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案

发布 2023-04-04 02:00:28 阅读 3138

开开心心上学去(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让学生了解上学的意义,引导学生适应并喜欢上学。

过程与方法:教育学生有礼貌、爱惜新书。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成为小学生角色的变化,感受成长与变化带来的愉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成为小学生角色的变化,感受成长与变化带来的愉悦。

教学难点:在学校里情绪安定,心情愉快,对校园生活充满期待。

三、教学安排:2课时。

四、教学具准备:课件。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上学啦,真高兴。

一)时光流逝,回顾成长。

1.导入:同学们,课前老师收集了一些大家的**,你们想看一看吗? 2.ppt出示学生**。(**的内容为:学生在婴儿期、幼儿园、入学时若干张**)

2.猜一猜,说一说:

①你们猜到他是谁了吗?你们想不想知道**后面的故事呢?下面就请他们为大家介绍一下吧!

教师引导发言的学生简单介绍一下**拍摄的时间、地点、大概发生的事件。

②同学们!请大家认真地看一下**里的同学有什么变化吗?

预设学生反馈:长大了、上学了、成为一名小学生啦……)

3.共同回忆,感受快乐:

是呀!你们长大了,是一名光荣的小学生了。

①同学们还记得开学第一天,背上新书包的情景吗?开学第一天,是谁把你送到学校的呢?但是大家的心情是怎样的?

②爸爸妈妈在上学前为你们准备了什么?

看来爸爸爸妈也感到特别高兴,为我们准备了许多文具盒生活用品。

二)参观校园,常规训练。

1.排队。2.轻放椅子,轻关门。

3.预演:有事去老师办公室,要先敲门,得到允许进门。

4.看到老师要问好。

5.楼梯要靠右,不能推搡。

6.上学放学给父母一个拥抱。

六、课外延伸。

回家跟家长读一读今天刚学会的儿歌,还可以自编曲调。

7、教学反思

1 开开心心上学去(第二课时)

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本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课主要教育学生有礼貌、爱惜新书,让学生了解上学的意义,引导学生体会成为小学生角色的变化,感受成长与变化带来的愉悦,适应并喜欢上学。

学习目标】1、初步了解小学生活,认识自己的校园,认识自己的同学和老师。

2、通过玩游戏、讨论等活动能懂得惜新书、书包。

3、通过师生交流、唱儿歌等活动,体会上学的意义,学会适应并喜欢上学。

重点难点】让学生了解上学的意义,引导学生适应并喜欢上学。

评价方案】1、借助课本五幅插图让学生了解小学生活,完成评价目标1;

2、借助拍手儿歌教育学生有礼貌、爱惜新书,完成评价目标2;

3、通过师生交流完成评价目标3;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一、导入。《上学歌》(**儿歌,生跟唱)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小书包我去上学校

天天不迟到爱学习爱劳动长大要为人民立功劳。

同学们,你们已经开始了你们的小学生活,你们有没有喜欢上小学生活啊?(组织同学讨论,讨论完毕指名发言)

二、教育学生爱惜新书、书包(落实目标)

1、小朋友快坐好,老师要发新书了。

预设:快看看老师发给你什么新书?我们需要如何保护书本呢?进入学校我们需要准备什么?什么物品不能带进学校呢?(生讨论—指名回答—补充意见—师小结)

小朋友们,我们一起去课文中看看**上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吧?(师生交流。教师明确:

接受物品要有礼貌;书包中不能带玩具;书包中的物品要摆放整齐。提出要求:保护书本,不乱涂乱画,课后检查)

拍手读儿歌。

小书包,别着急,用品文具想仔细。

大大小小排个队,样样不少都爱惜。

我们都是好伙伴,天天一起上学去。

三、小结。相信同学们都已经喜欢上了自己的小学生活,同学们都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生,大家要加油哦!

