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七年级 下 期中测试卷

发布 2023-03-10 20:40:28 阅读 7931

语文版七年级下学期半期测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 字词积累——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8分)

周末,我和朋友们一起去游绥阳双门峡,乡间的小道上,轻(sī) 微微地吹拂着,大家欢快的欣赏着这儿的山水、草树、花鸟,粼粼如(hú) 纹的湖面上还有小鸟在(jùn逸地横掠,树林里有许多奇(jùe) 的树种,真是一幅(jùan) 妙的图画呀!!可天公偏偏不作美,不一会儿下起了(pāng) 沱大雨(è)止了我们前行,尽管有些遗憾,但该地方还是让大家流连忘返,心中并未感到(jǔ) 丧。

2. 句子积累——默写句子。(6分)

①《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②《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③《雁门太守行》赞扬将士们不惜牺牲生命、誓死报国的决心的句子是。

④《天净沙。秋思》直抒胸臆,表达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

《爱莲说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海燕》:嫩蓝的春天,几支木杆,几痕细线连于干与干之间那便是燕子。

3. 篇段积累——默写《登幽州台歌》。(4分)

4. 文化积累——阅读下面的文段填空。(4分)

忽见徐庶拍马而回。玄德曰:“元直复回,莫非无去意乎?

”遂欣然拍马向前迎问曰:“先生此回,必有主意。”庶勒马谓玄德曰:

“某因心绪如麻,忘却一语:此间有一奇士,只在襄阳城外二十里隆中。使君何不求之?

”(三国演义》第三十六回)

上文中的“奇士”指的是哪个人物。

请写出有关该“奇士”的一个故事。

请用简洁的语言评价该“奇士。

5. 语言运用——在下面句子中的空格处,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4分)

雅安**中李永刚的事迹告诉我们当你抱着侥幸等待你很可能受到命运的虐待当你抱着危机谋划,机遇就不会从你身边走远

6.语言运用——提取下面句子的主要信息。(4分)

2024年8月2日,由国家体育总局田径管理中心主办,以培养未来奥运选手为目的,在青海省多巴国家高原训练基地举行的第四届“李宁杯”田径耐力项目高原地区对抗赛中,来自遵义的体育小将严伟经过努力拼搏,以20分1秒及27分36秒的优异成绩获得了甲组越野6公里和越野8公里的双料冠军。

二、阅读(50分)

一)我长大了(12分)

小的时候想长大,于是盼着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

终于考进了心目中理想的中学。带着一份喜悦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进中学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成为中学生并不代表你成为大人。”

于是,我继续等着“长大”的到来。

在脸上发现了第一颗青春痘,带着一份期盼对父母说:“爸、妈,长大了,我有青春痘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青春痘并不证明你长大。”

渐渐,“长大”在繁忙的学业中也被淡忘。

后来,搬了家。家与车站有一段很长的路,于是邻家的孩子总是用自己的自行车捎我一段。

那是一个阴雨蒙蒙的清晨.雾气很重,路上很滑。一不小心,邻家孩子的自行车撞倒了人,我被重重地摔在地上。没有等我反应过来,邻家的孩子已扶起自行车逃之夭夭。

我终于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这样的事才是走了为好,但是,当我要起步时,却发现被撞的是位瘦小的老太太。许多人围了过来。我有些惭愧,于是,我低着头帮老太太拾起散落在地上的菜。

突然在人群中我竟发现了父亲那深邃的目光。我开始害怕,今天闯这样的祸,回去会怎样呢?

我把老太太送回家,才发现她的儿女并不孝。老太太丝毫没有责备我的意思,她只是说她很寂寞。于是,我说,我会常常去看她。

我并不想敷衍她,我决定这么做。然而,我不知道如何面对父母。

小心翼翼地回到家,准备先做“乖宝宝”,然后再坦白交代,想来会少些责骂。

晚饭桌上,气氛并不如想象的恶劣,而且桌上也多了几样我爱吃的小菜。

吃饭时,我小心地边吃边看着父亲。父亲很和蔼,不时夹菜给我。我等待着父亲的训斥,而父亲却只是询问了老婆婆的情况,嘱咐我一定要多陪陪老婆婆。

依然记得那天父母在睡前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的话:“孩子,你懂得了什么叫责任。”我终于感觉到父母承认了我的长大;我也终于明白,长大并不像考上中学那么容易,也不像长青春痘那么简单。

