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
我的家庭》**活动方案。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我的家庭》是一个关于"我与家庭"的教学主题,是对二年级所学知识的一种提升。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旨在让学生明白孝敬老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也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自己作为晚辈承接了长辈们的养育之恩,关爱之情,就要懂得回报,要了解老人的需要,尊重老人的意愿,孝敬老人。
二、学情分析。
作为三年级学生在了解了家庭成员的组成,交流了家人的故事,体会了家庭成员间的亲情之后,就能感受到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萌发感激之情。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是家中的"小太阳",在家庭生活中容易以自我为中心,越是亲近的人,越是付出最多的长辈,往往最不知道感谢。我国社会目前面临老龄化,老人们往往只想着孩子,不愿意把自己的烦恼、需要告诉孩子,(通过调查显示)孩子往往不了解老人的真实需求,把长辈们的付出视为理所当然,不懂得珍惜。
有的只知索取,不知回报;或者知道要孝敬老人,但在做法上存在偏差。在此情况下对学生进行敬老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三、活动时间2023年9月9日——18日。
四、活动目标。
1、了解老人曾经对社会和家庭作出的贡献,激发学生热爱老人,孝敬老人的情感。
2、了解老人的需求,知道要孝敬老人首先必须了解老人。
3、培养孝敬老人的美德,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孝敬老人。
五、活动准备。
1、学生准备:
(1)调查了解你家中或身边的老人过去如何工作和生活的,同时了解家中老人的年龄、喜好等情况,填写《我的祖辈采访表》。
(2)搜集家中老人为国为家作出贡献的**和奖状等。
(3)回忆祖辈关心照顾自己的事例,寻找与祖辈的合影。
2、教师准备:
(1)搜集相关**与**等。
(2)对学生的采访表进行汇总与分析。
(3)准备教学课件。
六、活动过程。
(一)课堂激发热情。
1.课件出示:"孝"的甲骨文,让学生猜猜是什么字,随后教师阐述其意思。
师:我们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生活中我喜欢这个"孝"字,尤其是用甲骨文写的"孝"字。
"孝"在甲骨文时,上面是一位腰弓背陀的老人,下面是一位年轻人,两个象形符号合在一起,我仿佛看到在春暖花开的时候,一个老人手牵着孩子的小手,在人行道上,在海边的沙滩上,讲着过去的故事,眼睛满是爱护和满足。我仿佛看到了那个孩子扶着老人,稳稳地走着,眼睛里陡然多出来的是凝重和庄严!同学们,一个简单的符号有如此简洁又深刻的内涵,它凝聚了咱们中华几千年尊重老人、敬爱老人的美德。
2.家中哪些人是你们的长辈?
3.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是我们的祖辈,他们养育了我们的父亲、母亲。现在,他们年纪大了。你知道他们今年几岁了吗?
(二)回顾付出,感悟真情。
1、老人年轻时是做什么工作的?(邀请小朋友上台介绍,随机出示相关的**、奖状、奖杯等)
预设a:我奶奶,她曾经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小学老师,培养了许多学生,为国家输送了优秀的人才。这是奶奶带着她的学生参加各类比赛获奖的**。
预设b:这是我外婆,她是一位裁缝,为顾客设计了许多漂亮的服装,装扮了人们的生活。
预设c:我爷爷是医生,他给好多邻居看过病。
2.现在,他们在为家庭忙些什么?
师:听了小朋友的介绍,老师真为小朋友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自豪。老人为我们的国家做了一辈子的贡献,现在老人退休了,小朋友,你能说说现在老人在家为家人所做的事吗?
3.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是怎样照顾我们的?(回忆老人让自己感动的一件事例)过渡:老人们在家也不闲着,为我们洗菜做饭,为我们拿伞送衣,真是"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4、祖辈为了使我们能健康成长,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无怨无悔。他们把自己的全部的心血都投入到了我们的身上,我们的喜怒哀乐,一举一动都牵动着祖辈的心,听了同学的介绍,看了这些**,你想对老人说什么?你想为老人做点什么?
(三)我家的老人调查。
教师:要孝敬老人,首先要了解老人:了解他们的需要,打听他们操心的事,使自己的孝心能让老人开心。请大家按照采访要求进行活动。下发"我的祖辈采访表"。
1)最让老人高兴的事是什么?
(2)最让他们烦心的事又是什么呢?
