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级2月月考语文试题

发布 2023-04-01 11:05:28 阅读 1044

本试卷分第1卷(阅读题)和第il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1卷阅读题(69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9分)

敬”的当代价值。

对于孔子思想的认识,学界一般以“礼”和“仁”为核心,认为孔子继承了周礼,发展出“仁”的思想,因而着重**两者的关系及其当代意义。其实,在“礼”和“仁”之中还有更本质性的精神内涵,这种精神内涵可以用“敬”来概括。

礼最早是祭祀天地神灵的仪式活动。在那些高高在上的“天”、“神”面前,人自然产生敬畏的心理。其中的敬是出于内心的崇拜仰慕,而畏则是害怕受到惩罚。

最早的礼活动即内含着这种敬畏的心情。

礼由祭祀的仪式活动发展为社会政治活动的规范形式时,“敬”作为内质也留存下来。这种“敬”保障了礼的实践可能性,而且其发自内心,即出于天赋,由“敬”而发的礼活动也就合乎天理,具有道德价值了。因此在国家政治活动中要求“敬”,社会的一切活动和个人的修养也以“敬”为内核。

孔子继承“礼”的同时,自然吸纳了“敬”的精神。在《论语》中,“敬”出现21次,频率颇高。这些关于“敬”的阐述,有继承,也有发展。

关于祭祀活动,孔子继承了上古对“天”和“神”的敬仰态度,强调“祭如在,祭神如神在”,“祭思敬”。即使“敬鬼神而远之”一语,强调实践理性的重要性,也告诫人们对于鬼神要有敬畏的心态。关于政治活动,孔子也承传了西周以来的敬谨精神,故而回答鲁哀公说:

“治礼,敬为大。”孔子对于“敬”的发展,在于把它扩展为普通人对待事物的敬业精神。“敬”原本主要表现在人对神、臣民对君王等下对上的关系上,孔子以后则成为所有社会成员为人做事的基本原则。

《论语》**现的21次“敬”中,关于敬事的即有18次。而且,由“礼”中发展出来的“仁”也以“敬”为本。一般认为,“仁”是“礼”的内核,“礼”是“仁”的形式,故而许多学者着重以“仁”为核心建构孔子的思想体系。

其实,“仁”之中也必有“敬”的精神。没有发自内心的“敬”,也就没有真切的仁爱之情。

这种“敬”的思想较之“礼”和“仁”更是人类社会的本质需要,具有当代意义。“礼”和“仁”的思想建立在小农业文明的基础上。小农业社会的基本单位是家庭,国家不过是一个家族对其他家族的统治,个人只是家庭成员,而家庭主要由血缘关系构成。

当代社会,已经走出了小农业文明时代,家庭在社会结构中的作用也日趋式微。而由于“仁”的观念是基于血缘关系的,有着疏近等差的特性,因而在现代社会中就会带有一定的局限性。与此不同,“敬”是人类在远古时期就普遍存在的精神状态,是人作为有限性的个体,面对无限的自然和社会时必然产生的,从远古主要对于自然的敬畏,到殷周以后更多的对于社会中年长者、位尊者的敬重,再到孔子普遍要求的为人行事的敬,“敬”的外延在扩大,其抽象的内涵也一直延伸着。

1、下列选项中关于“敬”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敬”最早源自我国远古时期祭祀天地神灵的仪式活动。

b.“敬”以其发自内心、出于天赋的特性而成为一切社会活动和个人修养的“内核”。

c.“敬”作为人类普遍存在的精神状态,它的产生和发展体现了历史的必然性。

d.“敬”是人作为有限性的个体在面对无限的自然和社会时必然产生的一种精神状态。

2、下列选项对“仁”、“礼”、“敬”之间关系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礼”和“仁”都以“敬”为本,“敬”保障了“礼”和“仁”的发展可能。

b.孔子继承周礼的同时,自然吸纳了“敬”的精神,并从“礼”中发展出了“仁”。

c.比起“礼”和“仁”来,“敬”的思想更能代表孔子的思想,更符合人类社会的本质需要。

d.“仁”是“礼”的内核,“礼”是“仁”的形式,二者之中都有“敬”的精神内涵。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敬”保障了“礼”的实践可能性,因此使“礼”由祭祀活动发展为社会政治活动的规范形式。

b.孔子对于“敬”的贡献,在于把它发展成为诸如敬重年老位尊者等为人行事的基本原则。

c.在家庭作用日趋式微、血缘关系愈加淡薄的现代社会中,“仁”的局限性越来越大。

d.深入认识“敬”的精神,有助于更准确地领会孔子思想中的“礼”和“仁”的内涵。

二、(3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赠四山童先生七十寿序。

(明)吴廷翰。

先生与予交最早,而亦最久。予少先生七岁,自十五六时,即与先生同笔研。三十后奔走旅食,去先生者十余年。

迨归休,又二十年。中间赖以周旋规诲者,盖五十年如一日也。每与先生言,未尝不悚听。

得其手书,未尝不佩服,正襟以读也。

先生负性甚刚,遇事果决无滞,人有过,面折之不少贷;或与谋议,则开心见诚,负屈者辄伸之,少有不平,若使之必直而后已。闻时事有疵,必加详驳,虽朝议阙失亦然。曰“如吾意则当如何如何”,观其辞旨气象,如古人引裾折槛,剖心漆身,使得志,皆能为之,将必以矫矫之声闻于天下也。

惜也时格以脂韦软熟为文,而先生谠直无所依违,以故不能作举业语,遂弃之,曰“焉用是儿女子为哉!”

