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七年级 下 第七单元提纲答案

发布 2023-02-21 08:24:28 阅读 7165

泉州实验中学七年级下学期第七单元提纲答案。

班级姓名座号。

第七单元知识要点。

26、强项令。

一、文学常识。

1、本文选自《后汉书·酷吏传》,作者范晔,南朝宋史学家,字尉宗。

2、“前四史”:《史记》(司马迁)、《汉书》(班固)、《后汉书》(范晔)《三国志》(陈寿)

二、字词注音。

范晔yè 圉yǔ 骖cān乘shèng 箠chuí 楹yíng 敕chì 栗lì 枹fú 斛hú 绶shòu

三、 通假字。

臧亡匿死:“臧”,通“藏”,隐藏。

四、 古今异义。

1、 妻子对哭古义:妻子和儿女。 今义:男子的配偶。

2、 后特征为洛阳令古义:特例征召。 今义:事物特点的标志。

3、 使宣叩头谢主古义:谢罪,认错。 今义:感谢。

4、 文叔为白衣时古义:平民百姓。 今义:白色的衣服。

5、 由是搏击豪强古义:捕捉,打击。 今义:奋力出击。

6、 宣两手据地古义:按,撑。 今义:根据。

五、 一词多义。

1、 被唯见布被覆尸(名词,被子)

流血被面(动词,盖住)

2、 数大言数主之失(列举)

拯命制者才足贡数(数目)

3、 因因匿主家(因为)

因格杀之(接着,于是)

4、 行威不能行一令乎(施行,施加)

及主出行(出发)

5、 令后特征为洛阳令(县令)

帝令小黄门持之(命令)

6、 临召遣使者临视(察看)

半卷红旗临易水(到达)

7、 乃乃驻车叩马(于是,就)

死乃知之(才)

8、 以以刀画地 /以奴骖乘(用)

宣悉以班诸吏(把)

将何以理天下(凭借)

葬以大夫礼(按照)

以宣尝为二千石(因为)

9、 之因格杀之(代词,指家奴)

歌之曰(代词,他,指董宣)

强使顿之(无实义,凑足音节)

大言数主之失(结构助词,的)

10、强强使顿之 (强迫)

强项令 (硬)

11、谢叩头谢主 (认错)

使人称谢 (告知)

使君谢罗敷 (请问)

六、 词类活用。

1、 臣不需箠:名词用作动词,用鞭子打。

2、 臧亡匿死:动词用作名词,逃亡犯,死刑犯。

3、 枹鼓不鸣董少平:枹,名词用作状语,用鼓槌。鼓,名词用作动词,击鼓。

4、 大言数主之失:动词用作名词,过失。

七. 特殊句式。

1、 倒装句。

1)欲何言?(宾语前置,“欲言何”的倒装)

翻译:(你)想要说什么?

2)将何以理天下乎?(宾语前置,“何以”是“以何”的倒装)

翻译:将拿什么治理天下?

2、 判断句。

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也”表判断)

翻译:董宣,字少平,是陈留郡圉地人。

3、 省略句。

宣悉以班诸吏。(即“宣悉以(之)班诸吏”)

翻译:董宣把赏钱全部分给手下众官吏。

八.重点问题。

1、 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

起因:湖阳公主的家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

发展:董宣找准机会,格杀家奴。

高潮:公主告状,董宣痛陈杀奴的理由;光武帝命董宣向公主谢罪,董宣宁死不从。

结局:光武帝明白个中道理,重赏董宣,宣从此搏击豪强。

尾声:董宣死后,光武帝方知董宣的廉洁。

2、董宣依法严惩了湖阳公主的家奴,表现了董宣不畏权贵、秉公执法的品质。

3、当公主回宫告状,龙颜大怒,董宣说:“陛下……何以理天下乎?”这表明了董宣的敢于直谏、不畏权势的精神。

4、“使宣叩头谢主……两手据地,终不肯俯。”这里主要通过动作描写,表现了董宣的据理力争、宁死不屈的性格。

5、“由是搏击豪强……鼓不鸣董少平。”这是属于侧面描写,在文中的作用是: 以百姓的口碑和歌谣来突出董宣执法公正、以及他治理的地方政治清平。

6、刘秀对董宣的态度后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先前是大怒,欲箠杀之,后来是重赏董宣。

7、本文第一段记叙了董宣执法的故事,那么第二段记叙董宣去世后加中贫困的境状是否离题?为什么?

答:不离题。第一段是正面写董宣的不畏权贵,秉公执法,第二段是侧面描写,表现了他的廉洁奉公,使董宣这一形象更加丰满。

8、董宣未经审判,“格杀”湖阳公主家奴,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答:我们应该用现代法制的眼光,来分析董宣“格杀”家奴的是非,应该明白现代的“法”及“执法”与古代的“法”及“执法”不同,应该树立现代法制观念。

七、 董宣把三十万钱全部分给部下,说明了董宣不贪财,不邀功,善于团结下属。

10、光武帝称董宣为“强项令”的原因是:(用文中语言回答)帝令小黄门持之……终不肯俯。

九、文言文阅读。

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后特征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

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主即还宫诉帝。

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

”帝曰:“欲何言?”宣曰:

“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箠,请得自杀。”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

