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地球的运动测试卷

发布 2023-03-08 10:16:28 阅读 2229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热点考点聚焦。

命题方向。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四季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范围的特点,与此有关的活动安排、合理安排农业生产、规划重大工程,既是社会热点,又是命题热点。太阳光照图与经纬网联系考查题较多。

考点主要有:地球自转特点及昼夜更替,地球公转的特点及昼夜长短、四季变化、地球上五带。

例1】(2003·淄博)某人面北而立,左为东半球,右为西半球,前为热带地区,后为温带地区,其位置是( )

分析:此题主要考察半球划分、五带划分及经纬网有关知识。东西半球界线为20°w、160°e,面北而立,左为东半球,右为西半球,则经度为160°e,排除b、c。

前为热带,后为温带可断定经度为23.5°s,排除a,答案为d。

答案:d此题联系实际、结合图考察半球及五带界线。

例2】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转动的中心相同。

b.自转产生昼夜长短的变化,公转产生昼夜交替的变化。

c.转动的方向相同,都是自西向东。

d.自转和公转分开单独进行。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自转和公转的特点及产生的现象。自转和公转的特点及产生的现象对比如下:

自转是地球围绕地轴的运动,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为一天。自转导致昼夜交替现象。

公转是地球围绕太阳的运动,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为一年,公转导致昼夜长短发生变化和季节的变化。

地球的运动是一种复合运动,自转和公转同时。

答案:c金钥匙:通过解答本题能够使学生掌握地球运动种类、各自特点和由此产生的地理意义。

典型例题剖解。

例1】 将地球自转和公转所产生的地理现象用直线连接起来。

a.昼夜交替。

地球自转b.昼夜长短的变化。

地球公转c.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d.四季变化。

剖析: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

地球是个不透明的、不发光的球体,因此,被阳光照亮的半球是白昼,未被太阳照亮的。

半球是黑夜,由此产生了昼夜之分;地球自转,昼夜交替产生;地球自**西向东还会使人们。

视觉上出现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现象。

地球公转时,由于地轴和公转的轨道平面保持66.5°的夹角,使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

化,不同位置获得的太阳光热的多少不同,昼夜长短不断发生变化,从而出现季节的变化。

因此,与自转相关的是昼夜交替和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与公转相关的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

更替。答案:①—ac ②—bd

金钥匙:通过本题的解答,使学生牢固的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所产生的地理意义。

例2】 我国某地有一口井,每年只有1天有太阳直射井底的现象,该地的纬度和该日期。

正确的是( )

a.23.5°s冬至日 b.23.5°n夏至日 c.23.5°n冬至日 d. 23.5°s夏至日。

剖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有:有一次直射现象的纬线的纬度数及其对应的节气和该地点所在的半球。

井底有阳光直射现象,而且只有一次,那么这口井一定在南回归线或北回归线上,即在23.5°s或23.5°n,而其它在23.

5°n~23.5°s之间的范网内,应该有两次直射现象。

答案:b金钥匙:我国地处北半球,太阳直射一次的现象的地理纬度为23.5°n,这一天正值我国的夏至日。[**:中。考。资。源。网]

创新例题点拨。

例1】我国南极考察队由上海出发到我国的南极考察站——中山站(69°s,76°e),途经地球五带中的个。

a.5个 b.4个 c.3个d.2个。

点拨:此题主要考查南极中心站的位置、五带的划分与分布。上海处在北温带,中山站处在南寒带;从上海向南到中山站依次经过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内寒带,共经过了4个温度带。

答案:b例2】读“地球上的五带”图(如图1.2-7),回答: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五带的名称:

abe2)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的是用字母表示)

3)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d和用字母来表示)

4)在气候上四季变化比较明显的是和用字母表示)

5)夏至日时,有极昼现象的是有极夜现象的是用字母表示)

6)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是 ,d和b的分界线是 。

点拨:观察五带图,掌握五带名称、五带的分界和各温度带的特点。

由五带范围分布图可知: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为热带;回归线和极圈之间的地区为温带;极圈到极点之间的地区为寒带。阳光直射情况:

热带地区有太阳直射(两次),寒带地区有极昼极夜现象,温带地区在一年中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既无太阳直射、也无极昼极夜现象。回归线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极圈是温带和寒带的分界线。

答案:(1)热带北温带南极带(2)a (3)e (4)b c(5)de (6)回归线或南北纬23.5°纬线;北极圈(或66.5°n纬线)

例3】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如图1.2-8),回答:

1)当地球公转至a点时,北半球得到的太阳光热量最当地球公转至c点时,北半球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当地球公转到b、d点时,全球昼夜。

