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大自然的语言。
课文导读。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把一门科学──物候学介绍得浅显易懂,饶有趣味。开篇从大自然一年四季的物候景观描述入手,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很自然引出了物候现象,并对物候作出科学解释。
接着追究因果关系,阐述研究意义。这种从现象到本质的认知方法和清晰明了的行文思路值得我们学习。
语言积累。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销声匿迹孕育衰草连天méng发( )
2、解释词语。
翩然:次第:
孕育:周而复始:
销声匿迹:3、文学常识。
本文作者是家家人名)。
4、仿写句子。
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地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
了,就好像了,又好像。
5、积累词汇。
请写出有关春、夏、秋、冬的成语各五个。春。夏。
秋。冬。
重点品味。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
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
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
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因为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
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
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2024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2024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1、用一句话概括节选部分的说明内容。
2、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顺序能否进行调换?为什么?
3、节选部分用到了哪些说明方法,请分别写出例句。
17 奇妙的克隆。
课文导读。全文行文脉络十分清楚:先写克隆的含义,接着写克隆实验,再写克隆的发展,最后写克隆对人类的造福和对克隆的思考,说明事理步步推进。
文章采用小标题的形式,使内容层次分明,条理清晰。同时对克隆技术的应用的**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的热情。
语言积累。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蟾蜍分泌脊椎两栖( )pēi胎繁yǎnpúfnǎng( )
2、解释词语。
繁衍:濒临:
神通广大:相安无事:
3、说明方法判别。
1)克隆技术会给人类带来极大的好处。例如,英国ppl公司已培育出羊奶中含有**肺气肿的α-i抗胰蛋白酶的母羊。
2)有关“克隆人”的讨论提醒人们,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
重点品味。克隆是什么。
一个细菌经过20分钟左右就可一分为二;一根葡萄枝切成十段就可能变成十株葡萄;仙人掌切成几块,每块落地就生根;一株草莓依靠它沿地“爬走”的匍匐茎,一年内就能长出数百株草莓苗……凡此种种,都是生物靠自身的一分为二或自身的一小部分的扩大来繁衍后代,这就是无性繁殖。无性繁殖的英文名称叫“clone”,音译为“克隆”。实际上,英文的“clone”起源于希腊文“klone”,原意是用“嫩枝”或“插条”繁殖。
时至今日,“克隆”的含义已不仅仅是“无性繁殖”,凡来自一个祖先,无性繁殖出的一群个体,也叫“克隆”。这种来自一个祖先的无性繁殖的后代群体也叫“无性繁殖系”,简称无性系。
自然界的许多动物,在正常情况下都是依靠父方产生的雄性细胞(精子)与母方产生的雌性细胞(卵子)融合(受精)成受精卵(合子),再由受精卵经过一系列细胞**长成胚胎,最终形成新的个体。这种依靠父母双方提供性细胞、并经两性细胞融合产生后代的繁殖方法就叫有性繁殖。但是,如果我们用外科手术将一个胚胎分割成两块、四块、八块……最后通过特殊的方法使一个胚胎长成两个、四个、八个……生物体,这些生物体就是克隆个体。
而这两个、四个、八个……个体就叫做无性繁殖系(也叫克隆)。
