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反思

发布 2023-02-17 04:33:28 阅读 1088

第一单元。

第一课 《从四大发明说起》教学反思。

一、关于目标定位的思考。

如何来准确把握综合课程的教学目标呢,不难看出本课包涵了历史文化、科学常识、地理环境等多方面的教育内容,是典型的综合型课程。在教学前,我首先仔细地挖掘了教材中的综合因素;在目标制定时,我努力做到情感态度价值观与知识、能力培养深浅适度,和谐融洽;在教学中,我努力将品德教育与其它各项教育内容有机融合,而不是刻意、机械地安排环节去特别强调品德教育。

从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来看,孩子们在逐渐深入地了解印刷术与造纸术的同时,也从心底里激起了比较强烈的民族自尊性与自豪感。

二、关于方法选择的思考。

采用比较法。在这堂课上,比较法贯穿在整堂课的始终。纵向有二比:

一比纸与其他写字材料;二比活字印刷与雕版印刷。在比较中,感悟我们祖先的智慧。横向有两比:

通过比较中国与欧洲出现两大发明的差异时间,学生感悟到了我们的祖先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领先于世界的科技发明,为人类做出的巨大贡献。

采用体验法。通过橡皮印刷活动,体会到活字印刷比抄写雕版印刷的进步。这次体验活动围绕教学目标开展,所以对目标的达成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三、关于活动安排的思考:

在《从“四大发明”说起》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安排了“活字印刷小实验”。因为认识“活字印刷比雕印刷的先进之处”对孩子来说是个难点,于是我设计了活字印刷小实验,引导学生用 “中、国、人、我、是、爱”这六个汉字进行自由组合成词句并进行排版。孩子们第一次亲眼见到了橡皮活字,极大地调动了他们课堂参与的积极性,丰富了他们对活字印刷术的体验,既有效又有趣。

第三单元。西部大开发》一课的教学反思。

一位德国教育家这样说过:“过去我们把课程当作整个世界,现在我们要把整个世界当作课程。”面对生活中如此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资源,我们必须思考:

究竟哪些资源可以进入我们的课堂,并能为教学服务,实现课堂教学资源应有的价值?通过这次教学开放日活动,给了我以下几个方面的启示:

一、围绕教学目标,确定课程资源选取的方向。

课堂教学资源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选用什么样的资源,首先要依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是教材。教师备课时首先要反复阅读教材,解读教材,与编写者对话,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然后锁定什么样的课程资源有利于突破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并在选取的过程中不断与教学目标对接,以提升教学理念,丰富自己对教学内容的感悟。

这次执教的《西部大开发》一课的教学目标是知道西部地区所包括的12个省、市、自治区,知道西部风景优美,蕴藏着宝贵的自然资源。显然,我们的课堂教学资源选取的方向是“西部”。

二、围绕教学目标,选取有效资源为教学服务。

品德教材文体简约,给教和学都留下了较大的空间,需要我们开发、利用课程资源,使课程内容更加丰满,更加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1、引入教学资源要与课堂教学内容有机整合。在教学实践中,课堂教学的内容大多是事先预设的。因此,对于课堂教学资源选择,必须要紧紧依托与课堂教学内容。

这样,引进的教学资源才能与课堂教学内容成为一个整体。反之,资源的引进就会影响教学的实效。如《西部大开发》教学内容是西部有12个省、市、自治区;西部有草原、森林、矿产、天然气等资源。

我引导学生去收集水资源、水能资源、动物资源、文化资源、旅游资源等,以丰富教学内容。

2、引入教学资源要与学生学习方式有机整合。课程理念的体现,课程目标的达成,课程内容的实施,必须依托于一定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策略,否则一切都是空谈。因此,在众多丰富的资源面前,教师在选择时要与学生学习方式有机整合起来。

如《西部大开发》一课,引入的教学资源都可以在网络上找到,也可以在有关书籍中找到,有些同学还可以回忆西部旅游见闻和**。

3、引入教学资源要与学生现实生活有机整合。儿童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因此,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新课标指出,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

