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期末卷含答案

发布 2023-02-22 11:50:28 阅读 9187

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生物科试卷。

第一部分选择题)

温馨提示:请将选择题答案按要求涂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

1.冬天上课教室门窗关闭较久后,不少同学会出现打哈欠的现象,是因为 b

a 大家养成了打哈欠的习惯 b 教室的空气中含有较多二氧化碳。

c 同学们想睡觉d 打哈欠会传染。

2.下列食物成分中,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物质是 d

a.蛋白质 b.糖类 c.脂肪 d.维生素。

3.幼儿时期患侏儒症,其缺乏的激素是 c

a.甲状腺激素 b.胰岛素 c.生长激素 d.肾上腺素。

4. 动脉血是指( )的血液。 c

a、在动脉里流动b、含二氧化碳比氧多,颜色鲜红。

c、含氧丰富,颜色鲜红 d、含二氧化碳丰富,颜色暗红。

5. 吞咽时,能够盖住喉的入口处,防止食物入喉的是 a

a.会厌软骨 b.形软骨 c.舌头 d.声带。

6. 有一同学在小烧杯中倒入10ml植物油,加入一组消化液,并充分振荡,置于37℃的温水中1小时左右,植物油不见了,你认为这一组消化液是 b

a.唾液、胆汁、胃液b.胆汁、肠液、胰液

c.胃液、肠液、唾液d.胰液、肠液、唾液。

7. 在呼气时,人的肺应是以下哪种状态 c

a 肺的容积增大,肺内气压升高b肺的容积增大,肺内气压下降。

c 肺内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升高c肺内容积缩小,肺内气压下降。

8.心脏瓣膜的作用是保证血液流动的方向是 c

a 心房→心室→静脉b 心室→心房→动脉

c 心房→心室→动脉d 心室→心房→动脉。

9.在紧急情况下,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输入少量的 c

a a型 b b型 c o型 d ab型。

10.眼球中能改变曲度,使人看清远近不同物体的是 c

a 角膜 b 瞳孔 c 晶状体 d 玻璃体。

11.避免儿童患佝偻病,食物中必须含有足够的哪两种营养物质 d

a 维生素a和含锌的无机盐 b维生素b1和含碘的无机盐。

c维生素c和含铁的无机盐 d维生素d和含钙的无机盐。

12.与吸入的气体相比,人呼出的气体中含量增加最多的是 b

a 氧气 b 二氧化碳 c 氮气 d 水蒸气

13.在耳内,接受声波的听觉感受器在 a

a 耳蜗内 b 前庭内 c 鼓膜上 d 听觉中枢。

14.人的胚胎在发育过程中,怎样获得营养和排出废物? d

a.通过卵黄b.通过自己的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

c.通过泌尿系统d.通过脐带和胎盘从母体获得和排出。

15.登山运动员在海拔4000米以上继续攀登时,虽然经过充分的休息后再爬,但是越往上爬,越感到乏力,其主要原因是 d

a.呼吸越来越急促b.血液中的红细胞减少

c.山地更陡峭,耗能太大 d.氧合血红蛋白含量少。

16.下列饮食习惯中,不易患坏血病的是 a

a.生吃新鲜水果b.熟吃新鲜水果

c.高温烹调新鲜蔬菜 d.长期吃窖藏蔬菜。

17.人体内二氧化碳含量最多的部位是 d

a.肺泡内 b.血液里 c.心脏 d.细胞里。

18.人进入青春期的第一信号是 a

a.身高突增b.肺活量显著增大

c.性成熟和性发育d.***官迅速发育和出现第二性征。

19.切除小脑的狗将 b

a 立即死亡 b 行动不协调 c 不能运动 d 嗅觉丧失。

20.在人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决定人的体格、素质、智力水平等的关键时期是 c

a 童年期 b 幼年期 c 青春期 d 成年。

21.从生理角度来说,煤气中毒的原因是 b

a 大量的血红蛋白与氧结合 b大量的血红蛋白与一氧化碳结合。

c 血红蛋白减少d大量的血红蛋白与二氧化碳结合。

22.血液通过肺部血管时,氧气含量发生变化,下列正确表示该变化的曲线图是 a

图“精92”

