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期末试卷

发布 2023-02-18 12:47:28 阅读 8770

高邮市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七年级语文 2011.12.25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得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18分)

第一部分选择题(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澄清(chénɡ) 主宰(zǎi) 磅礴(pánɡ) 匍匐(ú)

b.裨益(bì) 憧憬(jǐn) 霎眼(shà) 迸溅(bìng)

c.呜咽(yàn) 驰骋(chěn) 黝黑(yǒu) 徜徉(cháng)

d.春华秋实(huá)秋波澹澹(dàn)黛色(dài)芊芊(xiān)

2.下列各句中,加点中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3分)

a.北京电视台的编导很有水平,几个经济类节目都办得绘声绘色。

b.为了满足人们健康的需要,厂家滔滔不绝地推出了绿色食品。

c.从高处眺望,辽阔的绿色大草原上,白色的油井房星罗棋布,很好看。

d.取缔黄色**,净化网络环境,眼前当务之急的任务是加大执法力度。

3.选出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 )3分)

a 啥时候动身?从哪儿上车?我都打听了。

b 这个青年。

二、三十岁。

c.通过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使我的阅读兴趣得以提高。

d建筑的美感是朦胧的,但又可以是明确的;建筑的美感是抽象的,但又可以是具体的。

4.与下面的话衔接最顺畅的一句是(3分。

生产衬衫的关键工序是上领子和上袖子。二厂和三厂这两家衬衫厂各有所长, 。

a.二厂上领子的技术比三厂强,三厂上袖子的技术比二厂强。

b.三厂上领子的技术没有二厂好,上袖子的技术比二厂强。

c.三厂上领子的技术没有二厂好,二厂上袖子的技术没有三厂强。

d.二厂上领子的技术比三厂强,上袖子的技术没有三厂强。

5. 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3分)

a沪宁高速公路是连接省会南京和国际化大都市上海的交通要道。

b.北京市将努力改善生态环境,保证了“绿色奥运”对北京环境质量的要求。

c.任何一个国家发展生产力的根本目的是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

d.从中国人民认识到再也不能错过历史机遇之日起,就开始了新的长征。

6.对课文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繁星》的作者是巴金,课文按照时间顺序,紧紧围绕“繁星”展开描写,抒写了“我”

热爱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感受。

b.《往事依依》作者于漪,课文通过“我”对一些往事的回忆,抒写了作者热爱自然、

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深情,告诉青少年要多读书,读好书,明做人之理,做一个。

志趣高尚的人。

c.《宇宙里有些什么》一文由近及远、由已知到未知地对宇宙进行了介绍。

d.《梵天寺木塔》反映了我国古代保护建筑物的决心和在技术方面所达到的水平。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32分)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7.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4分)

七年级上学期的语文学习已接近尾声了,我们在老师的引领下,徜徉在hào miǎo的知识海洋里,xié取了文学宝库中的朵朵浪花。老师的zhūn zhūn教导更让我铭刻在心:光念几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课外要有计划认认真真读点好书。

多读书,读好书,能丰富知识,增添锐智,成为一个志趣高雅的人。

8.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内容(12分)

1江春入旧年。

2)东风不与周郎便。

3)但愿人长久。

4草色遥看近却无。

5)《浣溪沙》中体现词人热爱生活、旷达乐观性格的句子是。

6)对待同学身上的优点和缺点,我们要请引用《〈论语〉八则》中的话回答)

7)《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一词里依靠听觉和嗅觉来捕捉夏夜景物特征的两句诗是。

8)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

9.对联也叫对子、联语,是我国独有的文学样式,讲究形式相对,意蕴隽永,试为下面的对子对出下联。(2分)

(1)某餐馆门口贴着一副对联: 上联是: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弃之可惜;

下联是量力而行。

2)上联是:山青水秀风光好下联是。

10. 专题与综合实践活动(6分)

1)请写出有关狼的3个成语。(3分)

2)进入初中后,许小明的妈妈仍然在叮嘱他:“要做一个乖孩子,像牛那样踏实、憨厚。”而许小明却说:

“我要像狼那样敢作敢为,有冒险精神!”你同意谁的观点?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3分)

二、阅读与理解(48分)

一)古诗比较阅读 (4分)

