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作文训练

发布 2022-12-11 10:34:28 阅读 9596

到民间采风去。

俗话说:“亲不亲,家乡人;美不美,家乡水。”从小到大,家乡始终伴随着我们一路走来,放眼家乡的秀美景色,放眼家乡的风土人情,无不浸润着浓浓的乡情。

“最亲莫过家乡人,最浓莫过家乡情。” 家乡,就像那香浓的茶,越品越馥郁;家乡,就像那陈年的酒,越饮越甘醇。忘不了村前那一股清澈的溪流,忘不了屋后那一片七彩的花圃,更忘不了节日前后那道不尽的喜庆……

请以“我家乡的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的文章,着重介绍家乡给你印象最深的节日或最有特色的风俗习惯。

要求:1.注意开头、结尾的写作。

2.运用上修辞手法、细节描写等。

3.注意书写:整洁、字迹清晰。

一、突现习俗的特色。

“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因地域不同、生活习惯的差异,家乡的民俗风情又各有特点。如本单元学习的几篇文章,《云南的歌会》因其承载着浓郁的民间文化气息而让人驻足观望,《春酒》《端午的咸鸭蛋》因其饱含着浓浓的故乡情思而让人回味悠长,《吆喝》因其记录了那个特定时代的生活而散发着永久的魅力。

要想写好这篇作文,就看你能不能把你所要展现的家乡的特色突现出来。

文章贵在有新意。俗话说:“十里不同俗”,在你的家乡,一定也有一些不被外人了解的习俗,仔细想想,好好看看,一定可以发现不少代表家乡地域文化特征的亮点。

但在一篇短小的习作中,如果面面俱到,势必如“蜻蜓点水”,不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要选择印象最深,且最具特色的、具有代表性的角度和内容来写,这样,才能达到“以点带面”颂家乡、“以小见大”表真情的效果。

注意:1、写的是你感兴趣的,是所熟知的(起码某一方面你是熟悉的),能表达出你对家乡的爱。最好有特色的,能让别人眼前一亮的。

2、化大为小,确定写作的内容不宜太广,太泛,越小越能把握。

二、强调自我的感受。

标题为“我家乡的 ”,因题目中含有一个“我”字,所以在作文时一定要注重写出个人的真实感受。这就要求在选材时要从自己的身边入手,所写事例最好是自己亲身经历过的。如琦君的《春酒》记叙的就是自己对童年一段美好的回忆。

文中写到“八宝酒”时,“我端着、闻着,走来走去,有一次一不小心,跨门槛时跌倒一跤,杯子捏在手里,酒却全洒在衣襟上了”一句,把“我”对春酒的吝惜之情淋漓尽致地刻画了出来。

三、运用多样的表达。

记叙文以记叙和描写为主,但往往也离不开议论和抒情。作文时,若能在文章的恰当位置穿插一两处议论和抒情,不但使文章起承转合自然,结构灵活,而且能鲜明地表现中心、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4、我们怎么把自己胸中之情化为纸上文字呢?

(一)描写细腻化。

比如介绍民间舞蹈,可以用场面描写,点面结合地写出活动的热闹;刻画一个民间艺人,可以运用外貌描写,描摹出人物的个性;对一幢建筑或名胜的介绍,可以运用景物描写,写出景物之美;对工艺制作的介绍,则可以详细地写出其过程与步骤。如《美丽的铜龙河》中就运用了景物描写来表现民间秀丽的风光:“清澈的铜龙河就像一条玉带轻拂于这座古镇,她娴雅宁静,树阴照水,两岸葱茏。

年少的我经常相约小伙伴,光腚下河,像条快乐的鱼儿在铜龙河里游来游去,心旷神怡地倾听蛙鼓频频,鸟鸣啾啾。微风掠过,颤动的水波揉碎了树木的倒影,我能感觉得到铜龙河水轻柔的抚摩。有时独自爬上岸来,把头枕在岸边的茵茵草地上,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自己是只快乐的小鸟,追逐蓝天上的白云一起飞向远方……就是这条秀丽的铜龙河,人们可以乘舟过高邮湖,扬帆越大运河,直达长江,但又是这条铜龙河顽皮地阻隔了铜城古镇的南北交通。

”二)细节传真情。

什么是细节描写呢?

简洁地说,就是指作品中那些极富个性特点的细枝末节方面的描写。它可以是一个细小动作,可以是一个细微的痕迹,可以是一处细小的景物。运用好细节描写可以增强作品的真实性,可以深化文章的主题,可以达到“一瞬传情,一目传神”的动人艺术效果。

细节描写的方法:

细化动作、延长过程。

运用修辞,画其神韵。

精炼词语,表现特征。

类比联想,添其内涵。

同类对比,侧面烘托。

三)情感真挚化。

谁不爱自己的祖国,谁不爱自己的家乡,面对灿若星辰的民俗文化,我们所表现出来的应该是自豪和骄傲。

如《走过太平桥》一文:“那一刻我为自己的孤陋寡闻和熟视无睹而惭愧不已。一座沐风栉雨历史深重的桥梁,竟然被自己无意间忽略了;我一次又一次轻松踏过它的肩膀,却从没有关注过它的历史,不知道它已承载了六百多年的雨雪风霜。