23.在下列现象中,你认为可称为反射的是 d

a 摆在窗台上的花向外生长b 草履虫对环境中温度的变化表现出趋热性。

c 人一碰含羞草,其叶马上卷起来 d手碰到火会立即缩回。

24.下列不属于温室效应造成的是 d

a 物种灭绝 b 气候变暖 c 自然灾害增多 d 酸雨频繁发生。

25.人坐车时,不靠视觉也能判断车速的快慢和转向,感受这些刺激的感受器位于 b

a 耳蜗和前庭内 b半规管和前庭内 c 半规管和鼓室内 d 鼓室和耳蜗内。

26.下列人体所作出的各项反射中,不属于简单反射的是 b

a 吮吸乳汁 b 谈虎色变 c 膝跳反射 d 吃酸的分泌唾液。

27.人体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 c

a 口腔 b 胃 c 小肠 d 大肠。

28.日本于20世纪50年代发生的水俣病,是因为当地农民长期食用的鱼虾含 a

a 汞 b 银c 镉 d 锰。

29.眼睛看不清远处物体,矫正视力的方法是佩戴 d

a 凸透镜 b 平面镜 c 反光镜 d 凹透镜。

30.沼气的主要成分是 c

a 氧气 b 二氧化碳 c 甲烷 d 一氧化碳。

31.人体排出废物的途径有多种,下列那种生理活动不属于排泄 c

a 排出汗液 b 排出尿液 c 排出粪便 d 呼出二氧化碳。

32.某同学上肢的伤口感染,医生在其臀部注射药物**。药物到达伤口经历的血液循环途径是 d

a 只有体循环 b 先肺循环,接着体循环,后肺循环。

c 只有肺循环 d先体循环,接着肺循环,后体循环。

33.下列哪项是人具有而狗没有的神经活动 c

a 吃食物时分泌唾液 b 听到警铃神经紧张

c 看到路边的“危险”字样产生警觉 d 躯体受伤疼痛而呻吟。

34.某人失聪后,经检查耳的结构是正常的,那么发病部位可能是 d

a 鼓膜 b 耳蜗 c 听小骨 d 听神经和听觉中枢。

35.无偿献血是健康人的义务。一次献血的量一般不超过 b

a 600-800毫升 b 200-300毫升 c 800-1200毫升 d 1000-1200毫升。

36.左、右心室射出的血是 c

a 都是动脉血 b 都是静脉血 c 分别是动脉血和静脉血 d分别是静脉血和动脉血。

37.血液和组织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 c

a 动脉 b 静脉 c 毛细血管 d 心脏。

38.肺泡内的气体进入血液,需经过几层细胞 b

a 一层 b两层 c 三层 d 四层。

39.在人体血液循环系统中,不存在瓣膜结构的是 b

a 心房和心室之间b 动脉内 c 心室和动脉之间 d 静脉内。

40.动脉出血比静脉出血危险,原因是 b

a 含有更多地氧气和养料 b 对血管壁造成侧压力大。

c 含有更多的白细胞和抗体 d 无含氮废物和二氧化碳。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

二.填空题 (每空1分,共17分)

1.我国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是: 晚婚 、 晚育 、 少生 、 优生 。

2.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实验中,为了使小鱼尽量少受伤害应该怎样做? 让包在小鱼躯干上的棉絮保持潮湿 ,做完试验后尽快将小鱼放回水中 。

3.人体胚胎发育是在母体的子宫内,胚胎发育的时间一般为 280 天左右。

4.据说解放军战士的领章背面,都写着自己的血型,一旦打仗负伤需要输血,就可以及时抢救,某医院抢救一名严重外伤的,领章背面写着“b型”的危重战士,该战士最好输 b 型血的血液,但绝对不能输 a/ab 型的血液。

5. 达尔文是进化论的建立者。他认为,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

6.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需要蛋白质这一营养物质。病人打点滴时多用葡萄糖液是因为葡萄糖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

7.吃馒头时,越嚼感觉越甜,是因为淀粉在口腔内被分解成麦芽糖 。淀粉遇碘变成蓝色。这是淀粉的特性。

8.胰岛分泌的胰岛素是一种能够调节糖的吸收和利用的物质。

9.人的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激素调节的影响。

三.分析题(23分)

1.下图为人血涂片在显微镜下的一个视野图,看图回答:(6分)

1)当**划破后,图中[ c ]血小板具有止血和。

加速凝血的作用。

2) 视野中数目最多的血细胞是图[ a ] 红细胞;

3) 当人体患急性炎症时,图中 [ b ]白细胞的数。

量将显著增加。

4)具有运输养料和废物作用的是图中的[ d ]血浆。

七年级语文下期末试题 含答案

2013 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模拟试题。班级姓名 一 积累与运用 49分 3 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b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c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d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4 2分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的一项是 a 一种幽暗的光...

七年级下期末地理试卷 含答案3

一 单选题 每小题2分 1 世界上各种气候类型中,在亚洲没有分布的是 a 温带季风气候 b 温带海洋性气候。c 地中海气候 d 热带雨林气候。2 下列关于非洲气候类型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气温高 b 季风气候显著。c 干燥地区广大 d 气候带南北对称分布。3 下列各组气候类型,均为欧洲西部最典型...

七年级下期末复习卷1 答案

一 默写。1 凉月如眉挂柳湾。2 好峰随处改。3独留青冢向黄昏。4 胜败兵家事不期。5 过尽千帆皆不是。6 人面不知何处去。二 古诗鉴赏。浣溪沙。宋 苏轼。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7 牛衣 8 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簌簌衣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