在教学过程中,对于课程资源的选择,我们应尽可能地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通过社会调查、角色体验、现象观察、信息收集等系列活动,使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感受,提升道德认识,来改造和重组自己的经验。如《西部大开发》这堂课,选取的几张反映西部孩子生活艰苦、贫困的**,让学生联系自己现在的生活,不仅使学生了解了西部孩子的贫困,而且激发了学生想帮助西部孩子的热情。

4、引入教学资源要考虑到资源的成本。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实践中,我们考虑更多的往往是课程资源运用的实效,认为只要课程资源在教育实践中发挥了作用,其开发和利用就获得了成功。可是,当我们暗自欣喜的时候可能忽略了一点,那就是资源利用的成本问题。

考虑资源成本问题,实际上就是思考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投入的时间、精力、财力、物力与资源运用后的教育效果是否达到了一种平衡,是否物有所值?因此,在锁定资源方向、了解学生需求的基础上,我们接着要思考的是,如何呈现这些资源,怎样呈现最符合经济、有效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在选择教学资源时必须对成本进行充分的比照。

在教学《西部大开发》一课时,我让学生知道西部有丰富的资源一环节,课前就让学生搜集了西部地区的一些资源,让学生明白西部的资源是非常丰富的,为后面教学国家对西部地区的开发做好了铺垫。

三、围绕教学目标,以教学活动为途径,优化课程资源。

儿童生性好动,喜爱活动是儿童的天性。活动不仅是儿童认识的源泉,也是儿童发展的基础。陶行知先生曾经举例:

“我们从小孩子说起,他起初必定是烫了手才知道火是热的,冰了手才知道雪是冷的,吃过糖才知道糖是甜的,碰过石头才知道石头是硬的……”

在整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始终遵循以下四点来完成教学任务:

首先一定要明确本堂课的教学目标,以此来指导你整个教学过程,同样,每个环节的教学目标也要非常明确,然后再去想要通过什么教学手段来达到这个目标。这就是课堂上教师准备教什么,怎样教;要求学生学什么,怎样学,提升哪些方面的能力要做到心中有数;对教材如何均衡、选择与综合,从而满足新课标的要求做到心中有底。

第三单元。第一课 《高峡出平湖》教学反思

品德是面向学生生活的一门综合课程。课前搜集是教学的起始阶段,课堂交流是教学的进行阶段,课后活动是教学的拓展延伸。

1、上完这节课,我才真切地体会到品德课堂不能单单只限于课堂的学习,应向课前与课后延伸。

课前指导学生搜集资料。如在教学本课时,教师应在课前指导学生搜集好有关三峡工程的资料,这是上好本节课的关键。只有学生课前充分搜集了解了,课堂上学生才有话可说。

同时,也能锻炼学生搜集、分析、归纳资料的能力。

2、品德课堂应是学生自主**的学习过程。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课程,融合了历史、地理、经济、国情、法律、道德等多种教学内容,这些内容不是为“品德”形成服务的,其本身就是我们需要掌握的知识目标。面对这么多、这么复杂的教学内容,如果在课堂上一味地“灌输”,学生将只会听的云里雾里,不能真正地内化成自己的知识,也无法激发学生的情感。所以,课堂上只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才能让学生在自学、小组讨论、交流中,有所收获,激发情感。

3、将学习延伸到课后。

品德课堂不能在课堂教学结束后就结束,应向课后活动延伸,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在生活的大课堂中继续学习。

节日大观》教学反思。

在品德与社会教研活动中,我代表校际教研联合体执教了《节日大观》一课。虽然工作已有数年,但由于是兼带品社,自然出讲品社课不及语文课得心应手。最难的地方是活动的设计和组织。

品德课具有很强的综合性、生活性、社会性、活动性。节日大观教学内容本身涉及到一些相关的地理历史知识,但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就其目前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来认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节日以及节日背后承载的文化内涵,还是有一定困难的。所以,我觉得自然要加深学生知识的深度和宽度,但过多资料的呈现又会使课堂显得单调乏味,如何使两者相益彰呢?

