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孟子》二章。
积累运用·1.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后人尊他为。
2.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舜发于畎亩之中( )2)行拂乱其所为( )
3)曾益其所不能( )4)入则无法家拂士( )
5)故不为苟得也( )6)贤者能勿丧耳( )
7)一箪食8)蹴尔而与之( )
3.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1)舜发于畎亩之中( )2)行拂乱其所为( )
3)人恒过( )4)而后作( )
5)征于色( )6)贤者能勿丧耳( )
7)蹴尔而与之( )8)是亦不可以已乎( )
4. 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意思。
1)曾益其所不能通 ,意思。
2)困于心,衡于虑通 ,意思。
3)入则无法家拂士通 ,意思。
4)故患有所不辟也通 ,意思。
5)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通 ,意思。
通 ,意思。
5. 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不同含义。
1)行拂乱其所为古义今义。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古义今义。
3)万钟于我何加焉古义今义。
阅读感悟·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回答问题。
6. 本文开篇列举了六位历史上的名人的事例,这六位人物的相同之处是什么?
7. 文中认为凡是能担天下大任的人才,都必须经受一定的磨练,这样才能取得“曾益其所不能”的效果和成就。请紧扣这一论点,任意举一个恰当的事例作论据。
8. 环境对人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面对艰苦环境的磨练,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结合文章说说你认为这其中最关键的是什么。
9. 文中说“人恒过,然后能改。”有人对这句话不同见解,阅读西面的材料后,结合自己的思考谈一谈你的看法。
有些错误没机会改正。
日前,48岁的喜剧演员牛振华因酒后驾车惨遭不幸。出事后牛振华的家属发表了情真意切的公开信:“一生谨慎的他犯了一次错误,而他唯一一次错误,却让他不再有改正错误的机会,也给我们造成终生的遗憾!
……人们常说“不要怕犯错误”“不要怕‘交学费’”“吃一堑,长一智”“在**摔倒,就在**爬起来”等等,这些话不能说不对,但有些错误是致命的,瞬间发生,没有纠正的机会。
阅读《鱼我所欲也》,回答问题。
10. 本文开篇并不宣说“生”和“义”,而是以“鱼”和“熊掌”比喻,试分析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1. 在孟子看来,比“生’更重要的是什么?比”死“更令人厌恶的是什么?
12. 面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的“一箪食,一豆羹”, 呼尔而与之” “蹴尔而与之”,为什么“行道之人弗受”“乞人不屑”?
13.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它表明了孟子的什么主张?
拓展**·阅读下段文言文,回答问题。
景春曰:“公孙衍 、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
丈夫之冠也,父命之 ;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选自《孟子·滕文公下》)
注] 景春:人名,纵横家的信徒。 公孙衍:
人名,即魏国人犀首,著名的说客。与张仪先后为秦国宰相。 张仪:
魏国人,与苏秦同为纵横家的主要代表。致力于“连横”,与苏秦的“合纵”相对。
熄:指战火熄灭,天下太平。 丈夫之冠也,父命之:
古代男子到二十岁叫做成年,行加冠礼,父亲开导他。 广居、正位、大道:朱熹有“广居,仁也;正位,礼也;大道,义也”之说。
以天下为家园,以天下事业为岗位,为天下人谋福利。
14. 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含义。
1)往之女家( )2)无违夫子( )
15. 孟子举母亲告诫女儿“往女儿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的例子是为了说明什么?
16. 孟子认为大丈夫应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怎样才能做到这样呢?
综合实践·17. 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强调了“逆境能成才”,现在有人认为“顺境也能成才”。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假如班里要就这个问题召开一次辩论会,请你查找资料,阐述自己的观点。
一○ 《孟子》二章。
1. 孟子·告子下孟子·告子上战国亚圣。
2. 略。3.
(1)田间、田地。(2)扰乱。(3)常常。
(4)奋起,指有所作为。(5)征验,验证。(6)丢掉。
(7)用脚踢。(8)停止,放弃。
4.(1)“曾”通“增”,增加。(2)“衡”通“横”,梗塞,不顺。
(3)“拂”通“弼”,辅佐。(4)“辟”通“避”,躲避。(5)“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
“与”通“欤”,语气助词。
5.(1)古义:违背。
今义:拭去。(2)古义:
这。今义:表示判断的动词。
(3)古义:好处。今义: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东西或数目合在一起。
6. 都在经历了一番艰苦磨难之后,成就了非凡的事业。
7. 所举事例要实事求是,并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8. 面对艰苦环境的磨炼,有的人发愤图强,有的人意志消沉,关键取决于受磨难者自身,应该自我觉醒,努力战胜困难,才能成材,反之则会在磨难中消沉、毁灭。
9. 不论就一点谈还是两点结合起来谈,不论持什么观点,只要所言有积极意义,符合情理即可。
10. 通俗易懂。以“鱼”和“熊掌”作比,是取饮食之物,熊掌远比鱼贵重,故舍鱼而取熊掌就是常理,用这层日常饮食的关系作比,使人易于理解义比生命更重要。
11. 比生更重要的是道义,比死更令人厌恶的是卑鄙的行径。
12. 因为这是污辱性的施舍,受之有损于人格。
13. 是前面几段的一个总结。它表明了孟子“羞恶之心,人皆有之”这个“性善”的主张。也引出了下文的“此之谓失其本心”。教育人们应学习贤者,任何时候不失去做人的品格。
14.(1)“女”通“汝”,你。(2)违背。
15. 批评张仪之流靠曲意顺从诸侯的意思往上爬,没有仁义道德的原则,奉行的不过是“妾妇之道”,根本谈不上大丈夫,而是小人。
16.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17. 略。
八年级语文《孟子二章》教学设计
贫贱不能移 陶渊明。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义熙元年 405年 陶渊明在朋友的劝说下,出任彭泽县令。到任八十一天,碰到浔阳郡派遣督邮来检查公务,浔阳郡的督邮刘云,以 贪婪闻名远近,每年两次以巡视为名向辖县索要贿赂,每次都是满载而归,否则就栽赃陷害。县吏说 当束带迎之。就是应当穿戴整齐 备好礼品 恭恭敬...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21《孟子》二章练习
21 孟子 二章练习 阅读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回答问题。1 下列加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法家拂士 拂 同 弼 辅佐 b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在国外 c 必先苦其心志 使 痛苦 d 孙叔敖举于海 由于 2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3 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一句能否删除?请结合...
八年级下册语文《孟子二章》教学设计
课文内容分析 先从文体出发。本课两篇文章皆选自 孟子 是以议论为主的诸子散文。先秦诸子散文常能表现出清晰的逻辑与思想的魅力。就本课所选两篇而言,孟子对于 何谓大丈夫 以及 如何造就人才 的论述,在清晰的逻辑中层层展开,极具说服力。再说本文特点。在 孟子 二章 中,我们能看到孟子飞扬的文采。他的语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