”这句话写的是为不知道家乡桥的历史而感到惭愧,饱含真情。

古诗苑漫步。

同学们,很小我们就接触了古诗,从古诗中我们感受了李白的飘逸,杜甫的沉郁,孟浩然的清新,王安石的稳重,白居易的平易通俗,王维的诗情画意。古典诗歌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朵奇葩。背诵古诗,如同面对良师益友,可以聆听教诲,可以受到熏陶,如同在花海中徜徉,可以感觉艺术奇葩的芳香,得到艺术雨露的滋润。

过年时,我们吟:爆竹声中一岁除。中秋时,我们吟:

明月几时有?春雨时,我们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思念时,我们吟:每逢佳节倍思亲。送别时,我们吟:

劝君更尽一杯酒。莫愁前路无知己。喜悦时,我们吟:

漫卷诗书喜欲狂。慷慨时,我们吟: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激越时,我们吟:凭栏处,潇潇雨歇。古诗中有春花秋月、山水风光、名胜古迹,寄托了无限的文人情思。

请你以“古诗中的”为题,或者表达你对某几首诗的体会感受,写一篇作文。

要求:要从自己的读诗实践出发,写自己对诗歌的理解感受,字数在左右。

1、首先要确定主题,如“古诗中的春夏秋冬”;然后围绕主题选定古诗,为每一首诗做一题解,说明作者、朝代,并对原诗能容作简要介绍,对摘录的诗句加以点评。如何点评诗句呢?即对诗句的描写内容、表现角度、表现手法作简要的点评。

“点评”就是自己的阅读体会,它没有千篇一律的规定,只要围绕某一点谈自己的看法、见解即可。

2、写赏析主要从作者、题材、风格、意境、语言等方面展开。这对于我们来说难度较大,但我们可以从浅处入手。从这几项中抓住意境来谈,即谈自己读后的感受、理解、体会;次重谈语言、风格。

在具体的赏析中,我们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来考虑:

1)从整体上把握诗词的基调和主旨,剖析诗词的思想内容;

2)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诗眼”或“题眼”;

3)分析修辞手法(如比喻、比兴、拟人、夸张、对偶、反复、衬托等)的表达效果,领悟作者的感情;

4)品赏诗词的意境,点出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的境界和情调,以及带给我们的主观感受。

背起行囊走四方。

山水之美,不仅受之于天然,更得益于历代文人志士的情怀抒发,他们借山水而抒情言志,山水因他们而更具灵气。岳阳楼因李白、杜甫而名声远播,更因范仲淹的名篇而熠熠生辉,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浓缩了古代仁人的旷达胸襟。的确,“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历代文人志士意在山水,又不仅仅在乎山水,祖国山河早就贮存了厚重的人文精神。写一篇游记,介绍某地的风景名胜、人文景观。要写清楚游览地点的风光景物特点,引起人们游览的兴趣。

要求:1.要注意交代清楚游踪。

游览一个风景点,往往要经过许多地方,看到许多景物,其路线也可能忽东忽西,来回交叉,重叠反复。但在记叙时,一定要有一个清楚明晰的顺序,让读者明了你先到了什么地方,后到了什么地方。这样,一方面利于读者了解所写景物的地理位置及特征,另一方面会给读者留下一个比较完整的整体印象。

2.要突出景物的鲜明特征。

不同的风景区,其风景具有不同的特征。如华山的险峻、黄山的奇秀等。在描写时,一定要抓住景物的鲜明特征,写出区别、写出神韵,使人能产生神往之情。

3.适当交代有关风景的知识。

游记还应适当对所游之地的地理、历史、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知识进行简要介绍,使趣味性和知识性相结合,增强文章的感染力,激发人们对美丽山水的热爱与神往。

4.写出“观感”,融情于景。

游记作文的目的,在于通过对自然风光、风景名胜的描绘,让人了解山水的美丽多姿,进而激发人们热爱、神往和赞叹之情。所以写作时,要突出作者对景观的独特感受,融情于景,使外在的自然风光与作者内心的特殊感受水**融,从而更强烈地打动读者。

八年级作文训练

枣庄市中区实验中学八年级 上 作文活页教材。语文教研组。训练题目。当我面对的时候 困难 挫折 荣誉等 把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 诗歌除外 不少于。训练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习 引用经典彰显底蕴 的开头方法。2 学习 抒情议论卒章显志式 的结尾方法。方法与过程 积累 指导 写作 反思 再...

八年级作文训练

第一节人物在描写中站立。一 写作导航。要把人物写得生动感人,就必须通过对人物的外貌 语言 动作 心理 神态等方面的刻画,来表现其外貌特点 个性特征 思想情感等。不仅要画其形 描其神,更应铸其魂。应展开细腻的描写刻画人物。描写是塑造人物的主要手段,展开细腻的描写应注意三点。描写要真实。我们笔下的人物形...

八年级作文训练

一 叙事要详略得当。训练点 叙事要详略得当。目标要求 写记叙文,不管记叙何人 何事,文章应确立一个明确的中心意思。中心意思一确定,要根据表现中心意思的需要去选择材料,有详有略地记叙。训练题目 晒晒我们班的 牛 人 写作要求 你们班是否有这样的 牛人 呢?他们或知识面丰富,口才超强 或者公平正直,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