秋词秋思 自古逢秋悲寂寥枯藤老树昏鸦,我言秋日胜春朝小桥流水人家,晴空一鹤排云上古道西风瘦马。

便引诗情到碧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1.同是写秋,两首诗表露出诗人的心境有何不同?(2分)

12.两首诗相比较,你更喜欢哪一首?为什么?(2分)

二)比较阅读下面两篇短文,然后答题。 (13分)

甲]开宝寺塔,在京师诸塔中最高,而制度甚精,都料匠预浩所造也。塔初成,望之不正而势倾西北。人怪而问之,浩曰:

“京师地平无山,而多西北风,吹之不百年,当正也。”其用心之精盖如此。国朝(宋朝)以来,木工一人而已,至今木工皆以预都料为法。

有《木经》三卷行于世。世传浩惟一女,年十余岁,每卧,则交手于胸为结构状,如此越年,撰成《木经》三卷,今行于世是也欧阳修《归田录》)

乙]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钱帅登之,患其塔动。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

”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皓笑曰:

“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匠师如其言,塔遂定。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

人皆伏其精练沈括《梦溪笔谈》)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望之不正而势倾西北 ( 今行于世是也。

患其塔动人皆伏其精练。

14.选出下列带点字用法不相同的一项3分)

a吹之不百年 b 乃以瓦布之 c 土人谓之“旁不肯” d问塔动之因。

15. 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2)塔初成,望之不正而势倾西北。

16.从这两篇文章的内容来看,你能否断定(甲)文中的预浩与(乙)文中的喻皓是一个人?从文中找出根据来。(3分)

三)阅读《为什么说**是不可顶报的》,完成17-19题(11分)

也许我们对太空的很多秘密,也有本事到那些附近的星体上做一些探索,可是对脚底下的地球,却所知有限,我们对脚底下的事并不比头上的事知道得多。如今,只有俄罗斯在地球表面的深度上钻探到了12里左右,我们中国的最高记录是6000米,也就是6公里,是他们的一半。可地球的半径有6000公里,假如地球是个鸡蛋,我们人不过是在它的薄壳上打了个很浅的,极其微小的洞而已。

所以,我们对地球内部的了解非常间接,非常肤浅,就跟原始部落人对眼前的自然的了解程度一样。

②人把自己不了解,无法预知的事都归之于神秘,而神秘却是谣言和牵强附会解释的源头。印度洋海啸大灾难没有任何国家和组织声称**到了,这海底**和大陆**其实是一回事,在全世界,这个**的问题都无法解决,关于地球,我们知道的太少了。专家说,印度板块每年都要向喜马拉雅方向运动,云贵,四川,甘肃,**都是**高发区,但我们不知道也不了解,它实际上是怎么运动的,更无法知道它何时会运动,何时又保持平静,那只有天知道!

③有人说蟾蜍的迁徙就是**的确切而明显的预兆,人完全可以防范于未然,这样的看法似乎很有道理,其实是站不住脚的。生物的本能行为很多都是人所不了解的,也是由很多自然因素造成的,也是属于神秘的领域,是不确定的,靠这种不确定的,偶然的现象,来预报地壳这种极为宏观的大陆板块的运动,一种灾害性事件——**,简直就是开玩笑,也只能当成玩笑。至于谣言之离北京2024年8月8日还有88天,说是天意如此,更是迷信加愚蠢,属于胡说八道的没安好心之蛊惑人心了。

七年级上期末试卷

期末测试卷。1 选择题。1 下面两个数互为相反数的是 a 与0.2b 与 0.333 c 2.25与d 5 与 5 2 若 a b 则a b的关系是 a a b b a b c a b 0或a b 0 d a 0 且b 0 3 数a 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那么下列四个数的大小关系为 a a b ...

七年级上期末试卷

初一数学上学期期末模拟题。班级姓名序号等级 一 细心填一填。1 请你在数轴上用 表示出比 2大3的数 年我国将实行义务教育阶段免除学杂费,届时我县将有276500名中小学生享受到这一政策,2765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保留2个有效数字 为。3 化简m n m n 的结果为。4 如果 a 3 2 b ...

七年级上期末试卷

巴中棠湖外语实验学校。2016年秋七年级语文 上 期末考试模拟试题。满分150分,120分钟完卷 命题 何益。一 语文知识与应用 30分 一 选择题 20分,每题2分 1 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酝酿y nni ng 窠巢k ch o 静谧j ngm 吝啬l ns b.菜畦 c iq 竦峙s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