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章节知识要点。
第一章人的生活需要营养。
第一节食物的营养成分。
营养均衡是人体正常生长发育的基础,食品安全是身体健康的重要保证。四百四十。
一、有机物。
1、糖类。1)**:谷类和根茎类等;(2)组成:大多是淀粉,少量麦芽糖、葡萄糖等;(3)作用: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也是构成组织细胞的一种成分。
2、蛋白质。
1)**:瘦肉、鱼、蛋和豆类等;(2)组成:氨基酸。
3)作用: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生命调节等的物质基础,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3、脂肪(分为动物脂肪、植物脂肪)
1)**:蛋黄、花生、豆类和坚果类;(2)组成:甘油和脂肪酸。
3)作用:备用的能源物质,组织细胞的构成物质。
4、维生素。
1)绝大多数从食物中获取。植物性食物中不含维生素a,但蔬菜、瓜果中所含的胡萝卜素可以在人体肝脏内转化为维生素a。
2)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
3)缺乏症:
维生素a:夜盲症、干眼病、**干燥、脱屑;
维生素b1:神经炎、脚气病。
维生素c:坏血病。
维生素d:佝偻病、骨质疏松症。
5、**活动:维生素c的一个重要特性:能使紫色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二、无机物。
1、水:水参与人体各项生命活动,占体重的60%--70%
2、无机盐:(1)钙是牙齿、骨骼的重要成分(2)铁是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
3)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
三、其他。1、膳食纤维:称为“第七营养素”(粗粮、蔬菜、水果等),能促进胃肠的蠕动和排空。
2、脚气:即“足癣”,是因霉菌感染足部而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病,发生部位多在足趾缝。
脚气病:是因人体缺乏维生素b1而引起的一种疾病。
二者不可混为一谈。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
水、无机盐、维生素等小分子物质能够直接被人体吸收,而淀粉、脂肪和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都必须经过消化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消化和吸收由消化系统完成的。
一、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1、消化道是一条很长的管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
2、消化腺:可分为两类。
1)位于消化道外的大消化腺:如唾液腺(分泌唾液)、胰腺(分泌胰液)、和肝脏(分泌胆汁)
2)分布在消化道壁内的小腺体:如胃腺(分泌胃液)、肠腺(分泌肠液)
人体最大的消化腺:肝脏。
3、观察与思考:
1)胃:消化器官中最膨大部分,位于腹腔左上部。
2)肝脏:人体最大的消化腺,位于腹腔右上部。
3)小肠:盘绕在人体的腹腔内,消化器官中最长的部分,长约6米。
二、食物的消化。
1、食物在口腔内的消化。
1)**活动:
a:37℃接近于人的口腔温度,适于酶活性的正常发挥,是人体进行新陈代谢的最适宜温度。
b: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属于物理性消化,即淀粉本身的特性并没有改变,而唾液对淀粉的作用属于化学性消化,起决定作用。
c、 吃饭细嚼慢咽有利于食物与唾液充分混合,有利于口腔进行物理性消化,同时还可减轻胃肠负担。
2)消化:a:概念: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成小分子的过程。
b、消化方式:
物理性消化:通过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食物被磨碎并与唾液充分混合的过程。
化学性消化:消化酶将有机物分解成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唾液淀粉酶。
c、淀粉麦芽糖。
2、食物在胃中的消化。
1)胃的形状、特性:呈囊状,具有较大的伸展性。
2)作用:a:胃壁内有很多胃腺,胃腺可以分泌大量胃液。胃液呈强酸性,其中的胃蛋白酶对蛋白质具有初步消化的作用。
b、胃壁有发达的肌肉层,收缩时能引起胃的蠕动,可以研磨和搅拌食物,形成粥状的食糜,食糜分批被送入小肠。
3、食物在小肠中的消化。
1)消化器官:小肠。
2)消化液:肠液、胰液、胆汁。
3)演示实验:胆汁对脂肪的作用---乳化作用(属物理性消化)
意义:能将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增加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
4)小肠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a:适于消化的特点。
a)面积大:小肠壁的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皱襞上有许多小肠绒毛,使小肠的吸收面积可达200平方米以上。(b)小肠内含有肠液、胰液、胆汁等多种消化液。
b、适于吸收的特点。
a)面积大:小肠壁的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皱襞上有许多小肠绒毛,使小肠的吸收面积可达200平方米以上。(b)壁薄:
小肠绒毛的壁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而且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利于吸收营养物质。
4、淀粉、蛋白质、脂肪的消化过程。
酶酶。淀粉麦芽糖葡萄糖。
(口腔、小肠) (小肠)
胆汁酶。脂肪---脂肪微粒甘油 + 脂肪酸。
(小肠) (小肠)
酶。蛋白质氨基酸。
(小肠)三、营养物质的吸收。
1、概念: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
2、吸收器官:胃、小肠、大肠。
3、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的吸收示意图。
水水胃(少量)、小肠、大肠(少量)
无机盐无机盐胃(少量)、小肠、大肠(少量)
淀粉(糖类) 消化葡萄糖小肠。
蛋白质氨基酸小肠。
脂肪甘油和脂肪酸小肠。
维生素维生素小肠、大肠(部分)
第三节合理膳食与食品安全。
一、合理膳食。
1、“食物金字塔”:显示的是各类食物摄入量的比例关系,食物在塔中占的比例越大,就表示进矢量越多。
2、良好的饮食习惯与合理均衡的营养:
1)每日均衡地吃“食物金字塔”中的四类食物;
2)每日三餐,按时进餐;
3)每日早、晚三餐的能量摄入量比例分别占%左右。
