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则。运。
算教案。教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课书四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三步式题。
2、掌握带有小括号的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比较熟练的进行四则运算。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的习惯,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比较来归纳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分析比较中,感受学习数学知识的乐趣。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还记得“冰雪天地”游乐场吗?今天我们再一起到“冰雪天地”游乐场去看一看。(**课件)这个游乐场中有三个区域,我们曾到过滑冰场、滑雪场,在那里探索了不少的数学知识,今天我们再一起到冰雕区去看一看,研究一下那里的数学问题。
二、新。
课。一﹚(**课件)
一.教师:请同学们注意看,你得到了哪些信息?(生答。
二.教师:除了这些信息以外,还有没有其它的信息?(生答)
三.我们看一看你们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同学们自由回答问题)
四.**课件)请同学们完整叙述题目,独立解决“下午要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这个问题,要求只列一个算式就能把解决问题的过程表示出来。先让同学们说说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把过程展示在黑板上。
提问并讲述每一步表示什么。
师总结:括号是用来改变运算顺序的,当你列的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与实际需要不相符时,就可以用括号来改变运算顺序。﹙二﹚师:
我这里有一道新问题。(**课件)让同学们列一个有括号的式子解决问题,然后同桌交流解题方法和结果。请同学们列式:
要说出每一步表示什么。(三)再计算两道新问题。(**课件)
42+6×(12-4)42+6×12-4师:观察这两道算式**相同?**不同?(生答)
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运算顺序,然后计算出结果。师:用和、差、积、商来说说计算过程。﹙四﹚通过计算、分析、比较你有什么感受想说呢?(学生自由回答)
三、小。结。
1、通常把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2、反问同学们四则运算指什么?(**课件)
3、请同学们小组内总结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学生自由发言)
4、(**课件)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四、课堂巩固练习。
五、总结。六、作业:
课本14页第1题。
板书设计:四则运算。
课后反思:在教学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时,改变了以往单纯教授计算法则的现象,而是将四则运算赋予了生活中的现实意义,目的是让同学们通过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来掌握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较好地体现了新教材的这一新的理念:
将理解运算顺序融于解决问题的过程之中。教学中充分运用了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并在交流合作的基础上形成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每一步算什么?求的是什么?
将解题的步骤与运算的顺序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正确与错误的算式的对比中,引导学生发现如果不带小括号就出现了“下午游人数减去上午保洁员数的”错误结果,认识到了引入小括号的必要性,感受括号的实用价值。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对比让学生自己归纳出带有小括号的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印象会更加深刻。2、
注重培养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策略。解决问题的步骤和策略也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第二种解题方法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首先,引导学生认真解读题意,重点理解“如果每30位游人需要一名保洁员”,让学生交流解题思路,重视两种解决方法的对比,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的思路不同,解决方法也不同,计算的步数也不一样,实现对解决问题的优化,切实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从不同的角度对比、分析、强化小括号的作用。在例五教学中,从有无括号、括号的位置、括号的多少等不同角度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比较,让学生自己说说有什么感受,进一步加深了对括号的认识。总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同学们头脑中的信息很多,能发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充分信任学生,给他们自主学习的机会,适当的给他们加以引导,他们会更加出色。
四年级下册数学四则运算练习
一 填空。1 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要按 的顺序计算,如果只有乘除法,要按 的顺序计算。2 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含有加 减 乘 除四种运算,要先算 再算 3 在算式529 68 3里,应先算 法,再算 法。4 在算式23 6 12 8里,应先算 法和 法,后算 法。二 算一...
四年级下册数学四则运算练习一
1 填空题。1 计算205 158 49和9 15 5的运算顺序 都是从 往 按顺序进行计算。2 计算265 5 4,先算 法,再算 法。计算483 69 134,先算 法,再算 法。2 口算下列各题。3 计算下列各题。4 解决问题。1 科技馆上午有540人来参观,中午来了84人,又有236人离开了...
四年级 下 数学四则运算
四年级 下 数学练习 31 班级姓名学号。一。比较每组数的大小 4.6元 6.4元0.4元 0.39元 4.72米 4.072米。8.099千克 8.1千克 8.2吨 7.9吨 0.56元 0.65元。1米 0.99米1.445千米 1.454千米。二 在方框里填上适当的数 三 下列各数在数射线上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