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八年级生物上册期末复习

发布 2022-12-23 07:14:28 阅读 5518

2013-2014八年级生物上册期末复习资料。

第16章生命的起源。

三、生物进化学说。

达尔文乘“贝格尔号”舰考察,提出了自然选择学说——被恩格斯称为“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

2.自然选择学说: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过程。对同种生物而言,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容易获胜,并繁殖后代;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被淘汰。

3.自然界的生物普遍存在着遗传和变异现象。生物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四、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人类祖先——森林古猿(黑猩猩是与人最相似的动物)

著名博物学家林奈首先把人归入哺乳纲灵长目,认为人是灵长目中最高等的动物;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通过比较解剖等方法,第一次提出了人、猿同祖的观点;

人类进化的主要历程(脑容量变化最显著):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关键阶段)→智人。

第17章动物的运动。

一、动物运动方式及能量**。

动物和植物的主要区别之一是动物能够通过运动,主动地、有目的地迅速改变其空间位置。

2、动物运动方式:(空中):飞行,滑翔 (水中):游泳,爬行 (陆地):行走,奔跑,行走,跳跃。

动物通过运动主动地适应环境,提高了生存能力。动物通过运动还能迅速迁移到更为适宜的栖息地和生殖场所,从而有利于自身的生存和繁殖。

动物运动的能量**。

消化吸收呼吸作用释放能量。

食物 ──细胞 ──atp ──肌肉。

4.动物的能量**是食物,生命活动直接能量**是atp

二、动物运动的器官或结构。

动物的运动器官或结构。

鱼---鳍;鸟类---翼;昆虫---翅膀;爬行动物---四肢; 草履虫---纤毛;变形虫---伪足。

蚂蚁等昆虫的足分节,依靠足部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使分节的足产生运动。运动时,一般是以一侧的前足、后足和另一侧的中足为一组,进行交替运动。

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

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其中,骨和骨连结构成骨骼,因而也可说成“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骨骼肌组成。”

骨骼(骨和骨连结)是动物形体的基础,为肌肉提供了附着点。

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人和脊椎动物的肌肉收缩和舒张都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完成的。

第18章动物的行为。

一、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觅食行为:如蜘蛛织网等;

防御行为:对维持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十分重要;

生殖行为:能够是动物的子代数量增加,有利于种群的繁衍;

社群行为:指同种生物个体之间除生殖以外的各种联系的行为;

其他行为:某些鸟类的迁徙行为,某些鱼类周期性、定向性的洄游行为等。

二、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

先天性行为:动物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所控制的行为,也称为本能行为。

后天性行为:(学习行为)不是生来就有的,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积累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后天性行为主要与神经系统中的大脑皮层有关,大脑皮层越发达,学习能力就越强。

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

动物的行为的产生是动物对外界刺激所作出的反应。

动物的行为主要受神经系统(神经)和内分泌系统(激素)的调控。

动物越高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越强,适应各种生活环境的能力也越强。

第19章生态系统。

一、 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态系统:在一定地域里,生物与环境互相作用所形成的统一整体。

生态系统的成分。

非生物成分:阳光、空气、水和土壤等。

生物成分生产者:绿色植物——提供营养物质、能源生态系统。

消费者:人和动物——吸收生产者制造的有机物。

分解者:微生物——分解有机物为简单的无机物。

食物链与食物网:取食与被取食的关系。

营养级的划分: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消费者--最高级消费者。

富集作用:生物从周围环境中吸收并积累某种物质,使生物体内该物质的浓度不断增加的现象。

生产者、消费者及分解者之间的关系生产者消费者。

分解者。二、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生来系统中的能量最初来自于太阳;生来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的起点:生产者(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伴随着物质循环。二氧化碳是含碳的主要气体,也是碳循环的形式之一。二氧化碳进入生物体的途径是光合作用。

第20章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一、生物圈中的各种生态系统。

各种生态系统。

水域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 , 淡水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

陆地生态系统: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主要是土壤层);同时,生物圈又是地球表面各种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的总和。

生态平衡是动态的和相对的平衡。

生态系统的平衡依赖于生态系统有限的自我调节能力: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就越强。它会受到自然灾害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进而影响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八年级上册 生物期末复习

1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1 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 2 动物可以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3 帮助植物传粉 传播种子 4 生物防治。2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在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生态平衡。3 生物防治就是利用生物来防治病虫害。除以虫治虫外,还有以鸟治虫 以菌治...

八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复习

1 2 能在水中呼吸。4 鱼可以在克服水中阻力的结构 流线形 梭子形 身体 身体表面分泌粘液。5 鱼在游泳时,靠躯干部有尾部的左右摆动产生前进的动力,靠背鳍 胸鳍 腹鳍 臀鳍来保持平衡,靠尾鳍保持前进的方向。6 在难以直接拿研究对象做实验时,有时用模型来做实验,即模仿实验对象制作模型,或者模仿实验的...

生物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

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无脊椎动物 腔肠动物 扁形动物 线形动物 环节动物软体动物 节肢动物 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脊椎动物 鱼类 两栖动物 爬行动物 鸟类 哺乳动物 一 动物的进化史。腔肠动物 身体呈辐射对称 体表有刺细胞 有口无 如 水螅 海葵海蛰珊瑚虫。扁形动物 身体呈两侧对称 背腹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