在课堂中就要设计有意义的活动来帮助学生了解知识,而活动又如何设计呢?我想活动的设计一定要符合学生的实际,不能脱离社会生活,更不能脱离学生现有的生活基础,否则再好的活动也应该放弃。于是,在课堂中我设计了“和我演一演拜年”的活动,激起了学生表演欲望,同时了解了传统和现代的拜年方式,又使课堂充满了欢声笑语,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这节课,我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利用现有的生活资源。上课的第二天,刚好是端午节,而且国家为了弘扬传统文化,还做出了放假三天的决定,如果在课中让学生尝尝粽子,看看龙舟赛,说说端午节的起源,孩子们对端午、对传统节日的印象会更深的。

这次教研活动使我受益匪浅,我觉得教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在帮我“捉虫”,捉思想之虫,捉方法之虫。教研让我成长了一大截,教研让我更加智慧。

多彩服饰》教学反思。

一、情景模拟,贯穿始终。

本设计创设了具有一定真实性和现实意义的世界儿童联谊会的情景,贯穿整个课堂。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多彩服饰与多元文化产生的过程。环节简约,内容丰富,富有情趣,课堂整合高效。

二、自主**,培植情怀。

自主合作**是提高学生能力的最佳学习方式。学生在自主交流、观察比较、小组合作中,感受服饰的多彩;在深入讨论、大胆猜想、自主出题、快乐抢答等活动中,体验学习的快乐;在欣赏感悟的过程中,培植民族的情怀和世界的眼光。

三、共享收获,提高能力。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过程,更是指导他们生活的过程。课尾设计了制作服饰宝典的环节,旨在培养学生整理文本信息和课外资源的能力,启示方法,学会分享,累积智慧。这也正是品德课程的追求。

交通连四方》教学反思。

第一环节我们先让学生感受国际大都市---上海多样化的交通方式,从而引出家乡衢州各种各样的交通方式,并让学生了解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家乡交通网”。这一环节设计中,我们将教材中的第一幅图“纵横交错的交通图画”替换成衢州本地的交通网---高速公路网、铁路网、航空网。学生课前通过调查体验,课堂上经过学习、交流,一个纵横交错、现代化的衢州交通网络在学生脑海里就自然而然的建立起来了。

二环节带领学生了解家乡的交通方式与网络的发展与变迁。学生课前通过调查、访问等方式初步感知家乡交通方式与网络的发展与变迁,课堂上通过小组交流、多种形式的汇报,更全面、深刻地感受家乡的交通网络的发展与变迁,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第三环节,承接上一板块,让学生懂得交通与人们生活之间的联系。此环节的设计充分关注了学生的现实生活。生活的课堂才是生动的,只有把握学生的认知起点,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才能实现教学的有效互动。

如让学生从吃的、穿的、住的、用的等方面说说交通发展对家乡人民生活的影响,就是挖掘学生的生活资源,为课堂所用,为达成教学目标服务。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总结

五。年。级。品。德。教。学。总。结。学校 尹武寄宿制完小。班级 五 2 班。任课教师 刘文跃。二 一三年六月二十九日。尹武寄宿制完小2013春季学期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总结。任课教师 刘文跃。品德与社会教学是学校的一门重要学科,回顾本学期的教学,已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也取得一定的教学效果,为了使今后...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计划

一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在体现 品德与社会 中 高年级教材内容和特点的基础上,有以下几个特点。一 学习内容更加深刻,学习视野更加开阔。二 教材内容的综合程度更高,注意引导学生综合学习。三 强调以情感态度价值观为主线来统领历史和地理内容的学习。四 重视史地内容的学习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五 注意培养学生...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计划

化作乡中心小学。2017 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五年级 1 班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颜进。一 基本情况分析。通过几年的品德与社会学习,本班大多数学生对品德与色会这门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这门课的本质有了一定的了解。优等生表现出对品德浓厚 持久的兴趣,品德素养发展态势良好 后进生对品德有种担忧感,随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