予每观天下人才,多为一时风气所移,日以披靡,间有特立独行能不为俗所变者,率皆沉滞。予取友四方,见其瑰玮卓荦、聪明特达、负经济之才、淹贯之学者,云集雾滃,予敢少之哉?然而直节不挠,正论不阿者,则固凤毛麟角矣。

而使先生遂不能一振以见,予又以慨时格之未足以尽人才,岂独为先生哉?

今先生养高遵晦,偃仰林麓,躬耕以自给,或饭牛而歌,或披蓑而卧,或负斧而樵,或举艇而渔,随其所之,无不如意,则与徇时遂好,兀然而丧其所守者,所得孰多少哉?

先生居于江之滨,足不履城郭,人罕见其面。予尝以大雪造其庐,乃与予道寒暄,语少年事,历历不忘,甚款洽。曰:

如我平生交,惟子知我,亦惟我知子。予曰:“先生知予,能以道义相益予者多。

予知先生,而竟不能一援手以益,奈何?”曰:“子知我,我岂用世之人哉?

”相与嗟叹久之。因设榻,予以事亟归,则谓之曰:“今年先生寿七十,四月八日当复来,为数日欢。

”先生许诺。既而予绊不果行。乃陈君继直,予中表兄,先生之妻兄弟也。

谓予当有言。予让不获命,曰:“是岂可属之他人哉?

”乃历叙先生之生平如此。陈君持往以贺曰:“是不独为先生寿,可以观志士之风,君子之交矣。

”先生姓童氏,名贡。字宗夏,别号“四山”云。

注释:(1)脂韦软熟:脂韦,油脂和软皮。

《楚辞·卜居》:“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将突梯滑稽如脂如韦以絜楹乎?

”后因以“脂韦”比喻阿谀或圆滑。软熟,谓性情柔和圆熟。

4、对下列句子中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迨归休,又二十年迨:等到。

b.每与先生言,未尝不悚听悚:恭敬。

c.予每观天下人才,多为一时风气所移移: 推移。

d.予以事亟归亟:急切。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惜也时格以脂韦软熟为文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b. 自十五六时,即与先生同笔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c. 或饭牛而歌,或披蓑而卧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d. 然而直节不挠,正论不阿者,则固凤毛麟角也。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童先生为人正直诚恳,喜欢评议时事和表达自己的见解,言辞忠诚激烈,但也正因为其性格耿介不能或不愿写出迎合世俗喜好的文章,最终没能完成举业。

b.作者与童先生从十五六岁时就相识相交,五十年来从未分开过,因而相交甚厚;同时作者也从童先生那里得到很多规劝教诲,对童先生敬佩有加。

c.作者对童先生隐居山林的生活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作者认为童先生与那些委屈自己,曲全世俗的喜好,却不能保住自己的性格操守的人相比,是值得的。

d.童先生了解作者,并能够在做人的道义方面给作者以帮助和引导;作者了解童先生,却感慨不能给童先生什么帮助,虽有作者自谦的成分,亦可见两人的君子之交。

7、把原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先生负性甚刚,遇事果决无滞,人有过,面折之不少贷。

2)予尝以大雪造其庐,乃与予道寒暄,语少年事,历历不忘,甚款洽。

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8—9题。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唐戴叔伦。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

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

8.古人写诗讲究“炼字”,“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中哪两个字用得最好?有怎样的表达效果?(5分)

9.清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请体会并说出“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一句描绘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的部分。(6分)

1)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沁园春长沙》)

2)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不思其反。(《诗经氓》)

3依依墟里烟。(《归园田居》)

4齐彭殇为妄作。(《兰亭集序》)

5渺沧海之一粟。(《赤壁赋》)

6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高一年级2月月考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1卷 阅读题 和第il卷 表达题 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1卷阅读题 69分 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 3题。9分 敬 的当代价值。对于孔子思想的认识,学界一般以 礼 和 仁 为核心,认为孔子继承了周礼,发展出 仁 的思想,因而着重 两者的关系及其当代意义。其实,在 礼...

高一年级2月月考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1卷 阅读题 和第il卷 表达题 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1卷阅读题 69分 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 3题。9分 敬 的当代价值。对于孔子思想的认识,学界一般以 礼 和 仁 为核心,认为孔子继承了周礼,发展出 仁 的思想,因而着重 两者的关系及其当代意义。其实,在 礼...

高一年级2月月考

高中一年级2016年2月月考物理科试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一 选择题 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共40分 1 某质点做曲线运动时不正确的是 a 在某一点的速度方向是该点曲线的切线方向。b 在任意时间内位移的大小总是大于路程。c 在任意时刻质点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