在学生发言基础上出示《笑脸图》
100位老人见到后辈儿孙时,有91人表情愉悦,面带微笑;有5人显得很平静;有4人面带期望。而100位儿孙遇到长辈时,有46人板着面孔,脸色难看;有41人平淡无情;只有13人笑脸相迎,问寒问暖。
(设计意图:随着课堂教学的展开,在老人们一件件高兴的事、烦心的事情交流中,学生不仅逐步了解了老人们的需求,同时相互的情感产生了共鸣,思维发生了碰撞。在对待老人的是与非之间,他们对以后的生活有了正确的选择。
)2.课件出示**《忙,都忙》
(1)夜深人静了,奶奶在想什么?
(2)她为什么说"忙点好"?在你的身边有没有出现类似的现象?
(3)小结:老人就是这样,一切以孩子为重。宁肯自己受苦,也不愿把自己的烦恼、需求告诉孩子,需要我们用心去感悟。
如果我们不注意的话,有些无心的行为也会伤了老人的心。家家都有老人,人人都会老,再优越的生活条件也挡不住寂寞的困扰,再好的物质享受也比不上家人的关心和陪伴。 3、静心感悟老人的需求与心声。
**《我已经老了》课件,引起学生视觉与心理上强烈的冲击。从而懂得善待老人,就是善待明天的自己。
师小结: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尊重、关心、孝敬老人,其实就是尊重我们的未来!
(设计意图:人的精神世界之所以丰富,是因为有真挚的情感,而情感的激发光靠说教是没有用的,我们需要通过一些辅助的教学手段去营造良好的道德情景,此环节设计中,通过《忙,都忙!》**感受老人们需要的是家人的关心,而我制作的《我已经老了》课件、事先录制的老人心声,呈现的一幅幅触目惊心的画面、一句句发自肺腑的话语,使孩子的心灵被深深**撼了。
)4、学生讨论我们可以为老人们做些什么?欣赏一位老人的心声《牵着手慢慢变老》四人小组讨论。
(1)观赏画面,老师现场朗诵一位老人的话《牵着手慢慢变老》。
(2)四人小组讨论,然后将自己的话想说的话、想做的事写在"孝心卡"。同时**画面及背景**《常回家看看》。
预设内容:看望老人;打**;努力学习;散心;洗碗;捶背;洗衣服;送礼物;聊天;散步;讲笑话等。
(3)5分钟后--全班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将"孝心卡"贴到黑板上。哪些事是你今天或这个双休日就能做到的呢?哪些能坚持一星期做到的呢?
哪些能坚持一个月的呢?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将孝心卡按时间进行重新分类。
(4)学生齐读《孝敬歌》过渡:孝顺老人并不难,不是用甜言蜜语,而是用一份真心;无需下跪磕头,而是用实际行动来献出自己的一份孝心。孝敬老人"贵在坚持",也"难在坚持"。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孝敬歌》。
(设计意图:**是最具感染力和震撼力的,一段事先录制的老人心声《牵着手慢慢变老》,一首深情的《常回家看看》歌曲,使学生们激情勃发,此时设计四人小组讨论并书写《孝心卡》便水到渠成了。而接下来的"孝心卡"分类则使学生更明确了自己的做法,这些做法在"孝敬歌"的朗读中得到了强化。
)5、课件出示"马鹏飞"事例(树立榜样,强化感受)
(1)下面让我们走进2023年全国十大真情人物马鹏飞,一起来感受他的孝心故事。这个故事让你最感动的是什么?
