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题

发布 2022-12-29 13:37:28 阅读 4350

第二单元测试题。

满分120分时间100分钟)

一、 语言积累与运用:(22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4分)

旸谷璀璨驰骋天穹。

2、给出下列选项中字形有错误的一项( )3分)

a:伫立胆怯掠起彻夜不寐。

b:皓月真谛炫耀良莠不齐。

c:妖娆慰籍稽首人迹罕至。

d:污秽馈赠荆棘颔首低眉。

3、下列解释词语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屈原)时而伫立睥睨,目中含有怒火。

睥睨:眼睛斜着看,形容高傲的样子。

b.彻夜不眠让我形容憔悴。

形容:面容,脸色。

c.我要向你稽首。

稽首:古代的一种跪拜礼。

d.它飞舞着,像个精灵。

精灵:鬼怪。

4、根据下面提供的语境,用反问句续写一句话:(3分)

用人单位的招聘人员说:“必须要有工作经验。”

你作为刚毕业的大学生,借用诸葛亮出山这一典故,反驳道。

5、杨柳堆烟,阳春三月,景色清新宜人。春作为四季之首,是洋溢着诗情画意的季节,关于春的成语和诗句俯拾即是,请你分别写出3个关于春的成语和诗句。(3分)

6、判断正误(3分)

1)鲁迅在《雪》中生动细致地描绘了江南雪景与北方的雪景,并在对比中体现了作者称赞的是在孤单的境遇下独自抗争的北方的雪。(

2)高尔基用充满激情的笔调为我们描绘了海燕勇敢的形象,为无产阶级唱出一曲充满战斗激情的颂歌。(

3)《浪之歌》中,海浪的形象是一个博爱者的形象,从中可以看到诗人自己的形象,诗人是世间种种美好事物的守护者。(

4)《雨之歌》是一篇典型的记叙文,文中记叙了发生在雨天里的一个动人的故事。(

7、《雷电颂》选自《屈原》第幕第场,请你写出《屈原》这一历史剧中的人物不少于3个)(2分)

二、 文言文阅读:(10分)

国初,有乔山人者善弹琴。精于指法,尝得异人传授。每于断林荒荆间,一再鼓之,凄禽寒鹘①,相和悲鸣。

后游郢楚②,于旅中独奏洞庭之曲。邻媪③闻之,咨嗟惋叹。既阕④,曰:

“吾抱此半生,不谓遇知音于此地。”款扉⑤扣之。媪曰:

“吾夫存日,以弹絮为业。今客鼓此,酷类其声耳。”

①鹘(gǔ):一种凶猛的鸟。 ②郢楚:

即楚郢,古地名,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都城。 ③媪(ǎo):老妇人。

④阕:止息,终了。 ⑤款扉:

款,敲;扉,门。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

善尝:2、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4分)

1)吾抱此半生,不谓遇知音于此地。

2)今客鼓此,酷类其声耳

3、本文的寓意是什么?(2分)

三、课内阅读:(15分)

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向海面直压下来,而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雷声轰响。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跟狂争鸣。看吧,狂风紧紧 (a、抓 b、抱 c、拥)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 (a、摔 b、甩 c、抛)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 (a、摔 b、扔 c、砸)成尘雾和碎末。

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

看吧,它飞舞着,像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它在大笑,它双在号叫……它笑那些乌云,它因为欢乐而号叫!

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狂风吼叫……雷声轰响……

1、把正确词语的序号填在横线上。(3分)

2、面对凶暴的乌云,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这表现了波浪的什么精神?(3分。

3、文中把海燕比作黑色的闪电,意在突出海燕的( )2分)

a、勇敢高傲 b、热情乐观 c、敏感聪慧 d、敏捷矫健。

4、“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揭示了无产阶级革命者的( )2分)

a、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b、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c、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 d、高度的预见性和敏锐的洞察力。

5、上段文字主要运用的表达方式是2分)

6、请用一句话概括选文的内容。(3分)

四、 课外现代文阅读(23分)

一)阅读文章,回答问题:(12分)

大唐柳色。⑴渭城在哪儿?唐代的柳色是否还那么清新?

