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语文试题 含答案

发布 2023-03-13 05:06:28 阅读 6919

七年级第一单元语文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汉字积累——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b)(3分)

a.酝酿(liánɡ) 瞭亮咄咄逼人(duō) 盛气凌人。

b.发髻(jì) 水藻淅淅沥沥(xī) 呼朋引伴。

c.粗犷(kuànɡ) 抖擞蓝汪汪(lán) 迫不急待。

d.着落(zháo) 骄媚欣欣然(xīn) 花枝招展。

解析】a.酿(niànɡ )瞭—嘹;c.犷(ɡuǎnɡ),急—及;d.着zhuó,骄—娇。

2.词语积累——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d)(3分)

a.挑着花篮灯的姑娘们,打扮得花枝招展、艳丽俊俏。

b.下雪了,孩子们呼朋引伴,玩起了打雪仗。

c.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咄逼人。

d.他对自己已取得的那些成就总是津津有味。

解析】d.津津有味:形容趣味浓厚或有滋味的样子。用在此处与语境不符。

3.文化积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d)(3分)

a.朱自清的《春》是一篇精美的散文,所描写的景物充盈着生命的灵气。

b.老舍的散文《济南的冬天》为我们深情地描绘出一个温暖如春、秀丽如画、天明水净的蓝水晶般的世界。

c.《雨的四季》是当代著名诗人刘湛秋的一篇优美散文,表达了作者对雨的爱恋和对生活的热爱。

d.《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作者是唐朝诗人杜甫,他晚年自号“香山居士”。

解析】d.作者应为“李白”,自号“青莲居士”。

4.(2018·遵义模拟)语言运用——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d)(3分)

a.2024年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吸引了阿里巴巴、惠普、华为、戴尔……等众多国内外知名品牌前来参展。

b.手机究竟是什么时候掉的?掉哪了?他一点都不记得了。

c.“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功夫,有的是希望。

d.***虽然已经年近四十,但从外表看上去只有三十一二岁的样子。

5.语言运用——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d)(3分)

a.我国首架大型民用飞机c919第一次首飞成功,国人欢呼雀跃。

b.能否有效预防校园欺凌,关键在于相关部门主动关心未成年人。

c.《朗读者》栏目精心挑选经典美文,意在达到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

d.读书不仅能够使人远离纷扰的环境,保持内心沉静,而且可以使人感受世界,体悟人生,获得启迪。

解析】a项语义重复,“首飞”是“第一次飞”的意思,与前边的“第一次”表意重复,应删去“第一次”;b项两面对一面,可在“相关部门”后面加“是否”。c项成分残缺,缺少宾语,可在“教育人”后面加上“的目的”;d项没有语病。故答案选d。

6.语言运用——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c)(3分)

a.甲:“我有两张球票,请你看球赛,好吗?”

乙:“没空,别找我。”

b.甲:“你的书法真棒,全校第一。”

乙:“你知道我付出了多大的代价,我是天天练的呀,不得第一才怪!”

c.甲:“谢谢你给我让座!”

乙:“不客气,帮助老人是我应该做的。”

d.甲:“大夫,我要出院了,谢谢你在我住院期间对我悉心照顾和**。”

乙:“不客气,请走好,欢迎再来!”

7.句子积累——默写句子。(12分)

1)《观沧海》中借日月来抒发作者志向的名句是:__日月之行__,若出其中__。

2)《次北固山下》写乡愁的名句是:__乡书何处达__?归雁洛阳边__。

3)《次北固山下》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的句子是:__海日生残夜__,江春入旧年__。

4)朱自清《春》:山朗润起来了,__水涨起来了__,太阳的脸红起来了__。

5)默写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_杨花落尽子规啼__,闻道龙标过五溪__。

_我寄愁心与明月__,随君直到夜郎西__。

二、阅读(50分)

一)《春》选段(14分)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

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他们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

“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__刚落地的娃娃__,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他生长着。

春天像__小姑娘__,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__健壮的青年__,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8.根据课文内容补全文章空白处,并明确这三处依次突出了春天__新__、美__、力__的特点。(各用一个字填空)(3分)

9.“吹面不寒杨柳风”,这句话中的“杨柳风”指什么?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3分)

_杨柳风,吹动杨柳的风,指春风。意思是:春风吹到脸上不觉得寒冷,很温暖。__

10.结合语境,体会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2分)

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

逼:__突出了雨水冲洗后小草青而闪亮的特点,准确地描绘出在春雨的滋润下,万物充满生机的景象。__

11.以上语段生动细致地描绘了春天的动人画面,请给①②③段各加上一个小标题。(3分)

__春风图__ 春雨图__ 迎春图__

12.作者描写雨中的乡村、行人和农民,有什么作用?(3分)

_这是侧面描写,烘托了春雨中安静祥和的氛围。

二)春天的心跳(17分)

