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与朱元思书。
文学常识。吴均,南朝文学家、史学家。字叔庠。善于写景,尤其擅长小品书信,文辞清拔有古气,人称“吴均体”。
书——书信,一种文体。本文是一篇骈体文,讲究对仗和声律,多用偶句(骈句),少用散句。
字词拼音。缥碧piǎo 急湍tuān 轩邈xuān miǎo 泠泠líng 嘤嘤yīng 鸢飞yuān戾天lì 窥谷kuī 横柯k千转zhuàn 经纶lún
一、通假字。
窥谷忘反 “反”通“返”,返回千转不穷 “转”通“啭”,鸟叫声。
二、词类活用。
风烟俱净(消净、消散,形作动) 任意东西(向东向西漂流,名作动)
皆生寒树(使人觉得有寒意,形作动) 互相轩邈(向高处和远处伸展,形作动)
猛浪若奔(飞奔的马,动词活用作名词)负势竞上(上,名词,这里用作动词‘向上生长)
三、一词多义。
绝: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独一无二的,绝妙的) 猿则百叫无绝(断绝、消失)
上:负势竞上 (向上横柯上蔽 (在上面)
四、古今异义。
一百许里今义:左右古义:允许。
蝉则千转不穷今义:穷尽古义:贫穷。
经纶世务者今义:治理古义:政治规划。
戾今义:至,到古义:罪过,乖张。
1、 文章主题:作者描写了从富阳至桐庐一百多里富春江沿岸的奇山异水,在对山水景物描写中表达了热爱自然,淡泊名利、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2、 全文结构有什么特点?总分式。
3、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运用什么手法描写山的?作用是什么? 以动写静,把静止的山写活了, 表现了山的峻峭,显示出山的“奇” 。
4、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作者触景生情,表达作者对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 淡泊名利,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侧面烘托山之奇水之异景之美,表达对富春江山水的热爱、赞美。
5、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这句话的表达效果是什么?以动写静的写法,通过写水声、鸟鸣声、蝉啼、猿叫声,反衬深山的幽静,体现山之奇,渲染深山清幽的气氛,烘托作者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为下文触景生情埋下伏笔。
6、 结尾“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似是多余,对此你有何看法?不多余。一是起了反复渲染的作用。
写树木遮空,昼夜不分,既照应前面对寒树的描写,又给山水增加奇色异彩。二是使结构更加严谨完美。承接文段开头四句,清幽淡雅,余音缭绕。
7、 作者为什么发出‘望峰息心’、‘窥谷忘反’的感慨呢?
因为作者陶醉于大自然的绝美景色之中,自然人世间争名夺利、官场角逐的一切,都变得了无趣味了。另外,作者被这奇伟、瑰丽、美妙、和谐的山光水色所陶醉,精神得到洗涤而变得高尚,境界超出世俗的追求。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之中,自然暂时忘记了尘世的角逐和俗务的缠身。
8、 这篇文章从应用范围及标题形式看,它属于什么文体?从文章内容上看,又属于什么文体?从语言特点看,是什么文体?
从应用范围及标题形式看,它属于书信。从文章的内容看,它属于游记(散文)。 从语言特点上看,它属于骈文。
文段分析。第1段,总写富春江从富阳至桐庐间的雄奇秀丽山水。
第2段分写异水,运用了夸张、比喻的修辞方法。以水流清澈和湍急的特点突出其‘异’
第3段分写奇山,以群峰对峙,争高直指和水声鸟声蝉声猿声突出其“奇”高峻、树密而绿、景美的特点。
理解性默写。
1、总领全文山水特征的是哪一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文章第段中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意境相同,并表明富春山天朗气清的壮丽背景(全貌)的句子是什么?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3、 既写出江流宛转,小舟随波逐流的情形,更表现了作者陶醉于美好大自然的闲适随意心情的句子是什么?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4、文章突出水清的句子是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正面描写)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侧面描写)这是静态描写缓流。
5、文章突出表现水急的句子是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这是属于动态描写急湍。
6、作者运用视觉写山的句子夹岸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7、作者运用听觉写山的句子是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8、作者触景生情的句子是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22、五柳先生传。
先生不知何许 (处所)人也, 亦不详(不知道)其姓字;
五柳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和表字。
宅边有五柳树因(因此)以(用)为号焉(语气助词)。
因为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用它做了自己的号。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他安安静静的,很少说话,不羡慕荣华利禄。
好读书, 不求甚解(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
喜欢读书,不过分在字句上下功夫,
每有会意(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 便(就)欣然忘食。 每当对书中意旨有所领会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也忘了吃。
性嗜酒, 家贫, 不能常得,
他有嗜酒的天性,家里穷,经常没有酒喝。
亲(亲戚)旧(旧友)知其如此,或(有时)置酒而招之。
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情况, 有时摆了酒叫他来喝。
造(往,到)饮辄(就)尽,期(期望,希望)在必醉。
他一来就要喝得尽兴, 希望一定喝醉。
既醉而退, 曾不(竟不)吝情(舍不得)去留(去,离开)。
喝醉了就回家去,并不装模作样, 说走就走。
环堵(周围都是土墙,形容居室简陋)萧然(空寂),不蔽风日; 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遮不住风和阳光。
短褐(用粗麻布做成的短上衣)穿结(衣服上有洞和补丁),
粗布短衣上面打了许多补丁,箪(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瓢(饮水用具)屡空(经常是空的),晏如(安然自若的样子)也!
