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地图
第一课时。迷语导入:“容纳千山万水,胸怀五湖四海,藏下中外名城,浑身绚丽多彩。”(迷底:地图)同学们猜得对,是地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地图的知识。
板书:第三节地图。
提问: 一张地图怎么能容下千山万水、五湖四海、中外名城呢?
学生:把实物缩小,用符号表示……
提问: 下边我们就实验一下,把实物画在纸上。
学生活动:用尺子测量自己课桌的长度和宽度(60×40),然后画在笔记本上;请一学生画在黑板上。
提问: 同学们画的非常好,谁能告诉大家,画图的时候首先要注意的一点是什么?
学生:把课桌缩小。
提问: 你们把课桌缩小了多少倍?
学生:缩小了10倍。
提问: 我们把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叫做比例尺。写成1:10(注意单位用厘米)。
板书:一、地图上的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比例尺=学生活动:打开地图册,找一找地图上的比例尺,请一学生写在黑板上。
根据学生写的比例尺的形式归纳出比例的三种表示形式)
板书:比例的三种表示方式: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
提问: 数字式比例尺能清晰表现地图缩小的倍数,线段式比例尺可以直接在地图上量算,文字式比例尺能清楚表示比例尺的含义。三种形式可以相互转换。
注意转换时单位换算:由千米换算成厘米时,要在千米数字后加上五个零,由厘米换算成千米时,要在厘米数字中去掉五个零。
学生活动:1)写出下列**中的比例尺的其他两种形式。
2)读“北京城区”图,此图的比例尺是什么形式?从文化宫到美术馆大致有多远?能不能知道?
提问:地图上的比例尺能表示地图缩小的程度,可以用来量算距离,看地图不仅要会读比例尺,还要会在地图上辨别方向。
板书:二、地图上的方向。
演示:指导学生读p19图-c”分组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1) 经线指示什么方向,纬线指示什么方向?
2) 标出图中甲、乙、丙三点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3) 图中的甲点在乙点的什么方向,丙点在乙点的什么方向?
学生: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甲点在乙点的正北方向,丙点在乙点的正东方向。
提问: 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要根据经纬网来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板书:1、经纬网定方向。
提问:同学们打开书,看图p19图-a”谁发现了这张图与 “c图-c”有什么不同?
学生:这张图没有经纬网,有一个标志。
讲解:这个标志叫指向标,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判断方向要注意:指向标指向北方。
板书:2、指向标定方向。
学生活动:1)分组讨论,完成教材提供的活动;
组同学将指向标改成组同学将指向标改成 ,分别判断:汽车沿什么方向行驶?
黑板画板图:
讲解:有的地图既没有经纬网,也没有指向标,这样的地图怎么判断方向呢?
学生:用人们常说的“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
学生活动:1)分别说出b、c、d各点在a点的什么方向;
2)假如图中b、c两点的实地距离是90千米,分组讨论怎样确定该图的比例尺。
学生:b点在a点的正东方,c点在a点的正南方,d点在a点的西北方向。
提醒学生:知道实地距离,确定比例尺,首先在地图上用直尺量出b、c两点的图上距离,再与实地距离相比,可得出该图的比例尺:
比例尺=即:1:4500000
板书:3、一般定向法。
提问: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地球上有没有这样一个地方,它的前后左右只有一个方向?
学生:站在南极点上,他的前后左右都指向北方;当站在北极点上,他的前后左右都指向南方。
学生活动:各小组同学合作交流:假如在野外考察或旅行迷了路,你能根据什么来确定方向?(在北半球)看哪个小组的点子多?
学生:1)可用指南针。
2)白天可以利用太阳定方向。
3)晴天的夜晚可以利用北极星定方向。
4)利用房屋确定方向。
提问:同学们想的点子非常多,说明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许多知识,也说明了地理就在我们身边。地图可以表示出地面的各种景物,是怎样表示出来的呢?
请同学们翻开书,观察“一些常用图例” 。
板书:三、图例和注记。
提问:图例和注记帮助我们区别不同类型的地理事物,了解它们的特性。图例和注记是地图的一种特殊语言,需要熟悉一些常用的图例。
学生活动:1)分组讨论,怎样尽快记住一些重要的图例,相互交流记忆方法;
2)每人发三张卡片,画出三种图例;
3)小游戏:出示卡片,学生抢答。
课后小结:地图是日常生活、生产以及我们学习地理所必须的重要工具。地图有三个基本要素:
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在地图上辨别方向、量算距离、识别图例和注记是需要大家掌握的知识。
布置作业:利用课余时间,分小组观测校园内的主要地理事物,绘制一张校园平面图。
板书设计:第三节地图。
一、地图上的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比例尺= 比例的三种表示方式: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
二、地图上的方向。
1、经纬网定方向。
2、指向标定方向。
3、一般定向法。
三、图例和注记。
七年级地理地图
第二课时。导入 地球表面有陆地,有海洋,有高山,有深谷,高低起伏差别很大,这些不同的地形对我们生产 生活有着不同的影响。那么,如何将高低起伏的地表特征比较准确 形象地在平面的地图上反映出来呢?学生回答教师讲解,我们要通过地形图来反映这些内容。板书 二 地形图的判读。过渡 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 43...
七年级地理地图
第一章第三节地图。第1课时地图的基本要素。教学内容 1 比例尺的计算公式和运用。2 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重点 1 比例尺的计算公式 大小比较 大小与内容的关系。2 根据不同实际情况需要选择不同地图。难点 比例尺大小的判断 比例尺大小与内容关系。教学方法 讲授法 分析法 练习巩固法。教学准备 ...
七年级地理地图教案
第一章第三节 地图 比例尺 方向和图例 教学目的。1 使学生了解地图及其重要性,了解比例尺 方向和图例的重要意义,学会在地图上判断方向及计算两点间的距离 使学生掌握三种比例尺形式的互换,明确比例尺大小的含义。2 通过本节课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初步掌握读图和用图的基本方法。3 在使用地图的过程中,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