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春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11 2《功率》教案

发布 2022-12-14 23:44:28 阅读 6505

人教版《15.3功率》教案。

学习目标】1.了解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的概念; 2.理解机械效率的公式,会做简单的计算;

3.**测定几种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能测定某种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形成研究问题的方法;

4.通过实验**,养成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意识以及创新意识.

基础知识精讲】

在日常生活中,会出现很多对物体做功的情况,虽然达到了相同的目的,但做功的过程有时是不相同的.其实不仅是采用的形式不同,里面还有很多东西是有差别的,学过了今天的知识,你就会明白了.

1.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1)定义。从字面上理解,“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的意思分别是:有用的功,额外的功和总共做的功,是这样吗?我们举个例子来分析一下.

如果让你把重100 n的砂子运上三楼,你会想到哪些方法?

如图14-13所示,你可以采取图中甲、乙、丙所表现的三种方法.

甲乙丙。图14-13

甲是将砂子装入桶中,由人提桶上三楼,达到运送目的.在此过程中,你做了哪些功?有对砂子做的功、有对桶做的功和对你自己做的功.

乙是将砂子装入桶中,在三楼安装一个动滑轮,人站在三楼上,用动滑轮将装砂的桶提上三楼.在这个方法中,你做了哪些功?有对砂子做的功、有对桶做的功和对动滑轮做的功.

丙中是将砂子放入袋子中,同样用动滑轮将袋子提到三楼.在这种方法中,你做了哪些功?有对砂子做的功,有对袋子做的功和对动滑轮做的功.

分析完了,我们将甲、乙、丙三种方法做的功进行比较:

甲:w砂、w桶、w人乙:w砂、w桶、w动丙:w砂、w袋、w动。

在上表中不难看出,三种方法中都对砂子做了功,而且也只有这一项功是三种方法都做了的,其实这也是我们所需要完成的任务.这样做的功叫有用功.除w砂之外,每种方法中还有w桶、w人、w动、w袋,但每种都不完全相同,这与我们采用的方法有关系,这些都是为完成目的不得不额外做的功.说到这里,你可能有疑问:能不能不出现这些额外做的功?那么,你能想出不用额外做功,直接将砂子“弄”上三楼的方法吗?

没有吧,这样的方法是不存在的,或者说不论用什么方法达到目的,都会不得不额外做些.我们将这些额外负担所不得不做的功叫额外功.

每做一次功时,有用功与额外功之和就是总功.

根据上述定义,我们将图14-13的甲、乙、丙三种方法中做的功分列成:

甲:w有用=w砂 w额外=w桶+w人 w总=w砂+w桶+w人。

乙:w有用=w砂 w额外=w桶+w动 w总=w砂+w桶+w动。

丙:w有用=w砂 w额外=w袋+w动 w总=w砂+w袋+w动。

再来看个例子:起重机如果由电动机带动,总功在数量上就等于实际消耗的能,有用功只是起重机将物体抬高时所做的功,而那些克服摩擦所消耗的能就属于额外功了.

你能再举出一个例子,说明哪些是有用功,哪些是额外功吗?自己试一试.

2)三者的关系。

由上述定义,我们可以看出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三者的关系为:w总=w有用+w额外。

即总功等于有用功和额外功之和.而额外功是不得不做的功.因此,下列关系也总是成立:w总>w有用。

这两个关系是纯粹的数学关系,很好理解.

2.机械效率。

在实际做功的过程中,虽然不得不做一些额外功,但我们总是希望额外功能小一些,可以减小不必要的能量的损耗.这样一来,有用功在总功中占的比例就会大些.为了表示这个比例,物理学中引入了机械效率这个物理量.

1)定义和定义式。

机械效率被定义为: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用希腊字母“η”表示.

根据定义写出公式:η=

2)说明。关于机械效率,在此我要做两点说明:

一是在实际计算中,机械效率通常被表示为一个百分数;

二是由于w总>w有用,所以<1,因此机械效率必然小于100%.如果有人告诉你某机器:η大于1或大于100%,那肯定是错误的.

3)简单计算。

将功的计算公式与机械效率的计算关系相结合,我们来做一个例题:

例:起重机把质量为0.6 t的重物提升了3 m,而它的电动机所做的功是3.4×104 j,起重机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解:起重机提升重物所做的功为有用功,因此:

w有用=fh=( mgh

0.6×( kg×( 3 m =1.8×104 j

w总=3.4×104 j

所以。计算时要注意结果为百分数.

4)斜面的机械效率。

在这里,我们来**一下斜面的机械效率.

在影响机械效率的许多因素中,摩擦是一个重要因素.例如,把物体拉上斜面时,就要克服物体与斜面之间的摩擦力而做额外功,这里我们要研究的是:光滑程度一样的斜面,当它的倾斜程度不同时,斜面的机械效率是否相同.

如图14-14所示,找一条长木板,一端垫高,成为一个斜面.我们的目的是把物体抬到高度为h的位置.因此,我们无论采。

用什么方法,都要达到这个目的,所。

以我们所做的有用功就是相当于直接。

把重力为g的物体抬高h时所做的功,所以w有用=gh.

图14-14

为了省力,我们往往不把重物竖直提升,而是采用一些省力的机械,斜面就是省力机械,因此,我们把重物放在斜面上,用力f将它拉到斜面顶部,如果斜面长为s,那么在此过程中做的总功为w总=fs.

