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月相变化》教案

发布 2020-08-21 16:24:28 阅读 3316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月相变化》教学设计。

一、教育理论指导:

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科学学习要以**为核心。**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亲身经历以**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

二、内容与方法梳理:

月相变化》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宇宙》单元第二课,本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到月相是变化的,变化是有规律性的。学生根据生活中的记忆,再通过小组以及全班的交流比较,初步了解月相变化的规律。模拟月相变化的实验,让学生初步认识月相变化跟月球不发光有关,跟太阳照射有关,跟月球在围绕地球公转有关,同时通过模拟实验,让学生有一个宏观的态度来审视月相变化的规律,并能结合生活实际有序观察和推测月相变化的规律。

三、学情分析:

学生对月相的前概念只是印象中有圆月也有缺月,但都不系统,大部分学生对农历的每个月都会有一次圆月概念几乎是无。学生只知道八月十五和正月十五的月亮才是圆的。

学生在五年级时学的知识储备:昼夜交替的形成;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同时会自转;月球是地球的卫星,会绕着地球转,转动一圈是一个月时间。有着这些知识储备对于学生学习这一课的内容会有一定的帮助。

六年级的孩子对空间想象能力的建立还很不完善,他们对现实中的天体如何与模拟实验的天体不能很好地用空间概念图建构起来。

四、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

1、知道月相在一个月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

2、知道月相形成的原因,能概括月相变化的规律。

过程与方法:

1、利用模拟实验,**月相形成的原因及其变化规律。

2、通过画月相、剪月相、贴月相经历发现和探索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形成观察月相的兴趣。

2、培养学生自主性和合作意识。

五、教学重点:

月相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月相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六、教学难点:

模拟实验中各种材料所代表的是什么,明确为什么要建立这样的模型。

七、教学准备:

月相变化的课件、月相模拟材料(每小组黑白球一个、圆纸片16个)、小组地面画好圆圈、汇报卡、剪刀、等。

八、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月相变化。

上半月: 又亏到圆亮面朝右。

下半月: 又圆到亏亮面朝左。

学生实验记录单:

月相变化》说课材料。

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粤教科技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3课《月亮》第一课时。《科学课程标准》把本节内容纳入了 “地球与空间科学”领域。学生通过前面几节内容的学习,已经对地球、太阳和月球以及三者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本节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介绍月相形成的原因及变化规律。

五年级学生,对生活现象及科学事例已经有了一定的分析能力,但主要还依赖于主观形象的思维,对于新知识的学习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喜欢将科学的学习与生活联系起来,但他们非常匮乏生活经验,从理性的角度学习本节课内容还具有一定的难度,由于月相形成较为抽象,因此在课堂上我准备了结构性的**材料,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获得月相变化规律的感性认识。但由于模拟实验的**材料和实际情况有诸多不同,如:月球被涂成半黑半白、太阳也是模拟的,并不发光,学生实际上并不是非常相信模拟实验的**结果。

最后我通过自制教具《新型月相形成演示仪》结合大屏幕进行效果显著的演示,作为对**实验的验证和整节课的知识总结,效果显著。

综合以上分析,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月相的形成原因及变化规律。同时由于月相的形成原因的理解需要较强的空间想象力,以及理论分析和推理能力,因此也是本节课的难点。

基于以上,并结合课标,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月相在一个月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

2、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

过程与方法

1、根据已有的想象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而做出假设,同时能在小组学习中收集整理别人的观点,并且根据一定的事实对自己的假设进行调整。

2、初步学习利用模型来解释自然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意识到宇宙是一个变化的系统。

2、培养自主性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月相的形成原因及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月相变化的原因。

教学准备:ppt课件、小组**实验材料、新型月相变化**仪(演示用)、记录单。

一、新课引入。

魔术是小学生非常喜欢的活动,上课之初,我通过圆球会变魔术引入本节课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引入课题。

你见过什么形状的月相”这个环节通过提问自然引出月相的定义(月亮的圆缺变化)。然后问:关于月相变化,你想研究什么问题。学生积极思考,纷纷提出自己的问题,体现了自主**的特点。

三、月相如何变化?

我让学生小组讨论,画出上半月的月相变化过程,然后把多个小组的讨论结果在投影仪里投影出来。学生通过对比各组画出的月相变化图,发现有很多不同的意见,如:上半月的月相亮面在左还是在右,初七以后,月相是往外凸还是往里凹?

知识的矛盾,激发了学生进一步**的欲望。

四、**月相的成因。

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这个问题,提出自己的假设,设计方案验证自己的假设。我将学生的想法加以引导,确定用实物模拟法研究月相的成因。我专门设计了一个实验板,里面有太阳光、月球公转轨道,通过讨论,我们用地球仪模拟地球,用半黑半白的乒乓球代表月球,始终保持涂黑的一面背对着太阳光。

小组四个人进行分工,2人做实验员负责抬着实验板,1人作为监督员,负责改变“月球”的位置,1人作为观察员兼记录员。记录员所看到未被涂黑乒乓球的形状即表示月相。

通过这样直观的模拟体验,得出月相的成因是在月球不发光和太阳照亮半边月球的基础上,由于日、地、月三者的空间位置发生了变化(相对运动)。在具体的实验材料的支持下,让学生亲历实验过程,从而达到突破重难点的目的。

五、自制教具演示验证。

但由于模拟实验的**材料和实际情况有诸多不同,如:月球被涂成半黑半白、太阳也是模拟的,并不发光,学生实际上并不是非常相信模拟实验的**结果。最后我通过自制教具《新型月相形成演示仪》结合大屏幕进行效果显著的演示,作为对**实验的验证和整节课的知识总结,效果显著。

六、月相的变化规律。

根据模拟实验和教具演示,师生共同总结月相变化的规律,这个过程我只讲解一部分,另一部分让学生讲解,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

五、拓展。让学生思考月相变化和人类的关系,引导学生把学习的知识和生活联系起来。最后,我通过**《月相与生活》的**,让学生了解月相和人类的关系,体现了科学与生活、科学与社会的理念。

六、复习巩固。

我设计了填写唐诗和侦探破案的故事,让学生用学习的知识解决问题,实现学以致用,也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查。

七、课堂练习布置作业。

结合上课的时间,鼓励学生亲自观察一半月的月相,并通过月出和月落时间对学生的观察进行指导。

板书设计。月相变化。

一、 月相怎么变化?

上半月:由缺变圆,亮面在右(西边)

下半月:由圆变缺,亮面在左(东边)

二、 月相为什么会变化?

1、公转。2、角度。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月相变化》教学设计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 月相变化 教学设计。课题单元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三章 宇宙 单元目标。月相变化 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 下 宇宙 单元中第二课时的内容。本课在本单元中承接上堂课 地球的卫星 月球 的教学,更加深入地介绍月亮的奥秘,月相变化的规律,同时为后面 日食和月食 的教学做了铺垫...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月相变化》说课稿

课稿。一 教材及学情简析。月相变化 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 宇宙 单元第二课,属于 地球 宇宙和空间科学 领域。学生在第一课已经了解了月球的基本知识,已经对地球 太阳和月球以及三者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本节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介绍月相形成的原因及变化规律。通过本科学习为后面学习日食...

教科版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月相变化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二单元物质变化月相变化。一 教材简析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到月相是变化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学生根据生活中的记忆,画出月相的变化,再通过小组以及全班的交流比较,初步了解月相变化的规律。模拟月相变化的实验,让学生初步认识月相变化跟月球不发光有关,跟太阳照射有关,跟月球在围绕地球公转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