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式的乘除 一 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七年级数学教案

发布 2023-03-12 14:49:28 阅读 4125

第一章整式的乘除。

回顾与思考(第1课时)

课时安排说明:

回顾与思考》共分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复习整式的乘除法法则,幂的运算、简单的整式乘除法练习;第二课时,主要内容是灵活运用乘法公式,稍复杂的整式乘除法及综合应用。

一、 学生起点分析:

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学生在这一章中了解了整数指数幂的意义和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经历了探索整式乘除法法则的过程,理解了整式乘除的算理,运用这些知识解决了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但这一章的运算法则较多,公式也容易混淆,而且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缺乏整体认知,还没形成体系。

学生活动经验基础:在学习整式乘除法的过程中,学生经历了许多数学活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学生有条理的思考和表达能力还比较薄弱,缺乏综合运用知识解决较复杂问题的经验,需要进一步发展观察、归纳、类比、概括等能力,发展有条理的思考及语言表达能力。

二、 教学任务分析。

代数是一门具有丰富内容并且与现实世界、学生生活、其他学科联系十分密切的学科,同时代数也是一门基础的数学学科,它为数学本身和其他学科的研究提供了语言、方法和手段,它的符号表示手段,深刻的揭示了存在于一类实际问题中的共性,有助于人们对现实世界的认识;它的运用代数式、**、图像等多种表示的方法,为数学交流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它的模型化方法、表示的思想、方程的思想、函数的思想以及推理的方法也为数学本身和其他学科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教科书根据整式乘除的知识体系特征和学生的认知基础,提出了复习课的具体学习任务:梳理全章内容,建立知识体系;熟练运用幂的运算法则、整式乘除法进行运算;综合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稍复杂的问题,这是近期目标。整式的乘除内容从属于“数与式”这一数学学习领域,远期目标是“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推理、想象等探索过程,发展学生的符号感和应用意识,提高应用代数意识及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与技能:梳理全章内容,建立知识体系;熟练运用幂的运算法则、整式乘除法进行运算。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推理、想象等探索过程,发展学生的符号感和应用意识,提高应用代数意识及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与态度:在数学活动中发展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和数学表达能力,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三、 教学过程设计。

本节课按知识点分类设计了六个教学环节:自我展示、知识串联、同场竞技、拓展延伸、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第一环节:自我展示。

活动内容: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预习作业:本章知识框架图,并进行说明。

活动目的:让学生亲自经历知识梳理的过程,感受幂的运算与整式的乘除法之间的关系,更好地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活动注意事项:不同学生的知识结构图可能在各个知识点间的联系、书写详略程度上存在差异,教学时教师可以在课前选取有代表性的框架图进行全班展示,注意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框架建立的过程。在学生展示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呈现一个比较简单明了的知识框架图:

第二环节:知识串联。

活动内容:将本章学过的所有法则及公式快速加以复习,同时让学生回答出法则及公式中的注意事项。

活动目的: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各种运算法则,类比纠正学生在认识上模糊的地方,为下面的练习做好准备。

活动注意事项:在学生串联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学生是否存在法则的混淆,是否能较好的区别法则,是否理解法则的文字叙述和符号表示等,对学生存在的困惑可以适当的举例讲解。

第三环节:同场竞技

活动内容:1、快速判断以下各题是否正确。

2、计算。3、如图,一块直径为a+b的圆形钢板,从中挖去直径分别为a与b的两个圆,求剩下的钢板的面积。

活动目的:设计活动1是通过纠错练习,评价学生准确的辨析幂的运算公式中易混淆的知识点的能力,同时巩固学生对幂的运算公式的理解,活动是为了进一步熟练各种乘除计算。

活动注意事项:本环节的内容较为基础,课堂实施可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如师生问答、学生抢答、小组竞赛等方式,并且在学生做出解答后及时给与评价,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第四环节:拓展延伸

活动内容:

1、开动脑筋:在一次数学兴趣活动中,同学们做了一个找朋友的游戏,游戏规定:所持算式相等的两个人是朋友,有五个同学a,b,c,d,e所持纸牌前面分别写有五个算式:

5a×7b , 5c×7d, 5×7 ,(a-1) (d-1) ,b-1) (c-1).主持人宣布a,b,c两两是朋友,请大家猜一猜d,e是否是朋友。

2、层层递进:

3、活学活用:

活动目的:这些问题比较有挑战性、趣味性,目的是让学生综合、灵活的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是掌握基础知识后的巩固和提高。

活动注意事项: 本环节题目难度有所提高,可分层次作答。在教学时,要关注学生是否灵活运用法则解决问题,是否能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解题思路,同时注意点拨,引导学生积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第五环节:课堂小结。

活动内容:畅谈这节课的收获和体会。

活动目的:让学生通过畅谈自己的收获的体会,巩固所学知识,感受数学思想、方法。

活动注意事项:本节课是复习课,在形成知识体系和解答综合性题目的过程中学生肯定有不少收获和感想,在小结时让学生互相交流,加深对全章知识的理解和把握,还可以让学生说说困惑,结合相关习题进行点拨。

第六环节:布置作业。

1、基础作业:课本p33页复习题

2、拓展作业:给出下列算式: 3[',altimg':

w': 10', h': 15'}]1[',altimg':

w': 10', h': 15'}]8 =8×1;

5[',altimg': w': 10', h': 15'}]3[',altimg': w': 10', h': 15'}]16=8×2;

7[',altimg': w': 10', h': 15'}]5[',altimg': w': 10', h': 15'}]24=8×3;

9[',altimg': w': 10', h': 15'}]7[',altimg': w': 10', h': 15'}]32=8×4.

1)观察上面一系列式子,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2)用含n的式子表示出来(n为正整数).

3)计算 2011[',altimg': w': 10', h': 15'}]2009[',altimg': w': 10', h': 15此时n =

四、教学设计反思。

1.课前让学生独立完成全章知识结构图,使他们亲自经历知识梳理的过程,课上再交流、点拨,这样的教学过程使学生更好地感受幂的运算与整式的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2.本节课是复习课的第一课时,整体上以基础题目为主,在此基础上提供了少量综合性、灵活性较强的题目,最后的课后作业也分层来布置,这样就可以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融入到课堂,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快乐,找到学习的自信。

3.实际教学时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将复习课的上课形式设计得更加灵活多样,除了传统的师生问答,还可以采用分组竞赛、必答抢答等方式,让学生在活泼又不失紧张的学习氛围中快乐的学习。

教学设计与反思

基本信息。课题九年级上册第19课美国南北战争。作者及工作单位新丰三中曾秀媚。教材分析。本课属于九年级上册第三学习主题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中的重要一课,讲述了美国领土的扩张和美国南北战争两个问题,这也是反映美国资本主义巩固和发展的两个重要问题。美国领土的扩张一目为阅读课文,课标 未作要求。两种经济...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标 1 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2 发挥想象,初步理解寓意。教学重难点 发挥想象,初步理解寓意。教学程序 一 复习导入1 同学们,咱们一起来背诵识字四里的成语,好吗?2 识字四里有一个成语叫坐井观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成语故事。教师板书课题 坐井观天学生齐读课题。二 初读课文1 ...

《色彩的和谐》教学设计与反思

1 可先欣赏教材上的以及所收集到的 资料 注意和谐色的渐变效果 2 也可以让学生看看教材上的 知识窗 了解和谐色的渐变知识。3 动画片 狮子王 片断,学生体验并试着用语言表达自己对片中形与色的感受,以及对真 善 美的认识。设计意图 成功的导入可以起到先声夺人的作用。根据本课的特点和学生年龄的特点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