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月相变化》说课稿

发布 2023-02-15 04:03:28 阅读 4655

课稿。一、教材及学情简析。

月相变化》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宇宙》单元第二课,属于“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领域。学生在第一课已经了解了月球的基本知识,已经对地球、太阳和月球以及三者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本节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介绍月相形成的原因及变化规律。

通过本科学习为后面学习日食和月食坚定基础。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为小学六年级学生,他们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对于生活想象及科学事例已经有了一定的分析能力,但主要还依赖于主观形象的思维,对于新知识的学习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喜欢将科学的学习与生活联系起来,空间想象能力的建立还很不完善,他们对现实中的天体如何与模拟实验的天体不能很好地用空间概念图建构起来。学习本节课还具有一定的难度,由于月相形成较为抽象,因此在教学时我借助多**,利用模拟实验,结合讲述法、观察法、讨论法等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认识理解月相。

二、教学重难点。

综合以上分析,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月相的形成原因及变化规律。同时由于月相的形成原因的理解需要较强的空间想象力,以及理论分析和推理能力,因此也是本节课的难点。

三、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地位作用,结合课标要求和本单元的教学特点,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1、知道月相在一个月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2、知道月相形成的原因,概括月相变化的规律。过程与方法:

1、利用模拟实验,**月相形成的原因及其变化规律。2、通过画月相、剪月相、贴月相经历发现和探索的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形成观察月相的兴趣。

2、培养学生自主性和合作意识。

四、教学过程我的教学过程设计如下:(一)新课导入。

上课之初,创设情境,引出月相话题:关于月球你了解哪些知识?引导学生回忆相关知识,为本课**月相变化奠定基础。

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见到过的月相,再利用课件演示不同的月相,呈现月相的概念: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以此引入本课的教学。

激发学生**月相的兴趣。

二)画月相。

提出问题:你所见到的这几种月相是在月圆前,还是月圆后?让学生说说自己印象中的月相变化的顺序(引起学生争论)月相变化有什么规律呢?

月相变化是怎样的顺序呢?接下来我让学生画月相、剪月相并按顺序贴在汇报卡上。通过画月相,充分调动学生关于月相的原始认识,了解学生前概念。

同时通过化、贴月相,促使学生思考:所画的月相是什么时候发生的?该放在那个时间段的圆圈中。

各组把画的月相用汇报卡的形式贴在一起,我接着引导全班观察分析。学生很容易久发现他们所贴的月相的问题:(同一时间的月相不同、亮面大小不同、亮面朝向不同)很自然就激起学生进一步**的欲望,同一时间的月相,亮面大小不一样,谁画的对呢?

月相到底是怎么变化的?

三)模拟月相变化。

为了确保模拟实验的实效,我先利用课件给学生直观讲解实验方法,学生通过对实验材料的解释、明确实验中每种材料代表的是什么,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自然现象与模型之间的联系。接着让学生推测月相的成因,通过对月相成因的推测,明确“为什么建立这样的模型,针对这样的模型将要研究什么。”然后指导学生实验。

分小组进行模拟实验、记录。观察月球围绕地球公转的过程中,月相亮面大小的变化。月相亮面方向的变化。

重新画月相,贴在汇报卡上。最后引导学生与前一次的月相比较。发现月相变化的规律。

(上半月,由亏到圆,亮面朝右,下半月,由圆到亏,亮面朝左。)通过直观的模拟体验,让学生亲历实验过程,从而达到突破重难点的目的。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最后,带领同学们对本节课的内容做一个简单的梳理,月相变化跟我们在地。

球上观察月球的角度有关、和月球围绕地球公转有关。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问题:给学生布置作业:

每天观察月相,坚持一个月,如遇一两天阴雨天气,可以根据前后的月相进行推测,培养学生长期观察、记录的习惯。

五、教学效果。

在《月相变化》一课学习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较高,通过模拟实验**,学生有效建立起了正确的科学概念:月相在一个月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上半个月又亏到圆,下半月由圆到亏。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具(记录卡)醒目的展现出全体学生搜集到的证据,为学生寻找规律概括总结规律,提供了充分的依据,有效纠正了学生的原有的错误认识。

帮助学生在头脑中牢固的建立起月相变化的新概念。

六、反思。一)、了解学生前概念,找准教学的起点。

提高教学效益,上好一节课,除了要研究教材、读懂教材,准确把握教材外,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了解学生、分析学生。只有充分了解学生,才能找准教学的起点,才能做到有的放失,才能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关于月相,每个学生都见过,看似熟悉的事物,学生并未认真的观察过,基于对学生情况的了解,如何有效的展现学生关于月相的种种认识,原有想法,激起学生**月相变化的兴趣,同时也为模拟实验后学生归纳、概括、总结月相变化规律,帮助学生在头脑中有效建构科学概念。

通过“汇报卡”,学生在展现自己关“于月相变化”的前概念时,发现相同时期各小组画的月相亮面大小,亮面朝向各不相同,这些认识上的分歧,极大的激发起学生研究月相的兴趣,也为接下来的**活动奠定了良好的起点。

二)明确方法和要求,保证实验过程科学严谨。

模拟实验前,一定要讲清原理、实验方法和要求,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使用一半白一半黑的球做模拟实验,同时要讲清楚同学之间怎样合作,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做、怎样做。只有将一系列的方法原理交代清楚,才能保障学生观察到准确的月相,才能保证到学生搜集到准确的证据,确保模拟试验成功,有效的帮组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各小组汇报卡所描绘的月相,归纳、概括、总结出月相变化的规律。

三)合理安排时间,保障充分**。

观察、实验、记录、用笔画月相、剪月相都需要时间,如何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观察、**、体验,充分搜集证据?我在本课教学中采用用笔勾画出月相再把多余部分剪掉的策略,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汇报卡上画好了圆圈、标好了农历的时间,这样腾出时间让学生充分观察各个时间、位置的月相。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获取证据。

四)合作**、有效实现三维目标的整合。

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如何整合是课程改革过程中的焦点和难点问题。在本课的教学活动中,运用科学的方法模拟“月相变化”在分组合作的过程中,井然有序。学生能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反复求证,经历了知识发展和探索的过程,学生在兴趣盎然的**之中,通过一定的过程与方法,掌握了月相变化的规律。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月相变化》教学设计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 月相变化 教学设计。课题单元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三章 宇宙 单元目标。月相变化 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 下 宇宙 单元中第二课时的内容。本课在本单元中承接上堂课 地球的卫星 月球 的教学,更加深入地介绍月亮的奥秘,月相变化的规律,同时为后面 日食和月食 的教学做了铺垫...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月相变化》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 月相变化 教学设计。一 教育理论指导 科学课程标准 中指出 科学学习要以 为核心。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亲身经历以 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二 内容与方法梳理 月相变化 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 宇宙 单元第二课,本课主要是让学生认...

教科版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月相变化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二单元物质变化月相变化。一 教材简析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到月相是变化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学生根据生活中的记忆,画出月相的变化,再通过小组以及全班的交流比较,初步了解月相变化的规律。模拟月相变化的实验,让学生初步认识月相变化跟月球不发光有关,跟太阳照射有关,跟月球在围绕地球公转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