饭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的,可是他安之若素。
常著文章自娱, 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过完自己的一生)。
经常写文章来消遣时光,从文中也稍微透露出自己的志趣。他从不把得失放在心上,这样过完自己的一生。
赞(传记结尾的评论性文字)曰:黔娄之妻有言:
赞曰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
不戚戚(忧愁的样子)于贫贱,不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于富贵。”
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其言兹若人(此人,指五柳先生)之俦(辈、同类)乎?衔觞(酒杯)赋诗,以乐其志,从这话看来,他该是五柳先生一类人吧?一边喝酒一边吟诗,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无比快乐。
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他大概是无怀氏时候的百姓或者是葛天氏治下的百姓吧?
一词多义:许: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处所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左右)
以:因以为号用以此自终凭借)
言:闲静少言说话黔娄之妻有言 (话)
之:或置酒而招之 (代词,他) 无怀氏之民欤 (助词,的)
1、文章从哪三方面来塑造一个怎样的隐士形象?
文章从思想性格、兴趣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一个独立于世俗之外的、安贫乐道的隐士形象。
2.五柳先生有哪些兴趣?
一是读书,二是饮酒,三是写文章。
3、五柳先生的性格是什么?
不慕荣利、寡言少语、率真、安贫乐道的精神。
3、陶渊明“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呢?
这与他“不慕荣利”有关。他读书的目的,是一种求知的满足,精神享受,所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他既不求名,也不求利,只求精神上得到安慰,他的不求甚解是他率真自然的反映。
4、“赞“语中哪句话和“不慕荣利”相照应?
与“不慕荣利”相照应的句子是“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5、说说文中赞语的作用?
这一段引用了黔娄的妻子的两句话“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可以说是对上文的总结,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最后,又自比上古的无怀氏、葛天氏之民,用反问来增加语气,从而突出对五柳先生高洁人格的再度赞扬。
23、马说。
一、通假字。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通“饲”,喂。
才美不外见通“现”,表现。
食之不能尽其材通“才”,才能。
其真无马邪通“耶”,吗。
二、古今异义:一食或尽粟一石古义:有时今义:或者。
三、词性活用。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辱没,名词做动词。
一食或尽粟一石吃完,形容词做动词。
策之不以其道鞭打,名词做动词。
四、一词多义。
策:策之不以其道鞭打执策而临之马鞭。
食:一食或尽粟一石吃食之不能尽其材通“饲”,喂。
其: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它,指马其真无马邪难道其真不知马也!大概。
能:安求其能千里也能够虽有千里之能才能。
人教版八年级下第六单元文言文
八年级下文言复习题解。26 小石潭记。理解 1 课文写了哪些景物?各有何特点?课文写了潭水 树木 石头 游鱼和小潭源流五种景物,各自特点是 水清,树密,石多,游鱼活泼闲适 轻快灵敏,源流曲折悠长。2 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抓住了小石潭的什么特点?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顺序 发现小石潭 潭中...
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文言文检测
与朱元思书 一 给下列加粗的词注音。缥碧 泠泠 鸢飞戾天 轩邈 横柯上蔽 二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 从流飘荡2 猛浪若奔3 互相轩邈。4 经纶世务者5 皆生寒树。6 蝉则千转不穷7 窥谷忘反。三 解释下列多义词。一百许里遂许先帝以驱驰杂然相许。猿则百叫无绝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以为妙绝天下独绝。四 填空...
八年级文言文
八年级文言文知识归纳。陈星宇。一 一词多义。1以 1 全石以为底 把。2 卷石底以出 来,连词。3 以其境过清 因为。4 不以疾也 如此。5 以钱覆其口 用,介词。6 何以战 凭借。7 必以分人 把。8 必以情 按照,根据。9 皆以美于徐公 认为。10 以宣尝为二千石 因为。11 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