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期中文言文复习

发布 2022-12-15 01:38:28 阅读 7267

八年级(上)语文期中复习---文言文(答案)

21、桃花源记。

一、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运用。

1、根据本课内容抽取至少二个成语。

无人问津、 世外桃源 (豁然开朗鸡犬相闻)

2、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1)缘溪行(沿着 ) 忘路之远近(的 )

2)落英缤纷(繁多的样子) 渔人甚异之(对……感到惊异)

3)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

4)阡陌交通(田间的小路) 悉如外人(都)

5)具答之(详细) 咸来问讯(全都) (6)诣太守(到,往) 遂迷(终于)

7)欣然规往(高兴的样子;计划) 寻病终(不久)

8)芳草鲜美(鲜嫩美丽)(9)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和子女)

10)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不要说,更不必说) (4)阡陌交通(交错相通)

3、辨析下列词的解释:

志:处处志之(做标志 ) 寻向所志 (标志) 寻:寻向所志(寻找) 寻病终(不久)

闻: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听到的(事情) )闻之,欣然规往(听说)

之:具答之(他们(代桃源人) )闻之(这件事)

4、根据下列的要求默写语句。

1)描写桃林美景的语句是: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描写桃花源自然环境的句子有哪些: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3)写村中人好客,待人热情的句子是: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4)渔人离开桃花源的句子是: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5、翻译下列句子。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田间的小路交错相通,到处听到鸡闻狗叫的声音。

2)黄发垂髻,并怡然自得。老人和小孩,都非常高兴,自得其乐。

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率领妻子和子女,同县的人, 来到这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了,于是与外面的人断绝来往。

4)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

5)闻之,欣然规往。听说了这件事,高兴地计划前往。

二、教材**。

1、本文是作者虚构的故事,但作者却把它放在"晋太元中"这样一个确切的年代里,你认为有何作用 。

是为了增加故事的真实性;达到令人想往的目的。

2、第一自然节作者先描绘了桃林的美景,再引入对桃花源的描述,为什么?

这个描写充满了神秘色彩,令人好奇,为下文描写桃花源作铺垫。

3、你认为作者笔下的桃花源寄托怎样的社会理想?这个理想在当时条件下能实现吗?

陶渊明笔下的社会的确是理想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纷扰;人人都各尽其能地劳动,老老少少都生活得幸福愉快,人与人之间都极融洽而友好。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样的理想社会是无法实现的。

4、为什么桃花源的人听了渔人的话后皆叹惋 ?

为桃花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他们一直过痛苦的生活而叹惋。

5、渔人由洞口进入桃花源,而出去后不复得路,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

说明桃花源不是现实存在的,是虚构的社会。

6、后人把《桃花源记》的故事凝缩成一个成语,是什么呢?现在是什么意思 ?

世外桃源"借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22、短文两篇。

一、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运用。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读音或解释有误的一项( d )

a、斯是陋室,惟吾德馨(lòu简陋) b、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hóng大)

c、濯清涟而不妖(ér却d、香远益清(yì好处)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没有学问的人)

3)可爱者甚蕃(多4)濯清涟而不妖(洗涤 )

5)亭亭净植 (立6)宜乎众矣 (应当)

7)无案牍之劳形(使……劳累) (8)无丝竹之乱耳(奏乐的声音)

3、下列句子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 ( a )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c、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d、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4、下列与课文不一致的是( d )

a、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c、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d、予谓菊,花之君子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5、选出对下面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

(1)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b )

a、对于菊花来说,花中的隐士啊。 b、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

c、我说菊花是花中的隐士 d、菊花,即所谓花中的隐士。

(2)何陋之有 ( d )

a有什么地方简陋呢 b哪些地方简陋呢 c简陋又有什么呢 d有什么简陋的呢

6、根据课文默写。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

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

4)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

二,教材**。

1、《陋室铭》一文中,作者从哪几方面描写陋室的?

三个方面,从陋室的环境,陋室里的人及陋室里主人的活动三方面来描写的。

2、作者为什么先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用"有仙之山,有龙之水"引出陋室。

3、用原文语句回答。

1)文章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表现室主人交往之雅的语句是: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 惟吾德馨。

4)与"惟吾德馨"相呼应的句子是: 何陋之有?

4、文章结尾引用孔子的一句话有什么作用?

意在以古代名贤自况,表明陋室主人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抱负。

5、文章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对陋室的描写,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6、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你如何看待本文作者所表达的"惟吾德馨"的道理 ?

