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海燕。
高尔基。教学目标:
1.感受和体悟作者在文章中所抒发的情怀。
2.理解课文中物与情的关系。
教学难重点:
1.学习革命先驱坚强无畏的战斗精神。
2.理解文中象征、对比和烘托手法的运用。
了解散文诗的特点。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难重点:能准确地把握海燕的形象。
教学步骤:一.导入课文。
由我们学过的课文《童年的朋友》导入。
为什么海燕这种鸟儿能唤起高尔基的创作激情?
指导学生看书下注释①)“海燕”在俄语里是个合成词,由“暴风雨”和“信使、预言家”两个词合成。作者当时已经预感到革命的风暴将要到来,这使他很自然地联想到这种鸟儿。
二.板书课题、作者,简介作者。
高尔基是作者的笔名。他出生在一个木匠家庭,4岁丧父,10岁就为生活所迫,到处流浪,当过鞋铺学徒,轮船杂役,面包工人和更夫,尝尽了人间苦难。他亲眼看到**的劳动人民在沙皇统治下所遭受的种种压迫和剥削,这就为他的创作提供了坚实的生活基础和丰富的题材。
他创作了长篇**《母亲》,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和剧本《底层》、《小市民》等。
三.介绍背景知识。
海燕》写于2023年。当时,欧洲的工业危机波及**,工厂纷纷倒闭,大批工人失业,再加上沙皇统治日趋黑暗,人民群众无法忍受,反抗情绪日益高涨,革命斗争蓬勃兴起。高尔基2023年2月19日从故乡来到彼得堡,参加**作家协会为纪念农奴解放40周年而举行的特别会议,发表了抨击沙皇**的演说。
3月4 日,几千名大学生和工人为**沙皇**把183名大学生送去当兵,在彼得堡举行示威,遭到残酷镇压,有些人***,许多人受了伤。高尔基参加了这次示威,目睹了沙皇**的暴行,极为愤慨。3月12日,他回到故乡后,根据当时的斗争形势和参加示威的感受,写成了短篇**《春天的旋律》,《海燕》就是这篇**的尾声部分。
**先投寄莫斯科《信使报》,后又投寄彼得堡的《生活》杂志。愚蠢的审查官禁止发表这篇**,却认为它的尾声是一篇写景的文字。这样,《海燕》就被作为一篇独立的作品在《生活》杂志上发表了出来。
《海燕》一经发表,便在**大地上产生巨大反响,它被革命者用胶印和手抄等方式广为传播,一时间成为最受欢迎,最富有宣传性和号召性的诗传单。
由于《海燕》这篇散文诗的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沙皇**才认识到高尔基的危险性。于是不经审讯就决定把他放逐到僻远地区去。高尔基被流放那天,人们很早就把火车站挤满了,为高尔基送。
行。高尔基刚到来,人群中就爆发出“高 1
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16 云南的歌会。一 教学目的 了解云南的歌会,感受当地浓郁的民族风情。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位与赞赏。激励学生关注生活,欣赏生活,热爱生活。二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所写的三种场合中唱歌的不同情境,体会内容和写法的上的差异。三 教学难点 揣摩语言,品味文中人物描写和场景描写的妙处。第...
八年级语文下册《春酒》教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 春酒 教案。一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能力 1 查阅资料,了解作者琦君生平和主要作品。2 积累词语,掌握 家醅 一马当先 挑剔 炮制 顾名思义 兴高采烈 等词的读音 词义,并学会运用。3 学习文章富有情趣的细节描写,体会其作用。4 理解文章表现的思乡这一主旨。二 目标与方法 1 有感情...
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苏轼。教学目标 1 学习欣赏咏月诗词的方法2 养成良好的诵诗词的习惯。3 通过背诵,感受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美,学会善于在逆境中调整自己的心态。教学重点 1 学习欣赏咏月诗词的方法。2 养成良好的朗诵读诗歌的习惯。教学难点 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及其旷达胸襟在词中的体现。一 导入新课。有人说中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