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杜甫诗三首。
一)、《望岳》
1、赏析。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暮,并由望岳悬想将来的登岳。
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揣摩劲和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
齐鲁青未了”了是经过一番揣摩后得出的答案,真是惊人之句。它既不是抽象地说泰山高,也不是像谢灵运《泰山吟》那样用“刺云天”这类一般化的语言来形容,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泰山之南为鲁,泰山之北为齐,所以这一句描写地理特点,写其他山岳时不能挪用。
明代莫如忠《登东郡望岳楼》诗说:“齐鲁到今青未了,题诗谁继杜陵人?”他特别提出这句诗,并认为无人能继,是有道理的。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注脚。“钟”字,将大自然写得有情,而诗人或许也钟情于泰山。山前向日的一面为“阳”,山后背日的一面为“阴”,由于山高,天色一昏一晓判割于山的阴、阳面,所以说“割昏晓”。
“割”本是个普通字,但用在这里,确是“奇险”。由此可见,诗人杜甫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作风,在他的青年时期就已养成。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两句,是写细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因长时间目不转眼地望着,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归鸟”是投林还巢的鸟,这也从侧面体现了泰山的深远,巍峨。
而时已薄暮,诗人还在望。不言而喻,其中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最后两句,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从这两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的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这正是杜甫能够成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关键所在,清代浦起龙认为杜诗“当以是为首”,并说“杜子心胸气魄,于斯可观。
取为压卷,屹然作镇。”(读杜心解》)此诗被后人誉为“绝唱”,并刻石为碑,立在山麓。无疑,它将与泰山同垂不朽。
也写出了诗人的伟大抱负和雄心壮志。
2、填空。1>、只有那些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的人,才能达到《望岳》中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境界。
2>、我们不要满足于眼前的成绩,而要放眼未来,要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去实现我们远大的理想。(用杜甫诗句填空)
3>、透过《望岳》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我们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4>、《望岳》中虚实结合,表现泰山秀美、高大的诗句是:“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5>、既是攀登泰山极顶大的誓言,又是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表现作者志向高远,坚定)的诗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6>、十一**周,张羽与家人沿着崎岖小路登上蒙山龟蒙顶,极目远眺,周围的美景尽收眼底。她不禁感叹:“杜甫的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真是太妙了!
二)、《春望》
1、赏析。春望》这首诗开篇非同凡响:“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两句通过“望”而一下子将时局,景物以及诗人的满腔激愤推到读者眼前,给人一种强烈的震撼。
上句写山河虽在,而国家蒙难;下句写浩劫过后,人烟稀少,草木荒芜,满目凄凉,昔日繁华,已成记忆。读此诗应时时不忘题目“望”字。望的意义是向远处看。
望到如此景象,无限感慨不禁涌上心头,这便自然引出第三第四两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直有两种解释。
对于“花溅泪”,一种解释是人见花而溅泪;另一种解释是花似有知,亦感时而溅泪。对于“鸟惊心”,一种解释是人听见鸟啼而惊心;另一种解释是怅恨离别,连大自然界的鸟儿也会感到惊心。两种说法都能解释通,读者可以根据自己对诗意的理解任意偏重哪种说法都可以。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全”两句,应理解为望中所思。这两句由大到小,有总揽转为具体抒写自己在特殊的春天里的感受。烽火,即战火;连三月,是说战火持续时间之久。
这里说的烽火并不一定是诗人真的望到的,很可能是听到了长安以外战火未熄,是想象中的战火。极可能是家人在下句的“家书”中告知的。这两句,上写国难,上说家愁。
国难家愁均由战乱而生。宋代司马光在评论《春望》时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余人矣;花鸟,平时可娱之物,见之而泣,闻之而悲,则时可知矣”。
最后两句描写诗人的自身形象。杜甫因战乱被俘,到写这首诗时已有七八个月了,因昼夜忧国忧民思亲念家,愁白的头发,已经不停的脱落,简直连簪子都插不住了。
