,( 比( )少。

3)与其他知识点的联系:为后面学习比较大小作铺垫。

4)突出重点的策略:

a)低年级儿童在入学前,通过各种物体的感知,已经积累了有关“比多少”的感性经验,但并不一定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而往往是凭直觉,或者用数一数的办法来比较多少。

b)“一一对应”是基本,也是重要的数学方法和思想,因此这一节的教学就让学生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渗透“一一对应”的思想。通过观察、操作、尝试体验“多”、“少”、“最多”、“最少”的含义,如:可以用上下两种物体一个对一个用虚线连起来这样的方法,理解一一对应。

使学生在实践中认识知识,在探索中辩析易错概念。

c)展示“小猪帮小兔盖房子”的主题图,同桌二人小组看图讲故事。让学生在引人入胜的故事情景中理解“同样多”、“多”、“少”的含义;同时渗透互相帮助、乐于助人的思想品德教育。

教师提问:“图中有几只小兔?”(让学生用学具摆出来,教师同时贴出4只小兔图案。

)再问:“每只小兔搬几块砖?”(随着学生的回答,逐一将4块砖头图案与小兔图案一一对应上,每贴1块砖,都用小圆点把小兔和砖块连起来,表示一只小兔搬一块砖。

)同时让学生照此方法放砖,向学生说明:1只小兔搬1块砖,正好对上,没有多余的,我们就说小兔的只数和砖的块数同样多,并出示文字“同样多”。随后仿此方法教学“多”、“少”,在说到“多”、“少”的含义时,可以这样说明:

1只小猪对1根木头,小猪没有多余,而木头有多余,就是木头多,小猪少;我们就说木头的根数比小猪的只数多,小猪的只数比木头的根数少。

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提出“图中还可以比什么?”除了进行小兔和砖,小猪和木头的比较外,还可以进行动物之间的比较,也可以将桌子上的水果与猪和兔进行比较。总之,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资源让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进行比较,充分感知“同样多”,“多”和“少”。

四人小组进行“同样多”的操作活动。操作的学具不一定非得是书上出示的,可以是其他学具,只要比较的两种东西是同样多就行。学生比较完后,应说比较的结果。如“梨子和苹果同样多”等等。

四人小组进行“比多少”的操作活动。不限制比较的方法,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比较方法:可以是一一对应,也可以用数一数的方法,还可以凭直觉等等。

2、第二课时比长短、比高矮。

1)教学重点:建立比较的意识,学会比较物体长短、高矮的方法,能正确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

2)包含的要素分析: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事物比较要在同一起点上,认识和理解比较的方法。

3)与其他知识点的联系:知道物体间的厚薄也是具有相对性,建立比较的意识。

4)突出重点的策略:

a)、教师给每组提供一个学具袋,里面有纸条、绳子、尺子、铅笔等,每种物品最好是长短不一的。让学生观察这些物品,看能发现什么。(学生会说里面有尺子、铅笔、绳子等,里面的物体有长有短。)

b)、教师提问:你是怎么知道物体有长短的?请同桌的两位同学拿出两支铅笔,比一比谁的铅笔长谁的铅笔短?(让学生分小组讨论,鼓励他们动手操作,然后汇报讨论结果。)

c)、学生的讨论结果可能有:

a、用眼睛看的;

b、一端对齐,看另一端(一端戳在桌上,看另一端);

c、用绳子来测量。学生到前面演示(量第一根时在绳子上做一记号,再量第二根,然后进行比较);

d、用尺子量。

d)、游戏:

a、在学具袋里任选两样物体来比长短。

b、比比自己的两只手哪只大?比比你和同桌谁的手大谁的手小?比比谁的手臂长?

e)、比较几个物体的长短。从学具袋里拿出三把尺子比比那把尺子长?(学生在比的过程中懂得三个物体的比较的方法和两个物体是一样的,关键是找准比较对象,体会到物体的长短只是相对的。)

四、教学难点剖析:

1、第一课时比多少。

1)难点的具体表现:学会比较物体多少的方法(一一对应),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数学问题。

2)原因分析:低年级儿童在入学前,通过各种物体的感知,已经积累了有关“比多少”的感性经验,但并不一定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而往往是凭直觉,或者用数一数的办法来比较多少。

3)解决策略:“一一对应”是基本,也是重要的数学方法和思想,因此这一节的教学就让学生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渗透“一一对应”的思想。教学时通过比较小兔和砖(一只小兔对一块砖,4只小兔正好对着4块砖)、小猪和木头(把猪和木头一个一个地对起来,木头多了一根),引出“同样多”和“多”、“少”的概念。

