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科学第4章自测题

发布 2023-02-25 02:11:28 阅读 6820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不属于物质的特性的是(c)

a. 熔点 b. 沸点 c. 质量 d. 比热。

2.为了避免人体肩部受到伤害,专家建议人肩负的书包总质量不要超过人体质量的15%。根据建议,你估计中学生肩负的书包总质量通常不超过(b)

a. 9吨 b. 9千克。

c. 9克 d. 9毫克。

3.冬天,小明发现河水结冰了,但室外菜缸中的盐水却没有结冰,这是因为盐水比水的(b)

a. 凝固点高 b. 凝固点低。

c. 比热容大 d. 比热容小。

4.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的熔化图像。下列关于此图像信息的解读错误的是(a)

(第4题))

a. cd段时物质处于气态。

b. bc段时物质仍吸收热量。

c. 熔化过程共持续了6分钟。

d. 该物质是一种晶体,熔点为48℃

5.当晶体被加热时,其分子运动更加剧烈,分子间的束缚随之减弱,以致有的分子能较自由地“游动”,呈流动性,其宏观表现就是晶体的(c)

a. 升华 b. 凝华。

c. 熔化 d. 凝固。

6.下列关于分子动理论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a. 固体不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b. 水和酒精混合后体积变小,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 物体运动得越快,物体内部分子做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d. 用手很难拉断钢丝,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

7.下列关于“酒精温度计遇热读数上升”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c)

a. 分子质量增大 b. 分子体积增大。

c. 分子间隔变大 d. 分子个数增多。

8.在生产生活中,下列情况主要从密度的角度考虑的是(b)

a. 用塑料做炒锅的手柄。

b. 用塑料泡沫做表演场景中倒塌的“墙壁”

c. 用水给发动机冷却。

d. 用铜丝做导线。

解析】 a是利用塑料导热性能差,b利用塑料泡沫的密度小,c利用水的比热较大,d利用铜丝导电性能较好。

9.下列关于天平的使用的说法正确的是(c)

a. 称量过程中可以调节平衡螺母。

b. 潮湿的物体可以直接放在天平上称量。

c. 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最大称量。

d. 称量粉末状药品时只在左盘垫一张纸即可。

解析】 称量过程中不能再调节平衡螺母;潮湿的物体不能直接放在天平上称量,否则天平会锈蚀;称量粉末状药品时应在左、右盘各垫一张相同的纸,以减小误差。

10.下列不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是(d)

a. 红墨水在水中的扩散速度。

b. 糖在水里的溶解速度

c. 酒精的蒸发速度。

d. 酒精的沸点。

解析】 沸点是物质的特性,不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11.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先后加热初温、质量均相同的水和煤油,比较两种液体比热的大小,多次实验发现:要让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水需要的加热时间更长。下列关于该实验的操作及分析错误的是(c)

第11题)a. 水的比热比煤油大。

b. 加热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是为了水和煤油受热均匀。

c. 实验中可以不使用温度计,让水和煤油都沸腾后再比较加热时间。

d. 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若吸收相同热量后,煤油比水升高的温度多。

解析】 因水和煤油的沸点不同,沸腾时各自升高的温度不同,变量不唯一,比较加热时间无意义。

12.下列一些关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分析,错误的是(c)

a. 用冰袋给高热病人降温,原理是冰熔化要吸热。

b. 用压缩体积的方法可将石油气液化储存在钢罐里。

c. 水沸腾时壶口冒出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d. 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原因是樟脑丸发生了升华现象。

解析】 水沸腾时壶口冒出的“白气”是壶中喷出的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13.如图所示为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固态物质在相同热源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第13题)a. 甲、乙两种物质在熔化时吸热相等。

b. 甲、乙两种物质的熔点相同。

c. 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在固态时升高相同的温度,甲物质吸热较多。

d. 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在液态时升高相同的温度,甲物质吸热较多。

解析】 由于用相同热源加热,所以物质吸热多少可用加热时间多少来判断。由图可知,在熔化过程中,加热时间甲《乙,所以吸热甲《乙。在固态时,升高相同温度,甲曲线陡,加热时间甲《乙,所以甲吸热少。

在液态时,升高相同温度,加热时间甲》乙,所以甲吸热较多。

14.如图所示,烧杯内盛有适量水并用酒精灯加热(标准大气压下),甲试管盛有水,乙试管盛有酒精,则甲、乙两试管(c)