2)若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夹角为60°时,则太阳直射的最北界线变为如地轴与公转轨道平面的夹角为90°,同一地区还有没有四季变化有没有昼夜交替。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公转在不同位置得到太阳热量多少和昼夜长短变化。当太阳公转至a点时,是冬至日,北半球得到的太阳光热最少;当公转到c点时为夏至日,北半球正午太阳最高;当太阳公转至b、d时,全球昼夜平分。

若地轴与公转轨道面的夹角为60°时,则太阳直射的最北界线变为30°n;若地轴与公转轨道平面的夹角为90°,同一地区没有四季变化。昼夜交替是由于地球的自转运动生产,跟地轴与公转轨道平面的夹角没有关系。

答案:(1)少高平分或等长 (2)30°n 无有。

学用方法指导。

1.学习地理要善于抓住比较、抓联系。请看下表。

表一。表二。

二分二至日是我国特有的节气,是我国黄河流域人民总结形成的,因此主要指北半球季节变化。尽管南北半球季节变化相反,只要提到夏至日,日期可认为是6月21日或22日,全球日期是统一的。

2.太阳直射点为什么总是在南北纬23.5°之间来回移动?

这是由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面的夹角决定的。此夹角为66.5°,则南北回归线即太阳直射点最南和最北界线为南纬23.

5°和北纬23.5°,南北极圈的纬度为66.5°,回归线和极圈的度数和为90°。

若夹角为60°,则南北回归线的度数为90°-60°=30°,南北极圈的纬度数为60°,与夹角度数相同。南北极圈的纬度为90°,即太阳总是直射0°纬线,南北回归线就不存在,南北极圈也不存在,这样地球上同一地区每天获得的太阳热量就没有什么大的变化,也就没有了四季的变化。

学习效果评估。

一、选择题。

1.因地球自转产生的自然现象是( )

a.昼夜长短变化b.昼夜交替[**:中。考。资。源。网]

c.四季的划分d.各地热量的差异。

2.每年冬至日阳光直射。

a.北回归线b.赤道c.南回归线d.40°n

3.我国科学家去南极进行科学考察时,我国正处在四季中是( )

a.冬季b.秋季c.夏季d.春季。

4.“五一”这一天( )

a.北京昼夜等长b.中国南极长城站(62°s,57°w)没有黑夜。

c.伦敦(0°,51°n)昼长夜短 d.悉尼(151°e,33°s)昼长夜短。

5.当太阳直射23.5°n时,我们学校正处于( )

a.夏季b.秋季c.冬季d.春季。

6.根据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下面四个地区有阳光直射的地区是( )

a.热带b.北寒带 c.南寒带d.北温带。

7.地球上五带的划分依据是( )

a.纬度高低b.降水多少。

c.地形地势状况d.太阳热量在地球表面分布状况。

8.10月1日以后,太阳直射点逐渐接近的地方是( )

a.赤道b.北回归线c.南回归线 d.北极圈。

9.有关春分日时,我国各地学校昼夜情况是( )

a.我国各地所有学校昼夜等长b.南方比北方学校所在地昼长。

c.东部学校比西部学校所在地昼长 d.只有位于同纬度的学校昼夜等长。

10.一年内有两次太阳直射的地方位于( )

a.回归线上 b.赤道上c.极圈上d.本初子午线上。

11.产生四季的根本原因是地球公转时( )

a.沿着近似圆形的轨道运动b.保持自东向西的方向。

c.地轴始终倾斜于轨道平面d.地轴始终垂直于轨道平面。

12.太阳直射的最北界线是( )

七年级地理认识地球测试卷

广南县第二中学校2013年秋季学期十月末水平测试。七年级地理认识地球测试卷龙建珍。一 单项选择 每小题2分,共50分 1 关于地球形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正圆形球体 b 纺锤形球体 c 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d 规则球体。2 最先证明地球是球形的事件是 a 天圆地方学说b 天如斗笠,地如覆盆...

七年级地理地球的运动

地球的运动。第二节地球的运动南昌市二十八中张勤。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 使学生掌握地球自转的含义 方向和周期,理解地球上的昼夜交替现象 使学生掌握地球公转的含义 方向和周期,利用图或亲身体验比较分析二分二至时太阳照射情况的差异,说明四季的变化 利用图说明五带的界限,并举例说明各自特点。能力目标 使学生学...

七年级地理地球的运动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第一课时 自转和公转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含义 方向和周期,理解昼夜交替现象 四季的变化 2 使学生学会用地球仪和光源演示地球的自转并学会画一幅简单的地球公转示意图。3 使学生初步了解地球是不断运动的,地球上许多地理现象都同地球运动有关,从而对学生进行唯物主义和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