慢慢渗透“一一对应”的思想。

2、第二课时:比长短、比高矮。

1)难点的具体表现:体会高矮、长短的相对性,建立比较的意识。

2)原因分析:学生对比较高矮、长短虽然积累了一定的感性经验,但对比较活动中的相对性认识可能不足。

3)解决策略:

1、比较几个物体的长短、高矮的解决策略:

a、从学具袋里拿出三把尺子比比哪把尺子长?(学生在比的过程中教师不要限制比较的方法,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可以用:观察法;一端对齐,看另一端(一端戳在桌上,看另一端)的方法;用绳子来测量的方法;用尺子量的方法等。

懂得几个物体的比较的方法和两个物体是一样的,关键是找准比较对象,体会到物体的长短只是相对的。)

b、让3或4个高度相差较大的学生站在台前,先两个两个地比较,再比较3或4 个人里,哪个最高,哪个最矮。

c、让学生理解最长(或短)、最高(或矮)答案是唯一的。

2、“谁比谁长(或短)”,谁比谁高(或矮)”语言表述解决策略:

a、弄清:谁和谁比?谁长(或短)?谁高(或矮)?

b、谁比谁长(或短)?谁比谁高(或矮)?

c、语言规范: 长的比短的长,短的比长的短;高的比矮的高,矮的比高的矮。

五、基于课型的教学策略:

1.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感受为出发点,创设生动有趣的数学情境,提供具体有趣的素材,引导学生进行体验活动。

2.鼓励每一位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积极参与实践与综合应用的学习过程。

3.教学中将操作实验、自主探索、大胆猜测、合作交流、积极思考等学习方式贯穿数学学习的始终,使教学的过程成为激情与智慧共生的过程。

4.教学中要重视组织和开发课程资源,关注和用好一些身边的、熟悉的材料,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由学校走向家庭、社会、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知识。

六、练习题的分析。

1、教材的练习中,重点讲解的题目:

1、第一课时常见错误分析:

2、第二课时常见错误分析:

第1题:左右两幅图都是按一一对应的方式排列,左图多的在上面,右图少的在上面。要教育学生认真看题,避免产生思维定势。

第2题:题目中公鸡和鸭子摆的一样长,但是它们疏密不同,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判断两行动物是不是同样多,然后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检验。可能有的学生用数的方法,有的用连线的方法,不管哪种方法只要是对的,教师就应加以鼓励。

第3题:这一题让学生说一说你想怎样做?一种可通过数蛋糕的数量来判断;还可以观察第一排的蛋糕同样多的基础上,只需要比较两盒中的第二排,第二排多的就多,反之就少。

第4题:这道题,可以用配对的方法进行比较,到最后剩下1颗黄珠,说明黄珠多。也可以用其他方法进行比较,教师不要加以限制,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第5题:引导学生认真看图后,说一说书中是怎样比长短的?(用数格子的方法。

)你有没有其他的比较方法?(可把第一枝的铅笔、小刀、橡皮都往左移到顶端,然后按照刚才比长短的方法。)

第6题:让学生理解题意。(因为蛇和鳄鱼的头尾是对齐的,蛇的身子是曲的,而鳄鱼是直的。如果把蛇拉直了就比鳄鱼长,也就是鳄鱼比蛇短。)

第7题:这是一道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题。学生一般都喜欢动物,对一些常见的动物的高矮都有一些常识,通过判断图中的三种动物的高矮,可以巩固这些常识。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比一比

一 单元教学目标。一 总目标 1 知识目标 1 知道 同样多 多 少 的含义,会用 一一对应 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能准确的说出 谁和谁比,谁比谁多,谁比谁少 谁和谁比,谁和谁同样多 这几句话。2 学会比较物体多少的方法,有 一一对应 的方法,有先数出物体个数,再进行数的比较的方法。要求能用适合的方...

小学数学一年级第二单元教案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 少 几的问题导学案设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 少 几的问题 学案。班级小组姓名时间。学习目标 1 初步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 少 几的问题,掌握解题思路,并能正确解答这类问题。2 培养主动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激发学习的兴趣,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习重点...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以课本为突破口,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中心,以位置为重点,以左右为难点进行教学。在教学中 1 教材以一座大桥为背景,有2层加上水面共3层,每层都有交通工具,这些交通工具都有上下 前后位置关系。2 教材通过先示范如何用上下 前后来描述两种交通工具的位置,再让学生自己选两种交通工具像这样进行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