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臧亡匿死,吏不敢至门。

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

”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

宣悉以班诸吏。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京师号为“卧虎”。

歌之曰:“枹鼓不鸣董少平。”

在县五年。年七十四,卒于官。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帝伤之,曰:“董宣廉洁,死乃知之!”以宣尝为二千石,赐艾绶,葬以大夫礼。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妻子儿女。

宣不从,强使顿之叩头。

2、翻译下面的句子。

a. 威不能行一令乎? 威严难道不能施加给一个县令吗。

b. 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 从此捕捉打击倚仗权势横行不法之人,没有谁不害怕得发抖。

3、本文节选自《 《后汉书·酷吏传作者是南朝宋史学家范晔 。

4、本文赞扬了董宣秉公执法,廉洁的精神,你知道历史上还有哪位像他一样的清官,写出这位清官的名字:包拯海瑞于成龙等。

27、包拯。

一、文学常识。

1、本文选自《宋史·包拯传》。作者脱脱,元代史学家。

2、包拯,北宋庐州合肥人,字希仁。著有《包孝肃奏议》。他的事迹长期流传民间,作为封建清官的典型,演为戏文,如元杂剧《陈州粜米》、戏曲《铡美案》等作品。

二、字词注音。

鬻yù 徙xǐ 砚yàn 契qì丹涿zhuō州惮dàn 讼sòng 峭qiào 敦dūn 茔yíng

三、古今异义。

1、第归,杀而鬻之古义:但,只管今义:表次序。

2、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古义:不久今义:寻找。

3、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古义:仅仅今义:才干。

4、非吾子若孙也古义:和今义:如果。

5、饮食如布衣时古义:平民今义:布做的衣服。

6、拯性峭直古义:严峻刚直今义:形容山势陡峭。

7、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古义:暗中行贿串通关系。 今义:骨头互相连接的地方。

四、一词多义。

1、若非吾子若孙也(和)

若屈身呼吸(你)

2、知知天长县(主持,掌管)

童稚妇女,亦知其名(知道)

人不知而不愠(了解)

3、从不从吾志(听从)

从先人还家(跟随)

4、率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大都)

率性而为(顺着,由着)

5、使使契丹(出使)

使宣叩头谢主(让)

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假使)

6、制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制造)

旧制,凡讼诉不得造径庭下(制度)

7、绝故人、亲党皆绝之(断绝)

以为妙绝(极)

8、其其人遂无以对(那,那个)

亦知其名(他的)

9、以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来)

以刺疆事(以便)

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把)

10、之亲党皆绝之(助词,凑足音节)

闻者皆惮之(代词,指包拯)

杀而鬻之(代词,指牛)

五、特殊句式。

判断句。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也”表判断)

翻译:包拯,字希仁,是庐州合肥人。

六、重点问题。

1、本文共五段,每段分别突出包拯的什么特点?

第1段具体叙述了包拯智破割人牛舌案, 突出了包拯为官机智。

第2段写包拯“知端州”不贪一砚,突出了包拯清正廉洁。

第3段写包拯出使契丹,机智驳倒契丹,突出了包拯巧言善辩,不辱使命。

第4段写别人对包拯的评价及包拯改革旧制,表现了包拯为官刚正、执法严峻。

第5段记叙了包拯的日常生活,表现了包拯克己奉公。

2、本文通过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概括叙述和具体描写相结合,使包拯这一形象鲜活而有生命力。其中第段主要运用正面描写 ,第4段主要运用侧面描写。

2、文中写出包拯不屈从苟同、不结党营私的句子是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表明包拯生活节俭的句子是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

3、文中写“童稚妇女,亦知其名”、“京师为之语曰……”意在说明什么?

答:侧面描写,说明包拯为官刚正、执法严峻的名声广为传诵。

4、 如何理解“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非吾子若孙也”?

答:表明包拯对贪赃枉法深恶痛绝,表现了包拯克己奉公的品质,希望后世子孙做官者也要奉公守法。这句话对当今社会也有现实意义。

2019届七年级 下 第七单元提纲

泉州实验中学七年级下学期第七单元提纲。26 强项令。一 文学常识。1 本文选自作者史学家,字。2 前四史司马迁班固范晔陈寿 二 字词注音。范晔圉骖乘箠楹敕栗枹斛绶 三 通假字。臧亡匿死 臧 通。四 古今异义。1 妻子对哭古义今义 2 后特征为洛阳令古义今义 3 使宣叩头谢主古义今义 4 文叔为白衣时...

2019届八年级下第七单元提纲

泉州实验中学2012届八年级语文 下 第七单元提纲。班级姓名座号。25 桃花源记 一 为加点的字词注音。豁然 俨然 阡陌 垂髫 怡然 便要还家 邑间隔 叹惋 郡 诣太守 刘子骥 二 文学常识 文体知识。1 桃花源记 选自 陶渊明集 作者是 填朝代 著名的辞赋家 散文家陶渊明 365 427年 陶渊明...

七年级英语下第七单元It

unit 7 it s raining section a 1a 1c p37 教师寄语 s e for a rainy day.未雨绸缪。学习目标 1.学习常用天气词汇 2.学会如何描述天气。how s the weather in it s 体验学习 i 预习交流。1.根据单元标题和 等,新课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