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

发布 2022-12-15 16:32:28 阅读 7385

1.腔肠动物:结构简单,有口无**,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由口排出体外。代表动物:海葵、海蜇、珊瑚虫、水螅等。

2.蚯蚓的身体由许多相似的体节构成,靠近身体前端有一个颜色较浅、光滑的环带,远离环带的那一端就是后端。

3.用手指触摸蚯蚓腹面,有粗糙的感觉,这是因为摸到了刚毛。刚毛协助蚯蚓运动。

4.蚯蚓在玻璃板上的运动速度比粗糙纸上要慢,蚯蚓的运动姿势是一伸一缩,蚯蚓的身体分节使运动更灵活。

5.在观察蚯蚓的过程中,应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使体表保持湿润,这是因为蚯蚓的呼吸要靠能分泌黏液,使中保持湿润的体壁来完成。大雨过后蚯蚓之所以纷纷爬到地面上来是因为土壤中水分过多,蚯蚓不能呼吸。

6.动物生活需要适宜的温度。蚯蚓不能保持恒定的体温,因此只能生活在温度变化不太大的土壤深层。

7.水蛭、沙蚕、蚯蚓均属于环节动物。

8.软体动物:身体柔软,身体表面有碑刻。如:乌贼(俗称墨鱼)、章鱼、河蚌、田螺等。

9.昆虫体表有外骨骼能防止水分散失,蝗虫用气管呼吸。

空中飞行的动物。

10.在无脊椎动物中,唯一能飞的是昆虫,但并不是所有的昆虫都会飞,如蚂蚁、跳蚤不能飞但都是昆虫。蝙蝠是会飞的哺乳动物。

11.昆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触角一对,复眼一对,口器一个;胸部有三对足,一般有两对翅。

12.蝗虫的触角起触觉和嗅觉的作用。

13.节肢动物:身体由很多体节构成,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如:蜘蛛、蜈蚣、虾、蟹、蝗虫、蝴蝶等。

14.在生物圈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泛的动物是昆虫。

15.目前已知的动物有150万种,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两大类;脊椎动物有脊柱,而无脊椎动物无脊柱。

16.鱼游泳时,靠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产生前进的动力;背鳍对鱼体的平衡起关键作用;胸鳍或腹鳍起平衡作用,胸鳍还有转换方向的作用;尾鳍可以产生前进的动力,同时还可以决定运动的方向。

17.鱼用鳃呼吸,鳃主要由鳃丝构成,鳃丝里密布着毛细血管。呼吸过程是:水→口→鳃→鳃盖后缘流出。水流经鳃以后,水中氧减少了,二氧化碳增多。

18.鱼所以能在水中生活,有两个特点至关重要:一是能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二是能在水中呼吸。

19.中华鲟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是“长江鱼王”;海马是鱼;“四大家鱼”是青鱼、草鱼、鲢鱼、鳙鱼。

20.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同时**辅助呼吸。如:青蛙、蟾蜍、娃娃鱼(大鲵)、蝾螈等。

21.爬行动物:身体披有坚硬的鳞片或甲,卵生,用肺呼吸。举例:蛇、龟、甲鱼、扬子鳄等。

22.鸟适于飞行的特点:⑴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小飞行是空气的阻力;⑵胸部的龙骨突上有特别发达的胸肌,牵引两翼完成飞行动作;⑶前肢特化成翼,是飞行器官。

两翼生有正羽,适于飞行;⑷口内无齿,无膀胱,直肠短,粪便和尿液随时由泄殖腔排出,这样能减轻飞行时的体重;⑸骨薄而轻,长骨中空,能减轻体重利于飞行;(6)具有双重呼吸,为鸟的飞行提供充足的氧气;⑺食量大,消化快,可提供足够的营养物质和能量;⑻心脏分为四腔,有两条循环路线,血液运输营养物质和氧的功能强。

23.鸟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每呼吸一次在肺里进行两次气体交换,这就是双重呼吸。气囊没有气体交换的功能。

24.飞行使鸟类扩大了活动范围,有利于觅食和繁殖后代。

25.家兔的神经系统由脑、脊髓、神经组成。

26.哺乳动物:体表被毛;胎生、哺乳。如:鲸、海豚、蝙蝠。

27.兔与草食性生活相适应的特征有:⑴兔的牙齿分化为门齿和臼齿;⑵消化道上有发达的盲肠。

28.在动物界只有哺乳类和鸟类是恒温动物,其它都是变温动物。体温恒定有利于动物的区域分布、生存和繁衍,从而更能适应陆地环境。

29.虎、狼等肉食哺乳动物的牙齿有门齿、臼齿和犬齿的分化。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30.运动系统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组成,关节是骨连接的一种,在运动中起支点作用,骨起杠杆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

31.骨骼肌由肌腹和肌腱组成,具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一组肌肉的两端不是附着在同一块骨上,而是附着在相邻的两块骨上。

32.在体内骨骼肌所受到的刺激来自神经传来的兴奋,当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牵引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

4.关节有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三部分组成。其中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表面有关节软骨,光滑,能减少运动时的摩擦,使关节运动灵活。

关节囊将相邻的两块骨牢固的连接起来,使关节很牢固,还能分泌滑液。关节腔内有滑液,起润滑作用,使关节运动灵活。

33.运动时肌肉的协作关系:两组肌肉相互配合完成一个动作。如: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35.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如蜘蛛结网、婴儿**等。

35.学习行为:是在遗传物质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如大山雀喝牛奶、黑猩猩摘取香蕉等。

