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春同步练习题

发布 2023-03-07 13:04:28 阅读 1085

《春》学案。

学习目标。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2、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优美的语言。

3、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

第一部分:预习导学。

1、熟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2、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酝酿()抖擞()嘹亮()应和().烘托()眨眼()清脆()黄晕().3、辨字组词:

眨()悄()晕()伴()贬()俏()荤()拌()4、解释词语,并选择其中三个写一句话:呼。朋。引。

伴。花。枝。招。

展。吹。面。不。

寒。杨。柳。风。

朗。润。酝。酿。

宛。转。

5、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坐着、趟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躺跑,捉几回迷藏。

b鸟儿将巢安要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翠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

c舒活舒活筋骨,抖搂抖搂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

d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6、《春》是一篇___体裁)作者___字___现代散文家他的散文,清醒而真挚,被称为,散文代表作有。

7、将文章结尾的三个排比比喻段工整地抄在下面方格内;并仿照这三段,以“秋天”为对象写三个句子。

第二部分:课堂练习。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热爱春天,憧憬未来的欣喜之情,并回答下列问题。

作者按照盼春、绘春、颂春的顺序描绘春天,在描绘中,依次描绘了五幅美丽的。

图画,分别是运用比喻,突出了春天的特征,抒发了作者的感情。

2、精美文段赏析: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1)在空白处填上课文的原句。

(2)“斜织”一词表现春雨的什么特点?

3)文中写了什么自然景物?各有什么特点?

4)解释下列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黄。晕。

烘。托。

静默。5)下列语句从不同角度写出了春雨特点,请用恰当的词语把春雨的特点概括出来,写在括号内:

a、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b、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

c、人家屋项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6)在这段文字中,除雨外,作者还写了人,有近有远,有静有动,请概括都写了有关人的什么场景?写这些场景的作用是什么?

7)语段中与“稀稀疏疏”相对应的词语是8)从远、近角度看,这段文字对景物描写的顺序是()

a、由远及近,有动有静b、由近及远,有动有静c、由近及远,有静有动。

9)“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使用了的修辞手法,分别形容雨丝a、闪光b、紧密c、细长。

3、品味语言:本文语言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仔细揣摸下列语句,找出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并说说它们有什么表达作用。

1)小草偷偷的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偷偷的”和“钻”这些词用的好,好在那里?)

2)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3)“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象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4)看,象牛毛,象花针,象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5)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三、拓展练习。

七年级语文春同步练习题

第16课 春 同步练习。学习目标。1 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从不同角度描写春天的写法2 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作用。3 体会作者对春天的热爱,赞美之情。第一课时作业。一积累与整合 中。考。资。源。网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应和 酝酿 朗润 黄晕 婉转2 体会下列加点词的作用。1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

七年级语文春同步练习题

春 检测与评价。评价表。项目基础题。综合题。评价结果表述形式分数 满分为60分 等第。评价方式自我评定自我评定教师或同学复核。检测题。基础题。1 给加粗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11分 1 风q ng qi oqi o 的,草软绵绵的 的。2 风里带来些新f n 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

七年级语文《春》练习题

春。一 把加点字的字音准确无误地拼写出来。1 抚摸 2 酝酿 3 嘹亮 4 薄烟 5 蓑 6 抖擞 二 选择 1 下面有误的是 a 赶趟 t ng 儿 b 笠 l c 黄晕 y n d 应和 h 三 画出下面错别字,并修改。a 嫩嫩的披蓑带笠抖擞。b 静默花枝招展晴朗缭亮。c 蔚蓝喜戏软绵绵稀疏。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