由此分析可见,在实验过程中知道了g、h、f、s的大小,才能计算出w有用和w总,才能计算出机械效率.

把小车放在斜面上,用弹簧秤拉着小车在斜面上匀速上升,注意要让小车保持匀速直线运动,读出这时拉力f的大小,当小车达到高度h时停止,用刻度尺测出小车移动的距离s和小车被抬高的高度h,用弹簧秤测出小车的重力g,记录到下面的**中.改变木板的倾斜程度,再测量两次斜面的机械效率.

在进行**实验之前,你猜想一下:斜面能省力多少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什么关系?斜面的机械效率与它的倾斜程度有什么关系?完成**后再看,你当初的猜想是否正确.

学习方法指导】

求机械效率的方法。

求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是日常生活、生产中常遇到的问题.先来看两道例题:

例1:一斜面长5 m,高2 m,用500 n的力沿斜面将重为1000 n的物体推上去,求它的机械效率.

解:在此过程中总功为推力做的功:

w总=f·s=500 n×5 m=2500 j

有用功为将物体抬到斜面顶部的功:

w有用=f′·s′=gh=1000 n×2 m=2000 j

则机械效率为:

例2:如图14-15滑轮组,被提起的是质量200 g的物体,对绳子自由端的实际拉力是0.8 n,当物体升高0.2 m时,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解:有用功为。

w有用=f′·s′=g·h=mgh

0.2 kg×10 n/kg×0.2 m

0.4 j动滑轮由3股绳子承担,所以。

s=nh=3×0.2 m=0.6 m

则总功为。w总=fs=0.8 n×0.6 m=0.48 j图14-15

在这两道例题中,我们不难看出,当机械用于提高物体时,有用功为不用机械而直接将物体匀速提高做的功,即有用功为w有用=gh,而总功为拉力大小与物体在拉力方向移动的距离,即w总=fs.

在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中,s=nh(n为共同承担动滑轮的绳子股数),但由于考虑摩擦和滑轮的重力,f≠,这一点你应该注意.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计算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公式为η=

你学会了吗?可以用这种方法做两道题试试.

知识拓展】机械效益。

使用机械的最终目的之一是省力.就一般而言,不同的机械省力的情况不同.为了比较各种不同机械的省力程度,物理上还引入了一个机械效益的概念.机械效益定义为机械产生的对外作用力(p)跟外界施于机械的力(f)之比,若以a表示机械效益.则:

a=对于杠杆,a就是动力和阻力之比;对于轮轴,在不考虑摩擦情况下,a等于轮半径和轴半径之比;对于斜面,在忽略摩擦的情况下,a等于斜面的长和高之比.根据定义,机械效益是由实际测得的机械对外作用力(有用阻力)和外界施于机械的力(动力)的大小所决定的.同样克服一个有用阻力,有时因为机械润滑得好,无用阻力就小,需要的动力也就小.因此,机械效益就大,反之,机械效益就小.新机械的机械效益往往比旧机械的机械效益大些.

机械效益又称“机械利益”,有时亦称“力比”.概括地说,机械效益是一个描述机械省力程度的物理量.

机械效率与机械效益的联系和区别:

机械效率与机械效益是两个比较类同的概念,使用时稍不留心就要混淆.经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两点:

1)机械效率是描写机械做功本领程度的一个物理量,它研究机械做功情况时引出;机械效益是描述机械省力程度的一个物理量,它研究机械省力情况时引出.

2)机械效率与机械效益都是一个无单位的纯数,机械效率η总是小于1,而机械效益a可以小于1,也可以等于1或大于1.

问题点拨】1.起重机做的有用功是。

w有用=gh=3600 n×4 m=14400 j

总功为有用功和额外功之和。

w总=w有用+w额外=14400 j+9600 j=24000 j

其机械效率为。

起重机提升装货物用的容器所做的功、各部件之间的摩擦做功等都是额外功.

2.略。3.提高机械效率的主要办法是:改进机械的结构,例如提水时用容积较大而重量较轻的水桶,按规程进行保养、合理使用以减小摩擦.

2023年春人教版八年级下Unit

第一单元 通过讨论 健康问题 和 事故急救 的话题,学习用h e来表述疾病,并使用情态动词should shouldn t给别人提供建议。第二单元 通过讨论 志愿者 及 志愿活动 的话题,学习动词词组 不定式充当宾语 状语和宾语补足语的用法 使用情态动词could给别人提供建议。第三单元 通过讨论 ...

2019春学期八年级下物理期中测试

2013春学期八年级物理 下 期中测试卷。全卷共4页,五大题,32小题,满分 100分,测试时间 90分钟 班别 姓名学号成绩。一 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选出,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一盏灯用电线吊在天花板上,电灯受到电线的拉力作用的施力物体是。a 地球 b 电线 c 电灯 ...

2023年春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12 1《杠杆》导学案

杠杆导学案。1 学生阅读教材64页,小小的弹簧测力计能称出一头大象的重量吗?一根棒能把地球撬起来吗?2 观察图所示的几种工具并想一想,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自学杠杆部分,完成下列问题 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叫用字母表示。使杠杆转动的力叫用字母表示。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叫用字母表示。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