2 拉拉手,交朋友(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乐于和同学、老师交往的情感,初步体验作为集体生活中一员的快乐。

2、知识与技能:通过参与各种游戏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人际交往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教学重点。遵守交往及游戏中的规则、纪律。

教学难点。学习人际交往的基本技能,消除与人交往的陌生感和羞怯感。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

1)《找朋友》歌曲录音。

2)美术纸若干张。

2、学生准备:

1)自我介绍的内容。

2)自己的作品(绘画、手工或准备演奏的乐曲)。

3)自己小时候的**或与家人的生活照。

4)自己制作的小名片若干张。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老师作自我介绍,与同学交朋友。

小朋友,欢迎你们来到xx小学,成为一名小学生。我是你们的道德与法治老师,我们以后会在一起学习,做各种有趣的游戏。你们遇到困难也可以来找我,我会帮助你们的,我们还会成为好朋友呢!

二、我认识的朋友多。

我们来到学校这个新的环境上学已经一周多了,你能叫出同班同学的名字吗?(请一名同学说出一个同学的名字,再请被叫到的同学说出一个同学的名字,以此类推。)

三、课间活动:唱《找朋友》的歌曲。

找朋友》找找找啊找朋友

找到一个好朋友

敬个礼握握手

你是我的好朋友

找找找啊找朋友

找到一个好朋友

敬个礼握握手

你是我的好朋友

找找找啊找朋友

找到一个好朋友

敬个礼握握手

你是我的好朋友

找找找啊找朋友

找到一个好朋友

敬个礼握握手

你是我的好朋友。

四、我喜欢和大家在一起。

1、说说你喜欢和什么样的人做朋友?(干净、整洁,学习好,经常受老师表扬的同学。)

2、你和谁是好朋友,为什么要和他做朋友?(我们经常一起玩,我们在一起会互相帮助。)

3、说说你帮助过谁?哪个朋友帮助过你?

4、你有没有喜欢的老师和同学,为什么喜欢他?

五、同桌同学相互认识。

小朋友们你们已经认识了老师和一些同学。你们之间还不熟悉,想不想互相认识一下,成为新朋友?

启发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相互认识,可以相互拍拍手、拉拉钩,成为新朋友。

六、准备资料交朋友。

1、老师出示自己的名片给学生看,然后示范做名片,学生按老师的方法、步骤学做名片。

2、自己制作写有自己个人资料的小名片或精心准备一张绘画作品,一件手工,或演奏的乐曲等。

2 拉拉手,交朋友(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乐于和同学、老师交往的情感,初步体验作为集体生活中一员的快乐。

2、知识与技能:通过参与各种游戏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人际交往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教学重点。遵守交往及游戏中的规则、纪律。

教学难点。学习人际交往的基本技能,消除与人交往的陌生感和羞怯感。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

1)《找朋友》歌曲录音。

2)美术纸若干张。

2、学生准备:

1)自我介绍的内容。

2)自己的作品(绘画、手工或准备演奏的乐曲)。

3)自己小时候的**或与家人的生活照。

4)自己制作的小名片若干张。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一、请你记住我。

1、展示自己的绘画或手工作品,或演奏乐曲以及其他自己的拿手项目,加深在同学们心中的印象。

2、同学之间进行自我介绍(自己的姓名、特征、喜好及家庭等简单情况)。

3、找朋友:双手拿着自己的名片,找到朋友后相互交换名片。

4、与大家分享自己和家人的**。

5、在书上记下同桌的名字和**,相互认识。

6、唱儿歌。

教唱儿歌:拍拍手、拉拉钩,我们成为新朋友;拍拍手、拉拉钩,我们都是好朋友。

二、做游戏,愉快地结识新朋友。

1、看课本第6-9页说说讲的什么?

