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知识点归纳

发布 2022-12-26 03:49:28 阅读 9707

第一章物质的状态及其变化。

一、温度计。

1温度计(1) 温度的概念: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2) 温度的测量工具:

温度计。 (3) 量程:能测量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

(4) 分度值:一个最小小格代表的值。(5) 最基本注意点:

被测物体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

2温度的高低:(1) 摄氏温度:符号为t,单位符号℃,摄氏温度规定: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0℃——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为1摄氏度。

2) 正常人的体温是37℃。

3体温计:(1)体温计的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有一段细管,水银收缩时,缩口水银首先自动断开,直管内的水银不能退回玻璃泡内。故每次使用体温计之前应把水银甩回玻璃泡内。

2)体温计的量程为35——42℃,分度值是0.1℃。

4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方法。

1) 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侵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

2) 温度计玻璃泡侵入被测液体后,待示数稳定后再读书。

3) 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提醒: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普通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二、熔化和凝固。

1熔化和凝固: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做凝固。如冰变成水属于熔化;水结成冰属于凝固。

提醒:熔化和溶化不要混淆,前者表示物质有固态变成液态;后者表示一些溶质溶化在溶剂中的过程。

2熔点和凝固点。

1) 晶体和非晶体:晶体都有固定的熔点,如海波、冰、石英、水晶、食盐、萘、各种金属等;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如松香、玻璃、沥青等。

2) 熔点和凝固点: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叫做熔点;凝固温度叫做凝固点。同一种晶体物质的凝固点跟它的熔点相同。

练习:下列各组物质中,全部属于晶体的是( c )

a海波、石英、玻璃 b食盐、萘、沥青 c海波、冰、水晶 d松香、玻璃、沥青。

3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1) 晶体熔化特性:熔化过程吸热,温度(熔点)不变。熔化条件:①温度达到熔点;②不断从外界吸热。

2) 非晶体熔化特性:熔化过程吸热,温度逐渐升高。

3) 晶体凝固特性:凝固过程放热,温度(凝固点)保持不变。条件:①温度达到凝固点;②不断向外界放热。

4) 非晶体凝固特性:放热,温度不断降低。

三、汽化和液化。

1汽化和液化现象。

1) 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如洒在地面上的水,过了一会变干了;湿衣服经过太阳的照射变干了。

2) 液化: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如冬天可以看到户外的人不断地呼出“白气”;烧开水时常看见的“白气”等。

2沸腾现象(1) 沸腾: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2) 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

3) 沸腾的条件:①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②液体沸腾时要保持沸腾,必须对液体加热,但沸腾过程中液体的温度不升高。

3蒸发:1) 蒸发的条件:在任何地方,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

2) 蒸发的特点:蒸发是只发生在液体表面的汽化现象。

3)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①液体温度。液体温度越高,蒸发越快。②液体的表面积。便面积越大,蒸发越快。③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的快慢:流动的越快,蒸发越快。

4) 控制蒸发快慢的方法:加快蒸发:提高液体温度;增大液体表面积;加快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减慢蒸发:采用相反措施。

5) 蒸发有制冷作用:蒸发式吸热过程,会导致液体和自身温度降低。

练习: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变快的是( c )

a把蔬菜用保鲜膜包好放入冰箱 b给墨水瓶加盖。

c用电吹风将湿头发吹干d把新鲜的柑橘装入塑料袋。

4液化(1) 液化的两种方法:①降低温度;②压缩体积。

2) 液化时要放热。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汽化吸热,液化则放热。

5液化现象的判断。

1)“白气”“雾”是液化现象。如: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而形成雾,是放热过程。

2)“汗”是液化现象。如:自来水管表面上挂有一层水珠,是放热过程。

四、升华和凝华。

1升华现象:物质有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做升华,升华吸热。如舞台上笼罩的白雾,是由于干冰遇热升华变为气体。升华吸热,使附近空气中的水汽化为小水滴——白雾。

2凝华现象: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做凝华,凝华放热。如冬天树枝上的“雾凇”现象,窗户的内表出现冰花现象。

3升华和凝华现象的判断。

1) 判断是不是升华或凝华现象,关键看是不是在气态和固态之间直接发生变化,或者看中间是否经历了液态。若经历了液态,则一定不是升华或凝华现象。

2) 若题干的文字表述中含有霜、雪、冰花、冰晶、雾凇等字样,则对应的物态变化是凝华。一般来说,凝华现象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而形成的。

第二章物质性质的初步认识。

物质的性质,也就是一种物质区别于其他物质的根本属性。

1、长度的测量:(1)长度是一个基本物理量(凡是能用量表示的物理概念称为物理量),用l表示。

2)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中是米。用符号m表示。

长度单位是人们规定的,所以世界各国都曾经有自己的一套长度单位,这些单位各不相同。2023年法国决定把通过巴黎子午线从赤道到北极的长度的千万分之一,作为长度单位叫“米”,并制了一个标准米原器,保存在法国档案局,陆续被许多国家采用。

2023年采用激光来更准确地复现米的长度,1米是等于光在真空中1/299792458秒内传播的路径,这个精确度具有更好的稳定性。

1mm(微米)=1000um(纳米1um=1000nm1nm=10a(埃)