这首诗开头从大处落笔,结尾回到自身。将国、家、己三者融为一体,创造了一个独特的意境。诗中写景、抒情结合得很完美,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但诗中所写的不仅仅是景和情,而且还有人和事。诗人将景、物、事、人、情各种因素综合为一个独立的世界,完美地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在这首诗里,由景、物、人、事等组成的“境”,和诗人所要表达的“意”完整地融为一体,蕴含着诗人对于国破家愁无限悲痛之情,忧国思家之意。
诗人的不尽之意,正是托这有限之境表现出来,将意深藏在境中,使人深思后才能得之。诗人在写景、咏物、叙事之时能将这些与国家的命运和个人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构成诗的完美意境。
2、填空。1>、杜甫《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诗句花无情之物为有情,抒发了感时伤逝之情。
2>、通过《春望》中“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两句,我们可以想见杜甫忧国、伤时、思家而造成的苍老之态。
3>、表现长安春日满目凄凉,传达出诗人忧国伤时之情的诗句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4>、诗人刻画自身形象,抒发忧国念家悲秋的诗句是:“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5>、《春望》中采用移情于物的手法,写诗人对这个特殊的春天的诗句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三)、《石壕吏》
1、赏析。这首五言古诗篇幅不长,一共二十四句,一百二十字,而内容十分丰富。它以“耳闻”为线索,按时间的顺序,由暮——夜——夜久——天明,一步步深入,从投宿叙起,以告别结束,从差吏夜间捉人,到老妇随往;从老翁逾墙逃走,到事后潜归;从诗人日暮投宿,到天明登程告别,整个故事有开始、发展、高潮、结局,情节完整,并颇为紧张。
诗的首尾是叙事,中间用对话,活动着的人物有五六个之多,诗人巧妙地借老妇的口,诉说了她一家的悲惨遭遇。诗人的叙述、老妇的说白,处处呼应,环环紧扣,层次十分清楚。
诗人虚实交映,藏问于答,不写差吏的追问,而只写老妇的哭诉,从哭诉中写出潜台词、画外音,将差吏的形象融入老妇的“前致词”中,有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诗人写老妇的哭诉,语言朴实无华,一个典故也不用,很切合老妇的口吻,且随着内容的多次转韵,形成忧愤深广、波澜老成,一唱三叹,高低抑扬的韵致,使沉郁顿挫达到极致。
全诗述情陈事,除“吏呼一何怒”二句微微透露了他的爱憎之外,都是对客观事物的描述。在这里,诗人通过新颖而巧妙的艺术构思,将丰富的内容和自己的感情融化在具体的形象里,浇注于客观的叙述中,让事物本身直接感染读者,让故事本身去显露诗人的爱憎。这种以实写虚,以虚补实,虚实相映的艺术手法,使全诗显得简洁洗练,而又蕴涵丰富。
2、填空。1>、《石壕吏》中“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两句渲染出了县吏的如狼似虎的蛮横气势,也表现了老妇人的凄苦、可怜。
2>、《石壕吏》中暗示(侧面写)老妪被抓的话的句子是:“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二、诗四首。
1)、《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
1、赏析。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一共有五首,这是其中的第三首。从表面上看,这首诗写的是田园劳作之乐,表现的是归隐山林的遁世思想;但把这首诗和其他的诗对比来看,作者的“愿”其实有它特殊的内涵。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这两句写在南山下种豆,草很茂盛豆苗却稀稀疏疏的。起句很平实,就像一个老农站在那里说话,让人觉得很亲切。
作者虽志在田园,但初归时的劳动效果不大理想,庄稼长得不好,豆苗还没有草多。这一方面是因土地荒芜贫瘠,杂草丛生,地广人稀,难以**;另一方面也说明他不善于劳动,一个封建士大夫,刚离官职的县太爷,既没有耕作经验,又没有耕作能力,种不好庄稼,也是情理中的必然。他对“草盛豆苗稀”的状况是不甚满意的,但不文过非,这符合他一贯“任真自得”的性格。
萧统说他为人率直,不矫饰言辞,曾与人饮酒,不论贵贱,若先醉,便对客人说:“我醉欲眠,卿可去!”诗人襟怀坦荡如此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为了不使豆田荒芜,诗人一大早就下了地,到了晚上才披着月光回来。虽然很辛苦,但他并不抱怨,这从“带月荷锄归”的美景就可以看出来。
“晨兴”写早起;“带月”写晚归,看出他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辛劳。“理荒秽”,写他归耕后垦荒工作的艰难。尽管每天劳动时间很长,从日出到月出,身体很疲惫,然而诗人没有丝毫怨言,反而有“带月荷锄归”的悠闲笔调写出他劳动后的轻快。
陶诗于平淡中又富于情趣。陶诗的情趣来自于写意。“带月荷锄归”,劳动归来的诗人虽然独自一身,却有一轮明月陪伴。
月下的诗人,肩扛一副锄头,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里,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月夜归耕图啊!其中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 我们好象看见诗人在月出山岗后,心满意得地扛着锄头,哼着诗句,漫步归家的情景。
此时,人与月与自然环境构成了一个和谐的统一体,诗人心灵的舒畅,通过艺术的笔触,净化为一种崇高的自然美、精神美、诗歌美,活脱出一个美好静谧的意境和悠闲自得的形象。“带月”句可说是神来之笔,它变劳苦为欢快,化困倦为轻松,具有点染之功。。“种豆南山下”平淡之语,“带月荷锄归”幽美之句;前句实,后句虚。
全诗在平淡与幽美、实景与虚景的相互补衬下相映生辉,柔和完美。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路窄草长,夕露沾衣,但衣服打湿了有什么可惜的呢?
