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期末考语文复习试卷

发布 2023-01-03 08:02:28 阅读 5425

【八年级下册期末考语文复习试卷】 一、基础部分(32分)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注音全错的一项是( )3分)

a、要选其中最深切、最真实、最难忘的悔(huǐ),也就是永久的悔,那也是唾。

(tuò)手可得,因为它片刻也没有离开过我的心。

b、其他人轻蔑(mìe)地看着这十五名妇女,讪(shān)笑着。

c、多少个隘(ài)口有多少次悲欢啊/你永远是个无情的建筑/蹲(duēn)踞在荒。

莽的山颠。d、踪(zōng)迹难寻又无所不在/厮(sī)守身边却默无一语。

2、下面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情郁于衷碌碌无为勇往直前步履蹒跚。

b、徇私舞弊必恭必敬高山仰止骇人听闻。

c、千古绝唱敝帚自珍无可耐何文质彬彬。

d、惟妙惟肖寄人篱下立锥之地声名狼藉。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背影》选自《朱自清散文全集》,其作者是散文家、诗人、学者朱自清。

b、《永久的悔》的作者是当代语言学家季羡林。

c、《大堰河——我的保姆》选自《艾青诗全编》,其作者是现代著名诗人艾青。

d、《长城谣》选自《无怨的青春》,其作者是台湾诗人纪弦。

4、下列句子使用比喻不当的一项是( )3分)

a、白杨树就像笔挺站着坚守岗位的哨兵。

b、每天都要在车上摇晃11个钟头,我已经困软得像一团棉花了。

c、天空里横七竖八架着的电线,就像盛开的朵朵莲花。

d、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5、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张待人接物坦荡如砥,深得同事好评。

b、石林奇石耸立,天然成趣,真是巧夺天工。

c、有些人滔滔不绝地说了许多空话,却没有认真做过一件事。

d、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6、下列对课文叙述有误的一项( )3分)

a、《背影》以“背影”为线索,文章回忆与父亲在车站相别的情景,表现父对子的。

至爱,抒发儿子在生活困顿、精神压抑下对父亲的思念之情。

b、《永久的悔》以“永久的悔”为线索,回忆家庭生活,表达对母亲的思念之情,抒发无法报答养育之恩的悔恨。

c、《铁骑兵》的作者杨朔是现代著名散文家,文章以离开大队的骑兵的行踪为线索,记叙一班八路军战士凭着坚定的必胜信念和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与敌人展开游击战,打乱了日寇的军事部署的传奇故事。

d、《苏珊?安东尼》记述美国女权运动第一人为争取黑人平等权而做的艰苦斗争,表现她的无谓气概和坚忍不拔的意志。

7、认真观察右图这幅漫画,按照要求回答问题。(4分)

⑴请简要说明这幅漫画的内容(40字以内)。(2分)

答:⑵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这幅漫画的寓意(25字左右)。(2分)

答:8、按下列要求默写古诗文句(每小题2分,共10分,每错、漏、添一字扣0.5分,扣完本小题的分值为止。)

⑴写出古诗的上句或下句:杨柳青青著地垂, 。无名氏《送别》)

风一更, ,故园无此声。(纳兰性德《长相思》)

⑵邹忌的妻子认为他美的原因是 ,

⑶《岳阳楼记》中,作者劝勉友人学习古仁人的“ ,高尚情操,并抒发了“ ,的远大政治抱负。

⑷《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委婉表达诗人希望出仕,却无人引荐的诗句是, 。

⑸辛弃疾《清平乐?村居》诗中描绘江南田园风光的句子是 ,

二、阅读部分(38分)

(一)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回答问题。(12分)

[甲]……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乙]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

”鲁哀公问:“**孰为好学?”孔子对曰:

“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颜回好学》

【注:回:颜回,又称颜渊,是孔子的**。蚤:同“早”。恸:哀痛之至。贰:重复。亡:同“无”。】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⑴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即更刮目相待( )

⑶门人益亲( )不迁怒,不贰过。(

10、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2分)

见往事耳及鲁肃过寻阳。

a、 b、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不迁怒,不贰过。

c、 孰若孤? d、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孰为好学? **孰为好学?

11、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译:⑵不迁怒,不贰过。

译:12、请写出与[甲]段文字相关的成语。你还知道与好学相关的成语吗?请举一例。(2分)

答:13、读了[甲]、[乙]两段文字,你有何感想?(2分)

答:(二)阅读《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节选),完成后面各小题。(9分)

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

因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

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自己。

……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在今天一般的教育里,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管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

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得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为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

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到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

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

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

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14、为什么说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1分)

答:15、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

。(2分)16、“王阳明‘格’院子里的竹子”的错误在于什么?“格”在此句中是什意思?(2分)

答:17、选文中运用的论证方法有: 。2分)

18、加点的词语“唯一”可以删掉吗?为什么?(2分)

答:(三)阅读《故乡的桂花雨》,完成后面各小题。(11分)

中秋节前后,就是故乡的桂花季节。一提到桂花,那股子香味就仿佛闻到了。桂花有两种,月月开的称木樨,花朵较细小,呈淡黄色,台湾好像也有。

我曾在人家围墙外闻到过这香味,一闻到就会引起乡愁。另一种称金桂,只有秋天才开,花朵较大,呈金黄色。我家的大宅院中,前后两大片旷场,沿着围墙,种的是金桂。

小时候,无论什么花,我都不懂得欣赏。尽管父母指指点点地告诉我,这是凌霄花,这是丁香花,这是木碧花……我除了记些名称外,最喜欢的还是桂花。桂花树不像梅树那么有姿态,笨笨拙拙的,不开花时,只是满树茂密的叶子,开花季节也得仔细地从绿叶丛里找花,不与繁花斗艳。

可是桂花的香气味,真是迷人。迷人的原因,是它不但可以闻,还可以吃。“吃花”在诗人看来是多么俗气。

但我宁可俗,就是爱桂花。桂花,真叫我魂牵梦萦。

故乡在近海县。八月正是台风季节,母亲称之为“风水妃”。桂花一开放,母亲就开始担心了,“可别作风水啊!

