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课程纲要

发布 2023-02-22 13:14:28 阅读 6298

一、一般项目。

课程名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课程类型:必修课程。

教学材料:人民教育出版社授课时间:78课时。

授课教师:七年级语文组老师。

授课对象:七年级全体学生。

二、具体内容。

一)课程目标:

1、借助工具书及课下注释能读准字音、能记住重要词语的含义。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通过反复读课文,在整体把握课文的基础上,能概括文本主旨,体味推敲作者的思想感情,坚定自已对人生的希望和信念。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能说出或者写出自已感悟。

4、仔细读课文,揣摩个别词语及语句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含义,能说出并能简单运用文本中体现出的语言特色及写作技巧进行作文训练。

5、能阅读浅显的文言文,并借助课下注释及工具书,串通全文,识记重要的文言实词及虚词,能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6、根据综合活动课的主题要求,能收集、筛选、整理自己需要的资料,并结合社会生活现实,办出与主题要求有关的手抄报或者作文训练。

二)教材分析。

1、本书的单元安排。

第一单元:理想信念第二单元:生命体验。

第三单元:走过四季第四单元:科学探索。

第五单元:家庭亲情第六单元:想象世界。

2、教材的主要特点。

第一,现在的新课程标准将语文学科的性质明确定位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个定位既简明又科学,符合语文教学的实际。语文具有工具性,这是不言而喻的,人们思想(学习与认识事物)需要语言(语言是语文的一个重要方面),交际需要语言,所以,工具性的特征是显而易见的。但是,语文又不仅仅是一个工具,或者说,它不是一个死的工具,而是一个活的工具,这个工具的“活”,就在于它蕴含着博大的文化历史内涵,凝聚着古往今来人类的丰富情感。

因此,学习语文,它又是一个与人类智者对话的过程,是为每一个学生现在以及未来的精神生活打底的奠基工程。如果仅仅只从知识体系的角度去考虑文章的选入,教材的编排,语文教材就会干瘪乏味,干瘪乏味的语文教材必然会影响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特别是影响学生学的积极性。因此,选文一定要“文质兼美”,只有文质兼美的选文,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第二,语文课程的内涵应丰富多彩,其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语文老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新教材较好地演绎了新课程标准中关于课程的理念,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构筑了一个开放而又丰富多彩的“语文生态”环境。

第三,新教材是围绕三个维度来编写教材的,因为是初中一年级,教材比较淡化“知识”这一维度,而侧重于“能力”与“情感”的维度,这是符合初一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与语文学习的实际的。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语文学习重在感悟,重在积累,重在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如果过多强调知识的维度,势必影响学生兴趣的激发,能力的形成,情感的熏陶。

第四,新课标实验教材在内容的安排上,都力求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新教材虽然没有用明显的文字概括每个单元的内容,但从每一单元的内容可以推测出编者的编辑意图。

第一单元人生第二单元人生。

第三单元四季第四单元科学。

第五单元亲情第六单元想像。

第五,新教材淡化了文体的概念,每个单元以内容的相同或者相近为依归,如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既有诗歌(《理想》),又有散文(《短文两篇》、《我的信念》),还有古文(《论语〉十则》)。

第六,每个单元后的“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以一个主题活动为统帅,使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相互关联,互为影响,这是一个亮点。新教材仍然传承过去那种“讲读(精读)、自读(略读)”的做法,将每个单元的自读(略读)课文用星号标出,本册有14篇略读课文。

安排了五篇古诗文,相当于一个单元。将要求背诵的十首古诗词附在后边,还附有三篇名著导读文章,另附有《硬笔书法》、《写**笔行楷字》。

三、课程内容及课时安排。

导言课: 整体把握教材,与学生分享课程纲要 (1课时)

第一单元课程纲要细化。

1、单元目标。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用心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并联系自已的生活体验,想想人生的大问题。还要提高朗读能力,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

2、细化目标。

目标1:借助工具书,能独立查找、识记、积累生字词;

目标2:在反复听读、自读的基础上,能够正确、流畅的朗读课文,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初步在朗读中感知作者的情感。

目标3: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联系实际生活,能说出作者在所描写事物、事件中所蕴含的情感和哲理。

目标4:能够在朗读过程中,初步尝试从炼字、修辞等角度对重点语句进行品析、品读。

目标5:能在在品读文章之余,联系个人,说出文章带给自己的思考。目标6: 阅读浅显的文言文,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概括主要内容及作者的情感。:

目标7:在完成单元学习之后,能以恰当的形式向别人介绍自我。

3、课程实施。

目标1:将重点字词的音、形、义等旁批在课文及课后“读一读写一写”相关位置上;并能够正确在作业本、默写本上流畅的书写。

目标2:以独立练习朗读为主,小组之间互相品评,并于班级内进行展示交流。

目标3: 划出文中议论性的语句,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谈出自己的感悟。目标4:划出课文中精彩的语句,依据句段,能够初步掌握比喻、拟人等修辞的答题技巧。

目标5:从文本走向生活,能够以文字的形式畅谈理想与信念之于个人的力量。

目标6:教授学习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和技巧,以自学、互学为主,能够说出文言文的大意,并能归纳文章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

目标7:设计主题活动,自备发言稿,向同学们展示自己的风采。

4、课时安排(共13课时)