3)如果我们要准确测量长度,首先应选择适当的测量工具,即看量程和最小分度是否能达到要求,其次,还必须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

使用时,要把刻度尺放正,使刻度贴近被测物(紧靠)

零刻线对准被测物的一端(若没零刻线,从其它刻线量起,注意减去刻线前面的数字)。

对齐读数时视线要和刻度尺垂直(视线正对被测物末端所对的刻度线)

最后,正确读数和记录,注意估读:读数时读出准确值和一位估计值,带好单位。即结(4)测量结果要求:

“准确值” “一位估计值” “单位”。测量值与被测物体的真实值总会有些差异,这种差异叫误差。∴注意误差与错误是根本不同。

2、体积的测量:

如何测具有规则形状的物体体积呢?正方体、长方体、球体等?只要测量出它们的长、宽、高或直径就可算出它们的体积。

怎么测液体体积呢?要用量筒和量杯:

使用时:量筒要放在水平桌面上,读数时视线要同凹形水面的底相平或与凸形水银面的顶相平(为什么液面。

会有凸凹之分,请同学们课外去查查资料)。

读数时要仔细,正确进行记录,注意带单位。

对于形状不规则固体体积如小石块,金属块怎么测?

用量筒或量杯,借助排开水的体积间接测量出这个固体的体积。

3、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

由各种物质构成的多种多样的物体,它们所含物质有多有少。不同的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不尽相同。为了概括表示物体的这种共同性质引入了质量这个概念。

1)、质量:

○1定义:物体内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用字母(m)表示;

2所含物质多,质量大,所含物质少,质量小,要比较两个物体质量大小就必须有个标准,即要确定它的单位质量。人们规定:1升纯水在4℃时的质量为1千克。

2)、质量的测量。

生活中常见的测质量的仪器:台秤、磅秤、电子秤、杆秤,还有实验室用的物理天平、托盘天平。

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2)使用托盘天平前先要进行调节,使它成水平平衡状态。当我们要测一个物体的质量时,要先调节后测量。调节方法:①水平放置:放在水平桌面上,易于操作的位置,放好后不再移动。

游码归零:用镊子把游标轻轻拨至标尺左侧零位。

调横梁平衡:调平衡螺母,若右边沉,平衡螺母向左调,反之,向右调,使指针静止指在分度标牌的**刻度线上,才标志横梁水平平衡。

注意:平衡后,左右盘不可交换位置,平衡螺母不可再调。

4左物:把待测物体轻放在左盘中。

5右码:我们需要估测一下物体的质量,先用镊子夹取大的砝码,放在右盘中,再加小的砝码。

6移游码:用镊子轻拨游码,使指针在**刻度线两侧摆动幅度(格数)基本相同,或者静止在**刻度线上,这就又平衡了。

7读数:此时物体的质量就等于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与游码标尺上的读数相加。

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

一、机械运动和参照物。

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通常称为运动。

参照物:说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以另外的哪个物体做标准,这个被选做标准的物体(假定为不动的)叫参照物。

二、(1)匀速直线运动速度。

速度的公式:速度=路程/时间 v=s/t

速度的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速度的单位:米/秒(m/s);千米/时(km/h) 1m/s=3.6km/h

速度的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经过路线是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2)变速运动平均速度。

加速运动:运动越来越快,速度越来越大。

减速运动:运动越来越慢,速度越来越小。

加速运动和减速运动都叫做变速运动,与之相对的就是匀速运动。

平均速度:物体在一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叫做这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平均速度的公式:v=s/t

3)相对速度。

两物体相对于地面的速度分别为v1、v2,当两物体向相反方向运动时,若选其中之一为参照物,则另一个物体相对于它的速度大小为原来各自相对地面的速度之和,即v= v1+ v2;两物体向相同方向运动时,若选其中之一为参照物,则另一个相对于它的速度大小为原来各自相对地面的速度之差,即。

第四章声现象。

一、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因此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

声音的传播要通过媒质,真空中不能传声。 液体和固体也能传播声音,声音的传播有反射回来的现象,要学会利用回声测距、测深度的道理、学会计算。但要注意:

时间往往给的是声音一次来回时间,求距离往往是发声物到某一目标的单程距离,因此要把时间除以2,这点在计算中有些同学常常疏忽大意。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归纳

第七章。1 力的作用效果。2 力的三要素。3 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4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5 重力的定义 大小和方向。6 重力的计算公式及g的大小。第八章。7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8 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下滑的目的。9 惯性的影响因素及具体关系。10 惯性的防止的措施。11 二力平衡的条件。12 ...

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归纳

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一 物体的质量。1 定义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通常用字母 表示。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符号为 常用的质量单位还有克 毫克 mg 和吨 t 换算关系为 1t 1000 1 1000g1g 1000mg测量工具 天平托盘天平使用说...

八年级物理电学知识点归纳

四 欧姆定律。1 欧姆定律是由德国物理学家欧姆在1826年通过大量的实验归纳出来的。2 欧姆定律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两端的电阻成反比。公式为 i u r 变形公式有 u i r r u i 3 欧姆定律使用注意 a 单位必须统一,电流用a,电压用v,电阻用 b 不能把这个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