长大,意味着承担责任。

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

7.第一段“小时候想长大”中“想长大”的具体内容是什么?(3分)

答: 8.文中画线句子是什么描写方法?作用是什么?(3分)

答: 9.为什么文中“撞人”和“吃晚饭”详写,而照顾老奶奶却略写呢? (3分)

答: 10.“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答: 二)人工造林有学问(12分)

1)森林是有利于环境的,它可以吸收来自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可以净化空气,并降低温度,减轻温室效应。比如,每公顷森林可以年吸收灰尘330~900吨,是很好的“空气过滤器”;每公顷森林放出的氧气可供900多人呼吸,是最好的天然“氧吧”;森林还有冬暖夏凉的特点,夏季日平均气温低2℃左右,冬季日平均气温高2℃左右。

2)目前我国森林面积居世界第5位,人均森林面积居世界第119位,森林总蓄积量占世界第8位。我国是世界上人均森林蓄积量最低的国家之一,人均森林蓄积量仅为8.6立方米。因此,我们要大力提倡人工造林。

但是,如果植树造林不讲究科学的方法,就有可能对环境造成不利的影响,甚至破坏生态环境。那么怎样才能科学地进行人工造林呢?

3)首先,必须考虑的条件就是水分、温度、风速、土壤等。如何判断森林能够生长,最好的办法是观察自然界中的植被分布。如草原上鲜有大面积的森林,这里就不适合造林。

我们应当采取“蚂蚁啃骨头”的办法,先在那些能够成活森林的地方造林,如北方山地先造沟谷和阴坡,保证成活率。这样,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不适当的地方造林,其实是“南辕北辙”,花再多的金钱也是浪费。

4)第二,造林的物种要适合本地的生态。在中国的四大沙地(科尔沁、毛乌素、浑善达克、呼伦贝尔)里,杨树的适应力远不如本地的榆树,显然在那里造林,适宜的树种是榆树而非杨树,可目前的做法背道而驰。因此,“年年造林年年不见林”。

5)第三,自然界有其规律性,所以造林的密度要符合当地的生态条件。如在浑善达克沙地,自然选择的榆树密度是每平方米3-5棵,而人工造林的密度是30-50棵,水分根本无法支持。造林设计应当向自然界学习,而不能“闭门造车”。

6)第四,人工造林要多物种配合,而不能只发展单个物种的纯林,后者极容易遭受病虫害袭击,还会造成“绿色荒漠”。

7)第五,有条件的地方要选择种子造林。种子繁殖虽然开始见效慢,但是,一旦成熟,能够自我更新,这种生态恢复是最彻底的。

8)第六,人工造林不要将目光仅仅盯在那些所谓的速生树种上,一些贵重木材的慢生树种,无论经济价值还是生态价值、景观价值都远远超过那些速生树种。随着各国对天然林的保护,贵重木材的市场需求也越来越紧张,提前设计并种植慢生贵重树种可以“防患于未然”。

9)了解了森林的作用,懂得了科学的植树造林的方法,就能增进我们的绿色意识。去精心地爱护和培育我们的森林母亲吧!

1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说明的主要内容。(3分)

答: 12.选文第(2)段中加点的词“可能”能否去掉?为什么? (3分)

答。13、选文第(5)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3分)答。

语文版 七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

一 基础知识 26分 1.下列加下划线字注意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冗长r ng不辍chu 发窘ji ng聊叙li ob.恐吓h 山岚l n炫耀xu n隧道su c.陶冶y 蓑衣su 虐杀n 瑟缩s d.附和h 泼辣p 执著zhu 哽咽y 2.在横线上按指定音节填字组词 4分 言简意g i 戏nu...

语文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

常宁八中2010年上期期中测试七年级语文问卷。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 一 选择题 12分 1 用行楷将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抄写在下面的方格中。2分 2 选出下面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2分 a 丰腴 y 慷慨 k i 引吭 h ng 筹办 ch u b 对峙 zh 剽悍 pi o 猥鄙...

七年级下期中测试卷

一 积累与运用 共37分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人迹罕 至浊 流亘 古炽 痛。人声d ng 沸j 躬尽cu 无xi 及此。2.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加以改正。2分 一返既往 妇儒皆知 锋芒必露 义愤填膺 3.诗文默写 15分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忧郁的日里需要镇静 万里赴戎机当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