可以这样说,关于克隆的设想,我国明代的大作家吴承恩已有精彩的描述孙悟空经常在紧要关头拔一把猴毛变出一大群猴子,猴毛变猴就是克隆猴。
克隆鲫鱼出世前后。
2024年春,中国科学院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的科学家,用鲫鱼囊胚期的细胞进行人工培养,经过385天59代连续传代培养后,用直径10微米左右的玻璃管在显微镜下从培养细胞中吸出细胞核。与此同时,除去鲫鱼卵细胞的核,让卵细胞留出空间做好接纳囊胚细胞核的准备。一切准备就绪后,把玻璃管吸出的核移放到空出位置的鲫鱼卵细胞内。
得到了囊胚细胞核的卵细胞在人工培养下大部分夭亡了。在189个这种换核卵细胞中,只有两个孵化出了鱼苗,而最终只有一条幼鱼渡过难关,经过80多天培养后长成8厘米长的鲫鱼。这种鲫鱼并没有经过雌、雄细胞的结合,仅仅是给卵细胞换了个囊胚细胞的核,实际上是由换核卵产生的,因此也是克隆鱼。
在克隆鲫鱼出现之前,英国牛津大学的科学家已经在2024年和2024年,先后用非洲一种有爪的蟾蜍(非洲爪蟾)进行过克隆试验。试验方式是先用紫外线照射爪蟾卵细胞,破坏其中的核,然后依靠高超的外科手术从爪蟾蝌蚪的肠上皮细胞、肝细胞、肾细胞中取出核,并把这些细胞的核精确地放进已被紫外线破坏了细胞核的卵细胞内。经过精心照料,这些换核卵中终于有一部分长出了活蹦乱跳的爪蟾。
这种爪蟾也不是经过精细胞和卵细胞相结合产生的,所以也是克隆爪蟾。
我国著名学者童第周在2024年成功地进行了黑斑蛙的克隆试验。他将黑斑蛙的红细胞的核移入事先除去了核的黑斑蛙卵中,这种换核卵最后长成能在水中自由游泳的蝌蚪。
鱼类换核技术的成熟和两栖类换核的成功,使一批从事良种培育工作的科学家激动不已。既然鲫鱼的囊胚细胞核取代鲫鱼卵细胞核后能得到克隆鱼,那么异种鱼换核能否得到新的杂种鱼呢?我国科学家首先提出了这个问题,也首先解决了这个问题。
就是培养克隆鲫鱼成功的那个研究所,设法把鲤鱼胚胎细胞的核取代了鲫鱼卵细胞的核。鲤鱼细胞核和鲫鱼卵细胞质居然能相安无事,并开始了类似受精卵**发育的过程,最后长出有“胡须”的“鲤鲫鱼”。这种鱼有“胡须”,生长快,完全像鲤鱼,但它的侧线鳞片数和脊椎骨的数目与鲫鱼相同,而且鱼味鲜美不亚于鲫鱼。
这种人工克隆新鱼种的出现,为鱼类育种开辟了新途径。
对科学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鱼类、两栖类克隆的成功自然而然地使科学家把目光投向了哺乳类。美国和瑞士的科学家率先从灰色小鼠的胚胎细胞中取出细胞核,用这个核取代黑色小鼠受精卵细胞核。
实际上,这个黑色小鼠的受精卵在精细胞核刚进入卵细胞后,就把精细胞核连同卵细胞的核一起除去。灰鼠胚胎细胞的核移入黑色小鼠的去核受精卵后,在试管里人工培养了四天,然后再把它植入白色小鼠的子宫内。经几百次灰、黑、白这样的操作以后,白色小鼠终于生下了三只小灰鼠。
1、第一部分中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各有什么作用?
2、.“克隆鲫鱼出世前后”一节的说明顺序是什么?为什么不以时间的先后来写“克隆试验”呢?文中这种安排有什么好处?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能否删除?为什么?
自然界的许多动物,在正常情况下都是依靠父方产生的雄性细胞(精子)与母方产生的雌性细胞(卵子)融合(受精)成受精卵(合子)
用直径10微米左右的玻璃管在显微镜下从培养细胞中吸出细胞核。
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重点篇目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恋故乡水,万里送行舟。14登岳阳楼...
八年级重点篇目复习
现代文复习。一 但这九年的生活,除了读书看书之外,究竟给了我一点做人的训练,在这一点。上,我的恩师便是我的慈母。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便把我喊醒,叫我批衣坐起。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她看我清醒了,便对我说昨天我做错了什么事,说错了什么话,要我认错,要我。用功读书。有时候她对我说父亲的种种好处,...
八年级英语上册第四单元重点总结
unit4重点单词。短语。1戏院,剧场到目前为止 迄今为止so far 2舒服的3舒服地4座位5银幕,屏幕。6 在空间 时间上 接近7票,入场券8比较坏 糟糕9最坏 糟糕10便宜地,低廉地11歌曲12选择。13小心地,谨慎地14记者15新鲜的16服务17相当 漂亮的18菜单19表演。20早 或午 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