(2)这些事他坚持做了多少时间?师过渡:表达孝心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最关键的是要看有了这份心后,有没有行动。
(设计意图:通过开学第一课《马鹏飞》这个特殊的事例,触动学生情绪,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和生命深处沉睡的自我意识,从而迈出"孝敬老人"的第一步。)
(四)总结延伸,传递真情。
1.布置课后实践作业--出示"孝心进行时"实践表。(每人分发一张)
2.总结延伸。
6结束语:《孝心献老人》以生活中尊老爱老的**导入,然后介绍了一些古今中外尊老、敬老的活动,让学生体会全社会对老年人的关爱,接着是一个重阳节和爷爷、奶奶出游的小故事,表达了对祖辈的孝敬和感激之情,最后设计的以了解祖辈、尊重祖辈为中心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是让学生进一步加深与祖辈的沟通,激发学生对尊老敬老的道德认同感。岁月如流水,每个人终归有走向衰老的那一天,老人们的今天将是我们的明天,我们对老人的态度也将是子孙日后对我们的态度,善待老人其实也是善待我们自己。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让我们用心去关爱曾哺育我们长大的老人们,让我们的所作所为无愧于心,无愧于天地。
【本课亮点说明】"孝敬老人"是一个情感性话题,把握情感,品德活动才能显示更强的生命力。本课教学的思路是"第一课时为感性的呼唤,第二课时为理性的回归"。因为没有感性的呼唤,学生的情感是冷漠的;没有理性的回归,学生的行为时短暂的。
只有两者兼顾,教学才有可能是有效的。本课教学努力营造温馨的课堂氛围,构建一个生活的课堂、真实的课堂、感动的课堂。
本课的设计中我着重突出以下几方面:
一、巧用生活资源,拉近生活距离。
新课程标准倡导让学生与真实的社会生活接触,在生活中学习道德。课前的调查活动能为品德课教学提供第一手的素材,且拉近孩子和生活的距离。为此,我把课前调查作为开发本课教学资源的一个活动,在教学前我精心设计了《学生家庭情况调查表》、《我的祖辈采访表》,指导孩子走进老人的世界,了解他们年轻、年老时为国为家所做出的贡献,听听他们的快乐和烦恼,并引导学生关注老人的真实需求。
在调查活动中,孩子们真切地感受到了老人们的付出与无私,这种感受比空洞乏味的说教要有效得多了。这样的调查活动有效丰富了课程资源,也培养了学生观察身边人与事的好习惯。
二、活用课程资源,加强生活体验。课程标准指出:"课程资源不要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教学内容可以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及时丰富、充实课程内容,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
"在本课的设计上,我对教科书的课程资源做了调整。故事屋重阳节和爷爷、奶奶出游的小故事,我改用开学第一课《马鹏飞》这个特殊的事例(**),让这个感动了无数人的小小少年触动学生的情弦,激活思维,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和生命深处沉睡的自我意识,从而迈出"孝敬老人"的第一步。教材中尊老爱老的**我以《孝敬歌》的形式出示,**结合更具说服力。
以了解祖辈、尊重祖辈为中心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我放在课后延伸中进行,并设计了《孝心进行时实践表》。古今中外尊老、敬老的活动体会全社会对老年人的关爱,我放在第二课时进行教学。在"孝心卡"的教学上,采用四人小组讨论孝敬老人的方法,并现场书写公布,通过(一天、一星期、一个月)分类的方式告诉学生孝敬老人"贵在坚持",也"难在坚持"。
三、整合课外资源,深化情感体验学生内在的情感就是课程资源。不过它只是备选材料,只有在教学中合理利用各课外资源,才能达到领悟感情、以情激情、以景激情,最终使道德情感成为道德认识的动力而转向指导道德行为。在本课设计中,课件所提供的素材努力做到贴近时代解读,契合儿童心理。
我通过收集老人关心孩子的**,让学生明白老人为我们的付出;通过《忙,都忙》**让学生感受到再优越的生活条件也挡不住寂寞的困扰,再好的物质享受也比不上家人的关心和陪伴。通过《我已经老了》课件、教师随堂朗诵一位老人的心声《牵着手慢慢变老》,从而让学生懂得善待老人,就是善待明天的自己;通过《马鹏飞的孝心故事》让我们知道孝敬老人"贵在坚持",也"难在坚持"。在整堂课的设计中,我始终注重挖掘学生已有的但没有体验到的事物,强化他们的体验与感受,从而促进道德的内化。
如果说第一课时"感性的召唤"让学生掀起了情感的波澜,迈出了"孝敬老人"的第一步。那么,第二课时"理性的回归"就是要让学生静下来感受这一步迈出后的结果,从而认真地审视自己的行为,并决定自己的后续行为。附件1:
我的祖辈采访表附件2:学生家庭情况调查附件3:"孝心进行时"实践表附件4:
一位老人的心声《牵着手慢慢变老》材料。
浙教版品社四年级上册《孝心献老人》优秀教案 重点
品德与社会 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我的家庭 活动方案。一 教材分析。本单元 我的家庭 是一个关于 我与家庭 的教学主题,是对二年级所学知识的一种提升。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旨在让学生明白孝敬老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也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自己作为晚辈承接了长辈们的养育之恩,关爱之情,就要...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孝心献老人说课稿
浙教版 品德与社会 四上 孝心献老人 说课稿。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浙教版 品德与社会 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课 孝心献老人 品德教学不应该是生硬的说教,而应该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引导孩子在情境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活动中收获,在参与中提高,达到一个 润物细无声 的境界。基于...
四年级上品德孝心献老人
品德与生活 四年级上。第二单元第1课。课题孝心献老人。目标要求。1.了解老人对家庭 对社会所做的贡献。理解为什么要尊老 敬老。2.知道重阳节是我国的老人节。了解全社会尊老 敬老的一些举措。3.具有尊老 敬老的人的意识。教学时间 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激发学生孝敬老人的意识。2.了解老人对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