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测试题。
一、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 判断物体运动还是静止的方法是( )
a. 看速度大小 b.看路程长短 c.选定参照物 d.看时间多少。
2. 在匀速运动的火车中,其乘客说车厢小桌上的茶杯是静止的,则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
a.从乘客旁走过的乘务员 b.车厢中放茶的小桌 c.铁路旁边的树木 d.铁路旁边的建筑物
3.敦煌曲子词《浣溪沙》中有一首小诗,既“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以船为参照物的一句是( )
a. 满眼风光多闪烁 b. 看山恰似走来迎 c. 仔细看山山不动 d. 是船行。
4. 关于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速度越大的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 b. 速度越大的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
c. 速度大的物体运动一定快d. 物体运动的时间越长,通过的路程越长。
5.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10秒内通过的路程是20米,则他在前2秒内通过的路程是。
a. 等于4米 b. 大于4米 c. 小于4米 d. 以上都有可能。
6.小车在水平地面上以72km/h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从甲地到乙地共用0.5h,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司机相对于车窗是静止的 b.小车从甲地到乙地的平均速度为36km/h
c.小车运动的速度是15m/s d.甲地到乙地的距离是144km
7.甲物体的速度是72km/h,乙物体的速度是20m/s,丙物体1min内通过的路程是1200m,比较可知( )
a.甲物体运动的最快 b.乙物体运动的最快 c.丙物体运动的最快 d.三个物体运动一样快。
8.小华从家中到学校通常需步行10分钟,则小华家到学校的路程最接近于( )
a.25m b.350m c.800m d.500m
9.用图像表示物体运动规律,图中表示同一运动规律的是( )
甲丙丁乙。10.甲乙丙三辆汽车,同时向前行驶,甲车速度为40km/h,乙车速度为30km/h,丙车的速度为20km/h,乙车产生了向后退得感觉,此感觉来自于( )
a.乙选择甲车位参照物 b.乙选择乙车位参照物
c.乙选择丙车为参照物 d.乙选择电线杆为参照物。
11.王芳同学早晨6:50离家步行到学校,7:
08到达离家1440m的学校,则王芳上学的这段路上平均速度是( )a.1.33m/s b7.
2km/h c.4.8m/s d.
3.6km/h
12.某物体在一条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已知它在第一秒内运动了2m,第二秒内运动了4m,第三秒内运动了6m,第四秒内运动了8米,以此类推,则该物体在整个过程中( )
a.先做匀速直线运动,后做变速直线运动 b.先做变速直线运动,后做匀速直线运动。
c.一定做变速直线运动d.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13.一列火车由静止从车站出发,开出100s后速度可达20m/s,在此期间列车共行驶1000m,则列车在此100s内的平均速度是a.0.
2m/s b.20m/s c.10m/s d.
无法确定。
14.做匀速直线运动的两物体,他们所用时间之比为1:4,运动路程之比为3:
1,那么它们的速度之比为( )a.3:4 b.
4:3 c.12:
1 d:1:12
15.寓言《龟兔赛跑》中说: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跑出,兔子在远远超过乌龟时,便骄傲地睡起了大觉,它一觉醒来,发现乌龟已悄悄地爬到了终点,后悔不已。在整个赛跑过程中()
a.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快 b.乌龟始终比兔子跑得快c.兔子的平均速度大 d.乌龟的平均速度大。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
16.研究物体运动情况时,事先选定的标准物体叫做﹍﹍﹍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于所选择的﹍﹍﹍来说的,房屋相对于地球是﹍﹍﹍的,而相对于太阳是﹍﹍﹍的。
17.速度是表示物体﹍﹍﹍物理量,物理学中,把物体﹍﹍﹍叫速度。
18.坐在行驶的小汽车中的人看见前面一辆卡车与他的位置不变,后面的一辆自行车与他越来越远,而自行车与路旁的电线杆位置不变。相对于电线杆来说,小汽车是﹍﹍﹍的,自行车是﹍﹍﹍
19.“乌云遮住了月亮”是以﹍﹍﹍为参照物,“月亮躲进云里”是以﹍﹍﹍为参照物的。
20.钢球沿20m长的斜面滚下后,又在水平地面上滚动25m距离才停止。钢球在斜面和地面上滚动时间分别是5s和10s,则钢球在斜面上的平均速度是﹍﹍﹍m/s,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m/s.
21.一列火车在半小时内以72km/h的平均速度行驶,其中前20min行驶25km,则火车在后10min行驶的路程是﹍﹍﹍
22.下面的几个速度表示平均速度的有﹍﹍﹍表示瞬时速度的有﹍﹍﹍
1)子弹出枪口的速度是800m/s,以790m/s的速度击中目标(4)小球第3s末的速度是6m/s
2)汽车从甲站行驶到乙站的速度是40km/h(3)汽车通过站牌时的速度是72km/h
三、实验**题(23题6分,24题12分,共18分)
23.为了测录音机里盒带的走速,已知磁带的总长是20米,还需要什么器材,写出实验步骤及需要的公式。
24.体育课上,同学们用刻度尺和秒表测平均速度,由四位同学分别测出李军跑步进过10m、20m、30m、40m处得时刻,并记录在下表:
根据表中数据,计算李军跑步的平均速度:
1) 从起点到10m处得平均速度为﹍﹍﹍m/s;
2) 全程的平均速度为﹍﹍﹍m/s.
3) 分析表中数据和你计算所得的数据,可以发现李军跑步有什么规律?
四、应用创新题(25题9分、26题10分,共19分)
25.如图是一个骑自行车者与一个跑步者在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请根据图像提出三个问题,并从中选择一个问题作出计算或解答。提出问题:
计算或解答:
26.火车从甲站到乙站正常行驶的速度是60km/h,有一次因故迟开了20min,为了准点到达乙站,火车司机把车速提高到72m/h,求:
1)甲乙两站的距离;
2)火车从甲站到乙站正常行驶的时间。
拔高题。1. 在冬季运动会上,一位同学在百米赛跑时,先以5m/s的速度跑完20米,再以7m/s的速度跑完70m,最后以8m/s的速度冲刺,则他跑完全程需用多少时间?
他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井深10米,一个蜗牛由井底向井口爬,白天爬上3米,晚上溜回2米,那么这个蜗牛从井底爬到井口所用的时间及平均速度分别是多少?
八年级物理第三章
第三章声的世界专题训练。45分钟 100分 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9小题,每题4分,共36分 2.2012 遵义中考 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超声波是传播速度大于340 m s的声波。b.闻其声知其人 是依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c.深夜,优美的歌声不是噪声。d.只要物体振动,就能听到声音。...
八年级物理第三章
八年级物理第三章 物态变化 第一节温度计 导学案 班级姓名等级。学习目标 1.理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2.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3.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4.通过实验 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和 问题的能力。学习内容和过程 自主学习。一 阅读p 温度计完成下列问题。1 温度是指日常生活中,人们常...
人教物理八年级上第三章测试
第三章单元测试。一 选择题 共10小题,满分30分,每小题3分 1 3分 下列物体的长度接近18cm的是 a 钢笔长度 b 课桌的宽度 c 橡皮擦的长度 d 成年人的高度。2 3分 2017 年 4 月 27 日,我国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对接,首次完成推进剂在轨补加试验,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