二、食品安全—两个方面。
1、一是食品原料的成分和质量问题;二是食品在生产、加工、运输、储存、销售过程中认为改变其性质而产生的安全问题。
2、影响食品安全的几种因素。
1)食用含有毒素的食品;(2)食用被农药污染的粮食;(3)食用添加了色素、防腐剂、激素的食品;(4)吃发霉的食物;(5)不卫生的饮食习惯。
3、绿色食品:(a级、aa级标志)
第二章人的生活需要空气。
第一节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一、呼吸系统的组成。
1、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叫呼吸。呼吸由呼吸系统来完成。
2、观察与思考:呼吸系统示意图(注意咽、喉功能)
1)人的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
呼吸道: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组成: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咽是气体和食物的共同通道,喉是发生器官。
特点:都有骨或软骨(喉、器官以软骨)作支架,使气体通畅,其内表面覆盖着黏膜,黏膜内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作用:清洁、温暖、湿润气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肺:是最主要的呼吸器官。
位置: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
功能:最主要的呼吸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
特点:肺泡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数目很多,外面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壁和毛细血管的壁都很薄,各有一层上皮细胞组成。
(注:加强体育锻炼,可使参与呼吸的肺泡数目增多,肺泡数目不变)。
二、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1、呼吸运动:胸廓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从而完成吸气和呼气,这就是呼吸运动。
2、呼吸肌:肋间肌和膈肌。
3原理:吸气:肋间肌和膈肌收缩,胸骨、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膈向下移动(课本27页),胸腔体积增大,肺随之扩张,肺内气压低于大气压,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
呼气舒张向下、向内向上 , 减小, 回缩, 高于 ,肺内气体排出体外,完成呼气。
吸气:收缩扩大扩张下降入肺。
肋间肌、膈肌胸廓肺肺内气压气体。
呼气:舒张缩小回缩上升出肺。
4、意义:通过呼吸运动,肺实现了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使肺泡内的气体不断得到更新。
三、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1、气体交换的原理:气体的扩散作用。 即一种气体总是从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
2、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两个过程:
过程一: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1)原理:气体的扩散。
2)部位:肺泡与血液之间。
氧气。3)过程:肺泡血液。
二氧化碳。4)血液成分的变化: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在肺部)
过程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1)原理:气体的扩散。
2)部位: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
氧气。3)过程:血液组织细胞。
二氧化碳。4)血液成分的变化: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在组织处)
3、呼吸过程的四个环节。
1)肺与外界环境的之间气体交换;
2)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3)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4)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
外界呼吸道肺肺部的毛血液组织处的毛组织。
气体细血管网循环细血管网细胞。
肺与外界的 ⑵肺泡与血液之 ⑶气体在血液中 ⑷血液与组织。
气体交换间的气体交换的运输细胞间的气体交换。
实现:呼吸运动气体扩散心脏气体扩散。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复习纲要
七年级生物复习纲要 部分 一 人的生活需要营养。1 消化系统。2 营养物质 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 从食物中摄取的外源性的物质。包括 蛋白质 糖类 脂肪 维生素 水 无机盐。3 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1 淀粉的消化 从口腔开始。2 脂肪的消化 主要在小肠内。3 蛋白质的消化 从胃开始。4 营养...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复习纲要
七年级生物复习纲要 部分 一 人的生活需要营养。1 消化系统。2 营养物质 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 从食物中摄取的外源性的物质。包括 蛋白质 糖类 脂肪 维生素 水 无机盐。3 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1 淀粉的消化 从口腔开始。2 脂肪的消化 主要在小肠内。3 蛋白质的消化 从胃开始。4 营养...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下知识点
生物学七年级下。第一章人的生活需要营养。一 食物的营养成分。二 人体的消化和吸收。1 消化系统 消化道 口腔 咽 食道 胃 小肠 大肠 消化腺 唾液腺 胰腺 肝脏 胃腺 肠腺。2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三 膳食指南与食品安全。1 我国的膳食指南 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多吃蔬菜 水果和薯类 常 类 豆类及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