如:在物质生活丰富的今天,我们应要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多参加有意义的活动,多阅读一些健康的书籍,开阔视野,陶冶自己的情操,不做低级无聊之事等(围绕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方面来谈即可)

7、《爱莲说》一文中"而"字出现较多,请你找出两例"而"为转折关系的实例。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8、文中作者歌颂的是莲花,却几次提到了菊,牡丹,其用意是什么?

以菊的隐逸,牡丹的富贵来衬托莲花的种种美德。

9、用原文语句回答。

1)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句子是: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句子是: 香远益清。

3)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的句子是: 中通外直。

4)比喻君子志洁高廉,仪态端正,令人敬重(清高)的句子是: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10、文中第二段作者把"菊""牡丹""莲"比喻象征的哪三种人?

菊花比喻成隐士,牡丹比喻成富贵的人;莲花比喻成君子。

11、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

表达作者不慕富贵,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12、作者把"莲"比作君子,那么作者认为君子应该是怎样的人?

品德高尚的人(或具体答出君子的品格也可以)

13、本文描写"莲"的语句形象,生动,结合你所学的知识,写出二句描写"莲花"的诗句。

a、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蜒立上头。

b、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25、杜甫诗三首。

一、基础知识的积累。

1、按要求默写诗句:

1)孔子有句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望岳》中有一句与之意思相近的诗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春望》一诗中作者移情于物,抒发感时伤世的情感的诗句是: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3)《石壕吏》中表明老妇人被抓走的诗句是: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4)《石壕吏》哪句话写出了官吏的**: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2、默写:1)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2)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4)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5)夜久语声绝, 如闻泣幽咽。 (6)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3、对下列各诗句划分节奏正确的一项是( c )

a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b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c吏呼/一何怒d二男/新战/死。

4、下面各句中书写与全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c )

a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c室中更无人,唯有乳下孙。 d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5、文学常识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c )

a《石壕吏》是一首唐诗,其作者与《马说》的作者被后人同列入"唐宋八大家".

b《石壕吏》虽然抨击的是石壕吏凶暴气焰和冷酷无情,但作者的用意是借此揭露整个封建统治的罪恶。

c《春望》中"三月"并非实指,借"三"极言战争时间拖得久。

d《望岳》中"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前一句写泰山秀美,用的是实笔,后一句写泰山的高大,用的是虚笔。

6、下面加点的字解释有错误的是( b )

a、老翁逾墙走(越过b、一男附书至(书写)

c、二男新战死(最近d、急应河阳役(应征)

二、教材**。

1、《春望》中写尽诗人心系亲人的诗句是哪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2、《春望》中哪句诗是写诗人的感受?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3、《石壕吏》体裁是什么?本文的中心人物是谁?事件是什么?

叙事诗;老妇人;差役乘夜捉人,年迈的老妇被抓服役的事。

4、为什么差吏抓丁要利用夜间呢?

一表明官府捉人之事常有发生,人们白天躲藏或反抗无法捉到;二是表明官吏捉人手段狠毒,在人们入睡的时候来个突然袭击。

5、老妇"致词"一段可分几层?层意是什么?

分三层。一层(前六句)老妇诉说三个儿子全部都应征赴邺城作战,已有二个战死;二层(中间四句)老妇诉说家中现状;三层(最后四句)老妇自请应役。

6、《石壕吏》一文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 表达诗人对人民的同情。

八年级期中文言文复习

期中古诗复习1 1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写送别的地点和友人要去的地方的诗句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劝慰友人不要哀伤,表达出诗人豁达 爽朗的胸怀的诗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把对朋友的真挚感情升华为哲理,写出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就是在天涯海角也还是近邻一样的亲近,说明知心朋友声息相通的两句诗 海...

初中文言文八年级汇总

八年级上册。诗歌鉴赏 确定是什么诗。山水田园 边塞 古体诗 今体诗中律诗 确定诗的主题。是绝句 按句分析。律诗 按联进行分析。古体诗 按层次分。有动词 形容词出现可以多说上两句。表现手法,艺术特色,风格 欲扬先抑 豪迈悲壮 情景交融 你 前人对这首诗的评价。例 不愧为 七绝圣手 王昌龄边塞诗的代表之...

八年级语文期中复习 文言文

一 晏子使楚 基础复习 二 请依次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语句。课文要点 一 文学常识。1 晏子使楚 是后人搜集齐国大夫晏婴的言行编辑而成。2 晏子,名婴,字平仲,春秋后期著名的政治家,历任齐灵公 庄公和景公的卿相,以有政治远见 外交才能和作风朴素闻名诸侯。二 内容主旨。本文通过晏子出使楚国,挫败楚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