”她担心的是稻谷的收成,担心的是桂花的收成。桂花也像桃梅李果,也有收成呢!母亲每天都要在前后院子走一遭,嘴里念着:

“只要不作风水,我可以收几大萝,送一斗给胡宅老爷爷,一斗给毛宅二婶婆,他们两家糕饼做得多。”原来桂花是糕饼的香料。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闻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桂花成熟时,应应当“摇”,摇来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如任它开过谢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吹落,那就湿漉漉的,香味差太多了。“摇桂花”对于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盯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

”母亲说:“还早呢,没开足,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空阴云密布,云脚长毛,就知道要“作风水”了,赶紧吩咐长工提前“摇桂花。

”这下,我可乐了。帮着桂花树下铺蔑簟,帮着抱住桂花树使劲地摇,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

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母亲洗净双手,撮一撮桂花放在水晶盘中,送到佛堂供佛,父亲点上擅香,炉烟袅袅,两种香混合在一起,佛堂就像神仙世界。桂花摇落之后,全家动员,拣去小枝小叶,铺开在簟子里晒上好几天太阳。

晒干了,放在铁罐子里,和在茶叶中泡茶,做桂花卤,过年时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花香中。

念中学时到了杭州,杭州有一处名胜满觉垅,一座小小山坞,全是桂花,花开时那才是香闻十里。我们秋季远足,一定去满觉垅赏桂花。“赏花”是借口,主要的是饱餐“桂花粟子羹”。

因为满觉垅除桂花以外,还有粟子。秋季粟子正成熟,软软的新剥粟子,和着西湖白莲耦粉一起煮,再撒上几朵桂花,那股子淡雅清香是无论如何没有字眼形容的。即使不撒桂花也一样清香,因为粟子长在桂花丛中,本身就带有桂花香。

我们边走边摇,桂花飘落如雨,地上不见泥土,铺满桂花,踩在花上软绵绵的,心有不忍。这大概就是母亲说的金沙铺地,西方极乐世界吧。母亲一生辛劳,无怨无悔,就是因为她心中有一个金沙铺地的西方极乐世界。

我回家时,总棒一大袋桂花回来给母亲。可是母亲常常说:“杭州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于是我也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那阵阵的桂花雨。

19、本文以“桂花”为线索,围绕线索各自然段分别写了: 桂花、 桂花、

桂花、 桂花、 桂花,作者借此表达了的情感。(3分)

20、“桂花,真叫我魂牵梦萦”这句话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读。(2分)

从情感层面来说,这句话的含义是: 。

从行文层面来说,这句话的作用是: 。

21、“摇桂花”是几十年以前的事,对一般人来说,大抵都忘却了,作者却描绘得这样细致,这是为什么?(2分)

答:22、在文中,“母亲”多次提到“作风水”,足见“母亲”非常在乎桂花。你能从文中感悟到“母亲”非常在乎桂花的原因吗?至少写出2条。(2分)

三、写作部分(50分)

23、请你按下面的要求,任选一题作文。

⑴一个人在成长的历程中,需要的有时很多,有时很少。有的人需要无限的鼓励、关怀、理解和空间,有的人则需要一张书桌、一个上学的机会;有的人渴望成长,无惧挫折,有的人则害怕成长所要付出的代价……亲爱的同学,你认为成长最需要什么?请结合自己的经历、认识和感受,在下面题目的横线上填入一个你自己认为合适的词语(如宽容、空间、挫折、成功、快乐、付出的代价等),然后作文。

八年级期末考复习

a1.若分式的值为零,则的值必是 b a.3或 b.3 c.d.0 2 下列各式,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正确的是 c a.0.006b.0.0065 c.0.006d.65000 3.点p 3,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c a.3,b.c.3,4 d.4 4.请写出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的逆命题 ...

八年级上册期末考语文试卷

江苏省青年舞蹈团八年级上学期。语文 期末考试卷。姓名得分。同学们,沉着,冷静,快乐地迎接这次期末考试,相信你一定能获得满意的傲人成绩。一,基础知识与应用 共计18分 1,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 蹒跚烦躁巧妙绝伦谈笑风生。b 归咎狼籍物竞天择穷愁潦倒。c 轩榭遗骸长途跋涉五彩斑谰。d 嶙峋滞...

八年级上册期末考语文试卷

江苏省青年舞蹈团八年级上学期。语文 期末考试卷。姓名得分。同学们,沉着,冷静,快乐地迎接这次期末考试,相信你一定能获得满意的傲人成绩。一,基础知识与应用 共计18分 1,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 蹒跚烦躁巧妙绝伦谈笑风生。b 归咎狼籍物竞天择穷愁潦倒。c 轩榭遗骸长途跋涉五彩斑谰。d 嶙峋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