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教学反

发布 2023-03-17 16:31:28 阅读 1439

五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白山小学方朝庆。

2009-2023年度下学期。

桥》教学反思时间:2010-5-8

组内摩课我讲的是五年级下册第16课《桥》,这一课讲述的是面对洪水来临的危急时刻,老党支部书记临危不乱,镇定地指挥群众有序逃生时把自己的儿子放在了最后,村民们得救了,而老汉和他的儿子却被无情的洪水吞没了。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语言简练生动,极富韵味。根据教学实际,我把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放在感受老汉是个怎样的人,学习他的高尚品质。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一篇文章只有通过多层次多形式多样的读,才能让学生入情入境,也只有入情入境的读,才能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课文。激起情感共鸣,真正有所感悟。

1、给学生默读的时间。学生在默读的过程中,深层次的走进文本,形成自己对文本的感悟理解。首先让学生先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谈一谈自己读文后的感受,然后围绕“课文中的老汉哪些地方让你感动”默读课文,画出描写老汉的有关语句,在旁边做简单的批注,之后与同学交流,谈一谈让自己感动的原因,然后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表现出自己的感动,从而升华对老汉的理解和认识。

学生的理解和感悟多是在默读的思考体会中所得。

2、引导学生个性化的读。例如“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学生分别从“他不说话”“他像一座山”等不同方面去理解,进而读出个性。还有课文中的两个“吼”字的不同理解,第一个“吼”字,学生读出生气,读出批评,读出命令,读出威严,读出不容争辩,等等。第二个“吼”字学生读出了老汉对儿子的“爱”,读出他的急。

让学生理解后在读中感悟,即使是同一个字,在不同的环境中也表达着不同的意思。读是实践,又是训练,既有理解,又有体验,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学到了很多。

但回想其中,不足之处也不少。

1、这篇课文,处处充满着人性的美。文章是以老汉的妻子来祭奠丈夫和儿子结尾。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没有掌握好时间就仓促下课,如果我在凄婉的《再见警察》的曲调中读出结尾。

然后让学生写出面对此情此景你想说什么?学生的情绪会被最大程度地调动起来,会使情感再一次得到了升华。究其原因是对文本的解读不到位,教师要想把一篇文章教好,首先是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教师解读文本的程度越深,领悟文本的涵义就越透彻,对课堂的驾驭能力就越强。

这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2、在教学中虽然力求让学生通过读来感悟课文,但是在课堂上对语言文字的挖掘多了一些,让学生体会读少了一些;教师的点拨多了一些,学生的自悟少了一些。如果教师的讲解少一些,那么就可以给学生多一些时间进行读写训练。可见,教师还是放不开,不能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既会让教师感到很累,也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而要想做到以学生为本,就必须先深刻解读文本,根据文本,结合学生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总之,备好课是讲好课的根本,自己的想法很多,不足也很多,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与老师们共同**。

五年级语文教案 五年级语文师恩难忘教学反思二

言意互转情动辞发。师恩难忘 教学谈。本文的作者刘绍棠先生一生经历过一次大的起落,作为一名享誉乡里的 神童 他的童年就是在光环中度过的。可是,后,虽然没有像仲永那样 泯然众人矣 但仍逃脱不了神童带给他的副产品 骄气,给他的伤害。他的一意孤行狂放不羁直接导致他被打成 右派 回乡反思一去就是20年。很多人...

五年级语文教案 《猴王出世》教学设计和反思

五年级语文教案。1 教材分析 本节课讲授的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最后一课,这一单元以 中国。古典名著 为专题,安排了两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两篇精读课文是根据 史记 和 三国演义 改写的现代文,而两篇略读课文分别是根据 水浒传 选编的 景阳冈 和选自 西游记 第一回的 猴王出世 两篇略读课...

2019 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作文教学反思 优秀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 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以下是有关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作文教学反思,一起看看吧。当孩子们满怀信心的把他们的作文本交上来的时候,我看着他们一双双纯洁的眼睛,总想给每个孩子的作文给予最恰如其分的评价。一个教师的作文评语如果给得好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