第14题)a. 都会沸腾。

b. 都不会沸腾。

c. 甲会沸腾,乙不会沸腾。

d. 甲不会沸腾,乙会沸腾导学号:73004018

解析】 烧杯中的水沸腾时的温度为100 ℃,试管中的水能够达到100 ℃,但达到100 ℃后就不能从烧杯中的水吸收热量,故试管中的水不会沸腾;而酒精的沸点低于水的沸点,会从水中不断吸热,故酒精会沸腾。

15.如图所示,矿石的质量已经用天平测出,从图a到图b是测量矿石体积的情景,这样的操作会引起密度的测量值比真实值(b)

(第15题))

a. 偏大 b. 偏小。

c. 一样大 d. 无法判断。

解析】 由于取出矿石时,带走部分水,因此倒入的水的体积大于矿石的体积,即测得的矿石体积偏大,由公式ρ=可知,ρ偏小。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6分)

16.气锅鸡是常见的一道菜,其做法是:将盛有小鸡块和佐料的气锅(如图所示)放在盛有清水的汤锅之上,再放到火上蒸,为了保持鸡肉原汁原味,主要是蒸气通过气锅中间的气嘴将鸡蒸熟。汤汁是蒸气___液化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蒸熟后,闻到鸡肉的浓香味,这是一种___扩散__现象。

第16题)17.夏天,当我们从冰箱冷冻室里拿出冻肉放在案板上,过一段时间后,会发现冻肉表面结出一层“白粉”,这层“白粉”,这层“白粉”实际是__冰__,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冻肉__凝华__(填物态变化名称,下同)形成的。冰箱需要定期除霜,除霜时将冰箱断电,冰箱门打开,霜变成水后用干布擦干,“霜变成水”是__熔化__过程。

18.事物分类需要有一定的根据,试写出以下几种分类的根据:

1)将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是否有熔点。在玻璃、松香、沥青、铁、海波等物质中,属于晶体的是铁、海波。

2)将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变化时是否有新的物质产生。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cd(填字母)。

a. 冰雪融化 b. 钢铁生锈。

c. 矿石粉碎 d. 酒精挥发。

19.电冰箱里的食物容易变干、相互窜味,食物变干主要通过_汽化或升华的方式失去水分,食物窜味的原因是_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解析】 食物变干是冷藏室食物中的水分由液态变成气态,发生了汽化,或冷冻室食物中的水分由固态变为气态,发生了升华;窜味是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

20.0 ℃的水和0 ℃冰的冷热程度是__相同__(填“相同”或“不相同”)的。但手摸起来感到冰比水冷,这是因为冰在熔化时要吸热。

解析】 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温度相同,冷热程度相同,但冰熔化成水时要吸收热量,所以感觉更冷。

21.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体积图像,请根据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第21题))

1)甲物质的密度是乙物质的密度的__3__倍。

2)当体积为2厘米3时,m乙=__1.8__克。

解析】 (1)ρ甲===2.7克/厘米3,ρ乙===0.9克/厘米3,ρ甲=3ρ乙。(2)当v乙=2厘米3时,m乙=ρ乙v乙=0.9克/厘米3×2厘米3=1.8克。

22.小明想知道所喝奶茶的密度,他用天平测出杯子和奶茶的总质量为76.2克,倒入量筒中40厘米3后,再用天平测出杯子和剩余奶茶的质量,砝码和游码的示数如图所示,则倒入量筒中奶茶的质量为__42__克。经过计算可知,奶茶的密度为__1.

05__克/厘米3,喝掉一部分后,奶茶的密度将___不变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4章地球与宇宙单元测试题

一 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40分 1 下列关于地球自转与公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地球公转的方向为自东向西b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365天。c 地球上的四季更替是由于地球的自转形成的 d 地球公转时地轴呈倾斜状态。2.历经156天惊涛骇浪 冰雪交加的洗礼和考验,我国第24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圆满完成了...

年七年级科学 上 浙教版 第4章物质的特性检测题

2019 2020年七年级科学 上 浙教版 第4章物质的特性检测题。一 选择题 每题4分,共8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物质变化过程中,包含了化学变化的是 瓷碗破碎。石蜡熔化。纸张燃烧。湿衣晾干。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般分子的直径的数量级是10 9m b.固体不易拉伸,说明了分子...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专题训练第4节科学测量 3

第4节科学测量 3 1 温度表示单凭人的感觉判断温度是的 要准确测量温度,需要使用的工具是其中最常见的液体温度计。有和是利用原理制成的。2 常用的温度单位是用表示。摄氏温度是这样规定的,在把的温度规定为0的温度规定为100 在0 和100 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份就是。夯实基础 1 将右手放到一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