2、老师讲解一下两个游戏:找朋友,网小鱼的游戏方法和规则,教唱网小鱼的儿歌。

3、游戏安全要求。

4、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游戏,边唱儿歌边做游戏,老师也加入游戏中。

3 我认识您了(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熟悉自己的老师,愿意和老师亲近、交往。

2.知道在校园里遇到困难可以向老师寻求帮助,在学校里愉快的学习。

3.能够尊敬老师和校园里的师长,做到对师长有礼貌。

二、教学重点。

熟悉自己的老师,做到对师长有礼貌。

三、教学难点。

认识其他岗位的老师和工作者,知道有困难向老师求助。

四、课时安排:2课时。

我认识您了》教学设计第1课时。

五、教学过程。

活动一:学科老师总动员。

1.出示本班的课表,说一说,成为一年级小学生之后,我们都要学习哪些学科的课?学生回答、老师板书、各个学科。

2.老师在课前搜集班里每位任课教师的**,**可以表现老师在工作的样子,也可以是老师生活的样子。背景**《每当我轻轻走过你的窗前》,课堂上展示各位任课老师的**,请同学大声说出这是哪位老师,姓什么,教什么学科。讲一讲,这位老师上课的故事。

3.认识所有的授课老师后,可以随机出示老师的**,全班进行比赛。

4.同学们真了不起,上小学才几天,就认识了这么多老师,你有什么好办法能记住每一个学科的老师?学生小组交流汇报。

小结:在学校里,各学科的教师和我们一起学习生活,他们不仅叫我们学习知识,还是我们生活上的朋友。

活动二:夸夸我的老师。

1.我们已经上过几次课了,你们对道德与法治老师还有哪些了解?出示老师自制名片。介绍:姓名、**号码、兴趣特长,并展示自己的特长。

2.想一想:开学已经两个星期了,请同学们想一想,自己成为小学生以后,都有哪些老师给我们上过课呢?

3.说一说:哪位老师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他们都有什么特点呢?你最喜欢老师什么?(外貌声音和蔼……)

4.演一演:你能把老师最可爱的地方画下来或演出来吗?请学生展示自己课前画的某一位老师的画像或表演某一个学科老师的语言、动作或神态。

小组同学反馈是否符合这位老师或不说出老师的姓名及任教学科,请同学猜一猜是哪位老师。

小结:同学们的表演和介绍非常棒,相信同学们对老师都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也更喜欢我们的老师了。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会在不同学科老师的帮助下快乐的学习成长。

活动三:校园七色光。

1.通过课前观察,你还看到校园内有哪些老师和工作人员,他们是做什么工作的?请同学们介绍一下自己的观察和发现。请同学们展示自己在课前搜集到的老师工作的**。

2.有没有你不认识的老师,你想认识他们吗?请学生描述老师当时在做什么?根据学生的描述,帮助学生认识了解这位老师是谁?什么职务?

3.****《七色光》同时展示清晨校园开始忙碌的教师的身影,学生****。定格一些特殊的工作人员,如:传达室的保安叔叔、每天在门口执勤的学校领导、卫生保洁的阿姨、餐厅忙碌的叔叔、操场训练的体育老师等等,指导学生认识这些师长们。

请学生思考,这些老师不教我们的课,他们每天在做些什么?

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

二 活动过程。活动 一 认识老师和同学。1 老师作自我介绍,与同学交朋友。小朋友,欢迎你们来到学校,成为一名小学生。我是你们的班主任老师,我们以后会在一起学习语文 品德与生活等知识,做各种有趣的游戏。你们遇到困难也可以来找我,我会帮助你们的,我们还会成为好朋友呢!老师走下去和同学拉拉手 2 放多 给...

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

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范文精选。1体会我国传统的春节活动的热闹氛围,感受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烈向往。2在春节活动中能表现出 的意识,发现春节活动中的新鲜事 有趣事。3学习收集与春节活动 如庙会 相关的资料。4学习在人多拥挤的环境中进行自我保护的方法。表现遵守公共秩序 爱护公共环境卫生的行为。活动...

一年级上册 道德与法治 2单元 教案

一年级 道德与法治 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我上学了。活动主题一上学去。主题目标 1 学生意识到自己的小学生了,学生喜欢上学,有成为小学生的自豪感。2 学生在活动中互相认识,学会介绍自己的基本情况,能友好的和同学相处。3 学生熟悉所处的环境,了解学校生活的常规。活动重点 学生在活动中互相认识,学会介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