注:单元测试、评讲2课时。

第二单元课程纲要细化。

1、单元目标。

熟读课文,联系自己的人生体验,深入思索,反复咀嚼,领悟课文深长的意味。还要练习朗读,学习课文的表达技巧。

2、细化目标。

目标1:借助工具书,能独立查找、识记、积累生字词;

目标2:加强朗读技巧的训练,能够在反复朗读中读出文章的灵魂。目标3:

联系实际生活,能谈出作者在文章出所蕴含的生活哲理。目标4:能够在朗读过程中,继续加强对重点语句进行品鉴能力。

目标5:能在在品读文章之余,联系个人,说出文章带给自己的人生启迪。

目标6:继续整理并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掌握“而”字的用法,端正学习态度。

目标7:在学习语文中增添自己对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

3、课程实施。

目标1:以小组为单位,先自学后合作,整理并识记本单元重点字词。

目标2:以朗读为主要手段,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在朗读中品味作者的情感。

目标3:联系实际生活,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谈出自己的感悟。

目标4:划出课文中精彩句段,继续加强比喻、拟人等修辞的答题技巧,并能仿写例句。

目标5:搜集本单元感受深刻的语句,抄一抄,读一读。

目标6:以自学为主,结合课下注释或工具书,能翻译文中语句,并能概括整理出关于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个人修养的语句。

目标7:开办手抄报活动,从各个角度畅谈语文的魅力。

4、课时安排(共12课时)

注:单元测试、评讲2课时。

第三单元课程纲要细化。

1、单元目标。

品味诗文优美的语言。反复朗读,在整体感知内容大意的基础上,揣摩、欣赏精彩句段和词语,并将它们摘抄下来。

2、细化目标。

目标1:借助工具书,能独立查找、识记、积累生字词;

目标2: 在反复听读、自读的基础上,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读在朗读中读出作者对四季的赞美与喜爱之情。

目标3: 能够用简明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生活哲理。

目标4:画出、积累描写四季的优美的语句,从炼字、修辞、感官等多种角度对重点语句进行品鉴,将品悟读一体化。

目标5:能在在品读文章之余,陶冶自己热爱自然、欣赏自然的情操。

目标6:感受古诗的魅力和意境,在朗读中积累相关文学常识,领悟传统文化的神韵。

目标7:通过整理关于四季的诗文,感受自然中四季独特之美。

3、课程实施。

目标1:将重点字词的音、形、义等旁批在课文及课后“读一读写一写”相关位置上;并能够正确在作业本、默写本。上流畅的书写。

目标2:反复诵读,小组之间互相品评,并于班级内进行展示朗读成果,共同感受美文的美韵。

目标3:在读课文的基础上,用简明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及所描写景物的特点,并归纳文章主旨。

目标4:划出课文中精彩的写景抒情的语句,从不同角度并分析句子的表达效果。摘抄不少于十句的优美句段。

目标5:依据文本优美的语言,透过文本领悟自然的无穷魅力,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操。

目标6:反复诵读直至背诵,品鉴关键字词句,感受古人阔大胸襟和浓浓思乡的情怀。

目标7:办理手抄报,诗歌诵读等活动,让学生感受自然,热爱自然。

4、课时安排(共11课时)

注:单元测试、评讲2课时。

第四单元课程纲要细化。

1、单元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_上,练习概括课文内容要点的能力。练习用较快速度默读课文,记住主要内容。

2、细化目标。

目标1:借助工具书,能独立查找、识记、积累生字词;

目标2:了解默读课文的技巧,并能够在默读后说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目标3: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并能分点概括文章要点,赏析精彩语句。

目标4:积累文言文中表示时间概念的词语和与本文相关的文学常识。

目标5:搜集关于月球的资料并互相交流。

目标6:学习用科学、生动的语言介绍一种小动物或自然现象。

3、课程实施。

目标1:识记并积累本单元重点生字词。

目标2:对比朗读和默写的方式技巧,在一定时间下快速默读课文,以竞赛的形式检测默读中对主要内容把握的效果。

目标3:概括文章阐述的主要内容,分条归纳所描写对象的主要信息。画出说明性文章中描写性的语句并作简要赏析。

目标4: 在准确翻译课文的基础上,掌握《聊斋志异》和蒲松龄的文学常识,并归纳整理出本文出表示时间概念的词,抄写在笔记本。上。

目标6:揣摩、品味文章科学生动语言的同时,从科学的角度、用生动的语言向他人介绍自已熟悉的小生物。

七年级语文上册课程纲要

一 一般项目 课程类型 义务教育必修课程。教学材料 七年级语文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设计教师 七年级语文备课组。授课时间 72课时。授课对象 七年级学生。二 具体内容。一 教材分析 1 本书的单元安排 第一单元 人与自我之一 生命体验 第二单元 人与自我之二 理想信念 第三单元 人与自然之一 自然美...

七年级语文上册课程纲要

2018 2019学年度上学期七年级语文课程纲要。学校名称 河洛镇实验学校。课程类型 义务教育必修课程。教学材料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授课对象 七年级学生。设计教师 禹志华。设计时间 2018.08 课程背景 学情分析 大部分的学生语文基础较为薄弱,男生尤为突出。学生良莠不齐,差距比较悬殊,大部分...

七年级语文上册课程纲要

初中语文课程纲要 七年级上册 学校名称 黄店镇第一初级中学。课程类型 义务教育基础型课程。设计教师 教学材料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设计日期 2013.9.1 适用年级 七年级上学期。课时 70个左右。一 课程目标。本册教材侧重培养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阅读议 的能力和阅读浅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