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习题

发布 2023-02-23 19:39:28 阅读 1474

[例3]生产力是不断向前发展的,最能代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是。

a.语言、文字。

b.过群居生活的方式。

c.生产工具的进步。

d.人的体貌特征的变化。

解析:这是一道政治、历史相结合的题目,生产力中最具活力,代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是生产工具的改进。

例7]有人说“劳动创造了人”,这句话对吗?为什么?

解析:这是一道判断说明式问答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结论形成的理性思考能力。“劳动创造了人”,这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历史结论。

劳动和生产方式的进步,带来了人类体型特征的进化,人愈来愈脱离动物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

解答:对。中国原始社会的元谋人、北京人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景象劳动,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到了山顶洞人,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已会人工取火。这样,在劳动过程中,他们的模样与现代人基本相同。因此在这个意义上说“劳动创造了人”。

解答这样的论证类型题目,关键是要理解题意,抓住本题题眼,联系课文,认真作答。“劳动创造了人”,是一个理性的科学的唯物主义历史结论,而不能当成一句庸俗的调侃式的戏语。解答此题,先要表明自己的观点。

再摆事实,讲道理,论证观点。从而形成一个史论结合的好答案。

12.我国境内原始人分布十分广阔,其中活动范围最为接近的是。

a.元谋人、蓝田人。

b.元谋人、北京人。

c.北京人、山顶洞人。

d.蓝田人、山顶洞人。

10:下列各项在我国古代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使用骨针缝衣采用天然火

③制作黑、白陶用麻纺成织品。

ab:②③cd:②①

7.构成北京人过群居生活的主要原因是。

a.生产工具简陋。

b.血缘关系松散。

c.自然条件艰难。

想一想:〗动物园里的黑猩猩也能利用竹竿或木棍打下树上的野果子,这是否表明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消失了呢?

点拨】某些动物利用现成的工具获取食物,是生存的需要,是动物的本能。而且动物只能简单地利用现有的工具,并不能对工具进行加工改进,更不能制造出任何一件简单、粗糙的工具。只有人类才能根据实际需要,制造和利用工具,改造自然。

因此,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没有消失。

1.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山顶洞人在生产生活上有了哪些进步?

河姆渡原始居民已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他们住着干栏式的房子,过上定居的生活。已挖掘水井,饮水更加方便。还饲养了家畜,会制造陶器,并能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

2.想象一下,我国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有怎样的劳动分工。

妇女主要从事耕作、纺织,男子主要从事捕鱼打猎以及制造工具、制陶等繁重的手工业生产,老年人从事家务劳动和照顾、教育小孩。

1.能在低洼的地方开挖水井的原始居民是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半坡原始居民。

2.半坡原始居民生产的陶器主要是

4.在下列氏族公社人类遗址中,地理位置最东的是

a.山顶洞人。

b.河姆渡原始居民。

c.半坡原始居民。

d.大汶口原始居民

7.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生活的共同点是:

a.以原始农业为主。

b.以饲养家畜、家禽为主。

c.以采集、狩猎为主。

d.以原始农业生产为主的多种经济生活。

13.促使原始人过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是。

a.自然环境的优劣。

b.原始农业的发展。

c.氏族公社的形成。

d.学会建造房屋技术。

14.“神农耕而作陶”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半坡原始居民过着以农耕为主的定居生活。

b.大汶口墓葬中有大量陶器随葬品。

c.原始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原始手工业的产生。

d.大汶口原始居民中晚期出现了贫富分化。

15.与半坡文化相比,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的历史进步表现在

a.定居生活。

b.按血缘关系组成社会集团

c.从事农牧业生产。

d.出现贫富分化。

二)材料分析题。

古之人,借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

—《白虎通》

阅读材料回答:

1 这段古文讲的是什么生产的情况?神农为什么“教民农耕”

列举出这个时期我国长江、黄河流域的典型代表以及他们种植的农作物。

三)问答题。

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山顶洞人在生产生活上有了哪些进步?

四)活动与**。

1.看图分析:

为了说明“原始社会的终结”,加深学生的认识和理解,形成对原始社会发展过程的完整认识。教师可以作一图示讲解说明。

6.传说中的黄帝,生活在相当于我国原始社会的( )

a.山顶洞人时期。

b.河姆渡文化时期。

c.大汶口文化中期。

d.大汶口文化晚期。

7.《礼记》所谓“天下为公,选贤任能”的社会局面,主要反映的是( )

a.山顶洞人时期。

b.半坡氏族时期。

c.尧舜时期。

d.禹时期。

14.《礼记》记载“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这段文字反映出( )

a.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的情况。

b.父系氏族公社时期的情况。

c.传说中尧、舜、禹时期的状况。

d.阶级社会中的状况。

二)材料分析题。

1.材料一:“大汶口原始居民的墓葬里,大都有随葬品,但数量多少差别很大。”

材料二:“(据说)禹晚年时,用武力平服了不顺从他的部落,俘虏了这些部落的成员,罚做奴隶。有一次,禹召集部落首领在会稽聚会,到会的首领都要带玉帛来。

有个部落首领来晚了,禹竟专断地把他处死。”

阅读材料回答:

归纳材料。一、二反映的情况。

上述情况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些情况的出现说明了什么?

三)问答题

1.为什么说华夏族是炎黄子孙?

2.你觉得尧、舜、禹有什么优秀品质值得你学习?