36.动物越低等,学习能力越差。

37.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有:蚂蚁、蜜蜂、猴、狒狒、象、鹿等。

38.社会行为的特征:(1)群体,内部形成一定的组织。(2)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3)有的群体还形成等级。

39.白蚁群体中兵蚁专司保卫,雌蚁专职“产卵机器”,也叫后蚁。

40.动物的“语言”是指能传递信息作用的动作、声音、气味等。

42.蝶蛾类是昆虫的雌虫能产生吸引雄虫的性外激素,这是靠气味进行通讯。

42.正是由于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存在,使生物之间的联系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生物与环境才成为统一的整体。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43.生态平衡: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生态平衡。

44.动物在自然界的作用:(1)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重要作用;(2)促进生态系统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3)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45.仿生:科学家通过对生物的认真观察和研究,模仿生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举例:薄壳建筑就是模仿乌龟的背甲、冷光是模仿萤火虫。

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菌。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46.菌落: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真菌的菌落比细菌的大。

47.培养细菌或真菌的一般方法:(1)首先配制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用琼脂做为支持剂)。

(2)将制好的培养基高温灭菌(目的是杀死其它的杂菌)。(3)接种:将少量细菌或真菌放在培养基上的过程。

(4)培养:放在温暖的地方。

48.**实验:“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

(1)培养皿和培养基在接种前必须高温处理,目的是高温杀死培养皿和培养基中可能存在的杂菌。(2)实验中为什么要用无菌棉棒?是为了避免棉棒上的细菌和真菌污染培养基。

(3)用无菌棉棒蘸取土壤、池水,在培养基上涂抹,这一过程就是接种过程。(4)实验过程中选取两套培养皿的目的是对照,两套培养皿需要在同一环境下培养。

49.细菌和真菌是生物圈中广泛分布的生物,而且适应环境的能力很强,细菌和真菌的生存也需要一定的条件,如需要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

50.细菌和真菌中绝大多数自己不能合成有机物,只能利用现成的各种有机物作为营养,营养方式为异养。

51.制泡菜为什么要密封?不让空气进入,保持无氧环境,应乳酸菌只有在无氧条件下才能将有机物分解成乳酸。

第二节细菌。

52.首先发现细菌的是列文·虎克,“微生物学之父”是巴斯德,巴斯德通过巧妙的实验向世人证明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53.细菌个体十分微小,只有在高倍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形状有三种:球菌、杆菌和螺旋菌。

54.所有细菌都是单细胞个体,没有成型的细胞核,靠**进行生殖。

55.细菌的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区。有些细菌还长有鞭毛,与运动有关;有些细菌细胞壁外有荚膜,主要起保护作用。

56.有些细菌在不良环境中细胞壁增厚,形成芽孢,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力。

57.细菌没有叶绿体,大多数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营养方式为异养,异养包括寄生和腐生两种形式。细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

58细菌快速繁殖和形成芽孢的特性使它们几乎无处不在。

第三节真菌。

59.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蘑菇、木耳、霉菌都属于真菌。

60.真菌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无叶绿体,营养方式为异养,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61.真菌与细菌的主要区别是真菌有成型的细胞核。

62.真菌的生殖方式是孢子生殖。

第五章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63.在自然界中的作用:1)作为分解者对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其重要作用;2)引起动植物或人患病;3)与动植物共生。

64.地衣是真菌与藻类植物共生在一起而形成的;豆科植物的根瘤是固氮的根瘤菌与植物共生,根瘤菌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植物能吸收的含氮物质,而植物则为根瘤菌提供有机物。

65.人的大肠中的大肠杆菌与我们共生。

66.发酵:是指在无氧条件下,细菌和真菌对有机物的分解。例如: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可以把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把葡萄糖转化为乳酸等。

67.制馒头或面包离不开酵母菌,因为酵母菌分解葡萄糖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受热时体积膨胀,会在面团中形成许多小孔,使馒头或面包暄软多孔,而产生的酒精挥发掉了。

68.在“制作甜酒”的实验中:1)将糯米蒸熟的目的是高温杀死其他杂菌。

2)将蒸熟的糯米用凉开水冲至30℃的目的是防止太高的温度会杀死酵母菌。3)加入酒曲的目的是加入酵母菌。4)在糯米饭的中间挖一个凹坑的目的是保证酵母菌在开始生长时有足够的氧气,短时间内迅速繁殖。

5)密封的目的是隔绝空气,使酵母菌发酵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6)放在温暖的地方的目的是保持适宜温度促进酵母菌的生长和繁殖。

69.防止食品腐败所依据的主要原理是把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它的生长和繁殖。

70.抗生素:有些真菌可以产生杀死某些致病菌的物质,这些物质称为抗生素。例如:从青霉中能提炼出青霉素。

71.在自然界能净化环境的生物有植物、细菌和真菌。

72.细菌和真菌能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

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

八年级上册部分。1 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由血管 血液和心脏三部分组成。2 人体的血管有三种 动脉 静脉和毛细血管。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管内血流速度快,管壁弹性大。与心室相连的都是动脉。静脉是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管内血流速度较慢,官腔大。在医院打点滴时注射的手臂上的...

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

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1 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及与人类的关系 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 有口无 食用,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可供观赏。为鱼类等海洋生物提供重要的栖息场所和庇护地。2 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及与人类的关系 身体呈两侧对称 背腹扁平 有口无 以寄生方式感染鱼虾和人类。3 线形...

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

1 关节的结构模式图p43 2 当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围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3 人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4 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动物的行为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 膝跳反射 鸟类迁徙 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