⑵每次送别时,总想陪伴着友人走进客含,像唐代诗人那样叫上一壶酒,点上几碟菜,在四周绿色中间"一杯一杯复一杯,二人对酌山花开"。可每次都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总也无法如愿以偿。同唐人相比,我们总是少了一份旷达,一份恬淡,一份缠绵。

⑶唐人的神韵,唐人的风范,犹如他们所歌颂的柳色一样,永远那么潇洒,那么清新,那么多情,也永远在唐诗里"依旧烟笼十里堤",让我们这些后来人向往,又让我们无法企及。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又名《渭城曲》)

⑷今夜,月色宜人,独坐在客舍里,看黄昏的月光给窗户镶上一道金边,一直伸向山的那一边。我的思绪又一次踏着遍地月光,沿着《渭城曲》所铺设的意境,走上了去阳关的古道。

⑸去阳关的道路上,多了驼铃狼烟,多了孤独、寂寞与苍凉。然而,这一切都挡不住唐人哒哒的马蹄。不就是沙漠吗?

他们就是为了沙漠而来,为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雄浑而来;为了"瀚海阑干百丈冰"的奇异而来;为了"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自信而来。

⑹于是,唐诗**现了离别,出现了折柳。

⑺客含对饮,灞桥折柳,这种习俗不知是否起于唐代,然而却被唐人挥洒得淋漓尽致,情意万千。当他们拉着马缰绳,立柱斜阳下的驿道边,折柳相送依依惜别时,风吹动着他们青色的长衫,飘飘欲飞。

⑻唐代国势强盛,读书士子人人奋袂而起,走出书斋,离家别子,仗剑远游,去河朔,去塞上,去长安,以求博取功名利禄,入世之心极重。可一旦他们发现追求必须以人格付出为筹码时,他们却惶惑了,他们沉默了,他们爆发了,最终选择义无反顾地高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长揖而去,拂袖归山;然后再去寻找新的起点。

⑼他们重视功名,但更重视人格;人世之心不死,道德之树常青。唐代文人的腰杆同笔杆一样,铁硬。因而,唐诗就显得洒脱,富有个性;而唐代的诗人们漂泊南北,沦落天涯,受够了颠沛流离之苦。

⑽别,是经常的;聚,是短暂的。可唐人的感情从没被滚滚红尘所消磨。相反,由于长期漂泊在外,他们更需要友情慰藉。

于是,他们更看重友情。倾盖如故,一见倾心,彼此从不因身份、地位与政见的不同而有所改变,也不因生死而隔离。

⑾唐人,真是太多情了。在南来北往的路上,送人的,折柳相赠;离去的,接枝挥别。"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然而,柳条一年一青,岁月却慢慢老去,唐人衣袂飘飘,迈着潇洒的步子,一步步走入历史的深处,成为一处可望而不可即的风景。

⑿隔着岁月,仿佛隔着一条难以逾越的长河,"野渡无人舟自横",让我们无论如何也渡不过去,无法进入那种境界。

1.作者在文中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2.第⑷段之前,作者引用王维的诗《渭城曲》有什么作用?(2分)

3.请看第⑺段画线处,按照"飘飘欲飞"的结构形式,仿写一个四字短语,可以是2分)

4.《伟大的力量》和《大唐柳色》都采用设问开头,既有共同的作用,也有不同的妙处。请就这两个方面分别简要回答。(2分)

(1)相同:

(2)不同:

5、第⒀段画线处省去了原文结尾。请你拟写一个符合本文风格意蕴的结尾(不超过30个字)。(2分)

6、请你写出带“柳”字的两句诗。(2分。

二)阅读文章,回答问题(11分)

老水车旁的风景。

梁晓声。其实,那水车一点儿都不老。

它是一处旅游地最显眼的标志。旅游地原本是一个村子,两年前,这地方被房地产开发商发现并相中。于是在盖别墅和豪宅的同时,捎带着将这里开发成了旅游景点,使之成了小型的周庄。

在双休日或节假日,城里人络绎不绝地驾车来到这里,吃喝玩乐,纵情欢娱。村里人终日里耳濡目染,思想迅速地商业化着。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1 选择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c a 处子 ch 磬口 q ng 脂粉奁 lu n 朔方 shu b 褪尽 tu 凛冽 li 睥睨 p 稽首 j c 污秽 hu 犀利 x 虐待 n 鞭挞 t d 忏悔 qi n 胆怯 qu 翡翠 f i 蜿蜒 w n 2 下列字形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d a 精...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附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 1 5题 一 语言技能考查 15分 1 请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和字形没有错误的一组 3分 a 旸谷 y ng 璀璨 c n 酷肖 xi o 目光灼灼 zhu b 伫立 zh 胆怯 qi 鞭挞 d 彻夜不寐 m i c 皓月 h o 炽热 z...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班级姓名学号 一 积累 共45分 1.请把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句话,用规范 工整的正楷字抄写在下面的田字格内。3分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馈赠 ku 虐待 n 稽首 q 脚镣 li o b.忏悔 ch n 鞭挞 t 污秽 hu 凛冽 li c.心扉 f i 旸谷 y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