四)活动与**。

1.议一议:远古传说与历史事实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2.你还听过哪些有关黄帝、炎帝和尧舜禹的传说?给大家讲讲好吗?

3.“大禹治水”是造福于炎黄子孙的伟大功业,对中华民族做出了巨大贡献,谈谈大禹治水给你的启示。

参***。一)单项选择题

1.d 2.d 3.d 4.b 5.c 6.d 7.c 8.c 9.a 10.a 11、d 12、c 13.c 14.d

二)材料分析题。

1.①材料一反映当时出现了贫富分化。材料二反映了当时的部落联盟首领有特权,阶级、阶级压迫开始出现了。

出现的根本原因是生产的发展(或生产力的发展),这些情况的出现,说明我国原始社会已走到了尽头,阶级社会来临了。

2.①讲的是原始社会的情况。②传说尧年老的时候,召集部落联盟会议,推选继承人,大家推选有才有德的舜,舜用同样的办法把部落联盟首领位置让给治水有功的禹。尧、舜、禹“禅让”的传说正是指的“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这段史实。

三)问答题

1.炎帝部落联盟和黄帝部落联盟联合,打败了蚩尤部落联盟。之后,两个部落联盟又结成联盟,形成日后的华夏族。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是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因此也可以说中华民族是炎黄子孙。

2.尧生活俭朴、克己爱民,舜宽厚待人、以身作则,禹率领人民治水、能与群众同甘共苦,都很值得学习。

四)活动与**。

1.远古传说:在文字发明以前,口耳相传的神话传说,是先民们对上古洪荒时代历史的一种夸张的记述。不可否认这。

里有神话的成分,但不难发现这其中蕴含着某些比较可靠的历史资料。炎帝、黄帝时代的传说,不仅在《史记》中的《五帝本纪》有记载,而且已被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的考古发掘所证实。

历史事实:完全真实存在的客观事实。

2.举例:炎帝的传说。

大约在距今4500多年以前,也就是父系社会部落联盟时代,地处我国黄河上游的陕西岐山姜水一带,居住着一支具有先进农业生产技术的氏族部落,其首领为炎帝,姓姜。相传炎帝教导人们种植五谷。在他领导下,人们不断地总结生产经验,改进生产工具,粮食连年丰收。

因而他深受到人们的爱戴,被尊为“神农”。故炎帝又有“神农氏”之称。为了解救部落成员的疾病之苦,炎帝尝遍百草,从而发明了医药。

后来,炎帝部落逐步顺黄河向东迁移,最后定居在中原地区。这时,生活在中原一带,以黄帝为首领的氏族部落逐渐强大起来。据我国最早一部通史——《史记》记载,黄帝姓姬,号轩辕氏,是个具有无尚尊严的**天帝。

禹的传说。禹的出生就很神秘,据说鲧偷窃了天帝的宝物“息壤”以治洪水,天帝发怒,命火神祝融把鲧杀死在羽郊。鲧死了三年尸体都不腐烂,有人用刀剖开他的肚子,里面就出来禹,而鲧自己则变化成一头黄熊(一说黄龙)隐入山中。

禹忙于治水,到了30岁还没有结婚。这时来了一只九尾白狐,变化成一个叫涂山氏的美丽姑娘,向禹唱歌表示爱情,禹就和他结了婚。可是禹婚后仍然忙于治水,很少回家,涂山姑娘想念禹,去治水工地找他,却正好看见禹变成一头熊在挖山洞。

涂山氏觉得嫁了熊很羞耻,回头就跑。禹在后面追,匆忙间也忘了变回人形。涂山氏见还是一头熊追来,就变成了一块石头。

禹对着石头大声说:“还我儿子来!”石头就裂开了口生出一个小孩,所以小孩的名字就叫启或开。

……3.①解决问题,处理矛盾要灵活地变换思维角度,不能抱着老一套的做法死死不变。 ②当今时代是一个创新的时代,这样的时代时代呼唤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平时学习要注重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训练。

③做任何事都应有一种坚持不懈、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只要确定了目标,不管遇到什么样的艰难险阻,都应一往无前。只有这样才能取得事业的成功。

④一味地向大自然索取,不去保护,最终是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的。人类与环境应和谐地相处,做到可持续发展。那么,作为每一位炎黄子孙,应树立环保意识,尽自己的一份力,去保护大自然,让大自然为人类造福。

七年级历史上

七年级 上 大课间背诵。1 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2 号称神农氏。3 采用筑堤堵水和疏通河道相结合的方法,治理水患,化害为利。4 较早种植水稻并居住于长江流域干栏式房屋的是。5 春秋五霸 最先称霸的是 人物 提出口号是。6 商鞅变法加强 集权的措施是 7 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反映...

七年级历史上

七年级 上 大课间背诵。1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2号称神农氏。3采用筑堤堵水和疏通河道相结合的方法,治理水患,化害为利。4 较早种植水稻并居住于长江流域干栏式房屋的是 5 春秋五霸 最先称霸的是人物 提出口号是。6 商鞅变法加强 集权的措施是。7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反映出朝青铜铸...

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题

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题 1 2单元 一 远古居民 采集狩猎,打制石器 1 元谋人 距今约 万年云南元谋县,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使用粗糙石器,会用天然火。2 人和动物最根本的区别是。从猿到人的演变地程中,起了决定作用。3 北京人 距今约 年之间,北就周口店龙骨山,能直立行走,还保留猿的特征,但手脚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