这两句是进一步写田园荒芜,归耕艰难。以上六句叙写耕作生活,真切朴实,宛如在目。“衣沾不足惜” 这句话看似平淡,但这种平淡正好映**结尾这一句“但使愿无违”,使得“愿无违”强调得很充分。
这里的“愿”更蕴含了不要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了自我的意思。它既有儒家洁身自好、安贫乐道的思想,亦有道家的返璞归真、顺应自然的意念,并且这二者常常融为一体。 这首诗用语十分平淡自然。
“种豆南山下”“夕露沾我衣”,朴素如随口而出,不见丝毫修饰。这自然平淡的诗句融入全诗醇美的意境之中,则使口语上升为诗句,使口语的平淡和诗意的醇美和谐地统一起来,形成陶诗平淡醇美的艺术特色。
2、填空。1>、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中最能表现诗人摒去尘俗,躬耕自食,返归自然愿望的诗句是:“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2>、《归园田居(其三)》中最能表现田园劳作之乐的诗句是:“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3>、中写辛苦劳动的诗句是:“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2)、《使至塞上》(王维)
1、赏析。开元二十五年(737)的春天,王维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蕃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这实际上是被排挤出朝廷。这首诗所写的就是这次出使的情景。
诗人以简练的笔墨写了此次出使的经历。“单车欲问边”,写自己轻车简从,要前往边境慰问将士。要走多远呢?
“属国过居延”,是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山高路远,诗人觉得自己好像“征蓬”一样随风而去,又恰似“归雁”一般进入胡天。既言事,又写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
经过长途跋涉,诗人终于“萧关逢候骑”,却没有遇见将官。一问才知道“都护在燕然”:将官正在燕然前线呢!
故事似乎还要延续下去,但诗歌却于此戛然而止,给人留下回味的余地。
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试想,那茫茫无边的沙漠,只有用一个“大”字才能状其景观;在这纯然一色、荒凉无边的背景之上,那烽火台上燃起的一缕白烟直上云霄,是多么醒目,“孤烟”二字正能状其神韵。
“孤烟”之后随一“直”字,使景物显得单纯简净,直入人心。“长河落日圆”,苍茫的沙漠,没有山,没有树,只有黄河横贯其间。视野所及,大漠无边无际,黄河杳无尽头,“长”字便自然涌上作者心头。
而“长河”之上,是那一轮圆圆的落日,这里的“圆”字与前面的“直”字,都用得逼真传神,难以言其妙处。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复习题
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复习题。为了帮助同学们在期末考试前能够通过做题提高解题速率,掌握解题技巧,本文根据初二上册物理知识点整理了这篇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复习题,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一 填空题 每空2分,共20分 1.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色光这是光的现象。2.有三种色光适...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题
上学期第1 3单元阶段验收练习题。i.语音与词汇。10分 a 找出与划线部分读音与众不同的单词。5分 1.a.mean b.hear c.idea d.dear 2.a.hardly b.start c.warm d.card 3.a.what b.watch c.want d.water 4.a....
八年级上学期 复习题
一 填空题。1.请写出以下现象所属的物态变化名称 夏天吃棒冰时,揭开包装纸后棒冰会冒 白汽用热风干手器将湿手吹干用久了的灯泡钨丝比新时细夏天的早晨晶莹的小露珠现象 寒冷的冬天窗户上的冰花现象 2.水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 选填 升高 下降 或 不变 该过程水选填 吸热 放热 或 不吸不放热 标准大气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