包利民。当淡淡的东风还带着浅浅的寒意,当寂寂的心房渗进暖暖的阳光,春天清新的身影走入欣欣的绿色。

一朵花儿绽放了所有的希望,一片青草葱茏了落寞的眼睛,一弯流水映亮了黯淡的天空。春天,就这样莅临了无痕的心境。

久久酝酿的激情开始发芽拔节,慢慢积蓄的渴望已经如潮泛滥,最美的季节缓缓拉开了帷幕,春天,无处不书写着一个崭新的开始。

那份豪情在漫天响彻的鸽哨里,那份欣喜在欢快舞蹈的绿叶之间。我在无边的感动之中,温柔地采撷春天带来的每一份美好。

喷涌的热情为生命准备好盛夏的汗水,殷殷的渴盼终会化成金秋累累的果实。在这样一个苏醒的时刻,所有梦想的背影都清晰可见。

春天的心跳惊飞了所有严冬的噩梦,让生命随之汹涌澎湃。用心收藏每一声真实的心跳,变成心底闪烁的灯光,照亮未知的前路。就算坎坷泥泞,就算飘雨飞雪,心中自会天蓝草碧,自会柳绿花红。

走进春天的心跳,不惊起一丝尘埃。那是坚冰在悄悄地解冻,那是白雪在轻轻地融化,那是细雨在温柔地洒落。

走进春天的心跳,背起沉重的行囊。那是声声梦想的召唤,那是铮铮鸣彻的鼙鼓!

13.散文贵在“形散而神不散”,本文的“神”(即中心思想)是什么?(3分)

_本文的“神”是“春天的心跳”,即文章以“春天的心跳”为线索,热情地歌颂了春天的激情与渴望,表达了一种蓬勃向上的生命豪情。__

14.本文以“春天的心跳”为题妙在何处?(3分)

_本文标题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春天人格化,生动地表现出了清新、无痕的春天拥有澎湃的生命力的特点。__

15.阅读第④段中的画线句,说说加点词“每一份美好”的具体内容。(3分)

_示例:“每一份美好”指希望、激情、豪情、欣喜、渴盼等。__

16.第⑦⑧两段结构相似,在表达主题的作用方面也一样吗?为什么?(4分)

_示例:不一样,第⑦段只写出了春的特点;第⑧段则写到“梦想”,起到画龙点睛、深化主题的作用。__

17.第⑥段说“收藏每一声真实的心跳”“就算坎坷泥泞,就算飘雨飞雪,心中自会天蓝草碧,自会柳绿花红”。对此,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4分)

_略。(围绕“只要心中充满希望,即使道路再坎坷也能信心百倍地迎接挑战”作答即可)__

三)(2017·邵阳)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3分)

材料一***总理主持召开经济座谈会期间表示:“现在很多人,到什么地方先问‘有没有wifi’,就是因为我们的流量费太高了!”他对有关部门负责人说,可以研究如何把流量费降下来,“薄利多销”,在网络上引发了如潮点赞。

在某种程度上,***总理是在代表千千万万的网民发声,是在为面临网络服务质量不佳与资费过高的用户“维权”。***总理敦促“提网速降网费”,不仅关系到普通用户的体验与感受,更可能影响“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进程与谁能抢得有关领域的制高点。

材料二如今,手机款式不断翻新,功能不断增多。中国城市学生几乎人手一机。农村学生使用手机也逐渐多了起来,一年前只有10%,现在已达到40%以上。

手机进校园,不仅浪费了学生许多学习的宝贵时间,影响听课效率,容易滋生事端,学风涣散,还严重败坏考风,各种事故防不胜防。目前美国大部分学校不允许学生使用手机;意大利2024年起就在全国范围内禁止学生在教室使用手机,芬兰禁止无线通讯公司直接向青少年推销手机入网等移动通信服务,否则将被处以10万欧元的罚款;2024年1月,日本文部科学省要求禁止学生携带手机上学,并要求制定高中学生“禁止学生在校内使用手机”等规定;同年8月,印度教育**委员会要求中学将手机禁用范围从教室扩展至整个校园;2024年10月9日,法国参院通过法案,在幼儿园、小学和中学,禁止学生使用手机。在中国,中学生能否带手机进校园,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相关规定。

材料三中国中小学生网络使用情况统计图表。

18.根据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c)(3分)

a.材料一的主要内容是:总理敦促网络提速降费。

b.国内外都认为,手机进校园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会带来不利的影响。

c.手机的使用如此普遍,说明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之快,国民经济越来越活跃。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学期语文第一单元检测试卷

初中语文试卷。灿若寒星整理制作。阳江市2015 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检测试卷。一 基础知识及其运用 21分 l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 敏 感并蒂徘 徊不可抗拒 m 浴 d o 告憔cu喜出w ng 外。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 内疚匿笑形...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从那以后,我一天天长大起来,踏上社会,生命之舟驶进了生活的大海。但我却记住了这一个地平线,没有在生活中沉沦下来,虽然时有艰苦 寂寞。命运和理想是地和天的平行,但又总有相接的时候。那个高度融合统一的很亮的灰白的线,总是在前面吸引着你。永远去追求地平线,去解这个谜,人生就充满了新鲜 乐趣 奋斗和无穷无尽...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试卷

七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检测题。班级姓名学号得分 一 知识积累。2 分 1.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分 a.痴想 ch 隐秘 m 凝成 n ng 枯干 k 沉淀 di n b.啜泣 zhu 耸立 s ng 颤抖 zh n 仙露琼浆 qi ng c.陡峭 t 卑微 b i 收敛 ji n 宽恕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