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行的学问》是我为互助道小学学生精心设计的一堂区级教学观摩展示课。该课是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三下第四单元第三课,这一课与学生的生活非常贴近。特别是城市的学生,外出多搭乘公共汽车、地铁等交通工具,掌握一些出行的学问是必需的。
为了更好地执教本课,课前我通过网络查找了以互助道小学为中心周边的交通线路,然后尝试着乘坐了学校附近的轻轨九号线,在离学校附近最近的中山门车站下车后,一直走到了互助道小学。有了教师课前的充分实践,也就为更好地执教该校学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教学中,我设计了导入新课、看懂交通图、会看站牌、乘车安全和礼仪、学会问路、共同出行、总结延伸七个环节。每个环节力求精妙设计、环环入理,初步达到了预定的教育目的。现就教学中的几个重点环节进行反思。
一、从学生的生活入手,进行课前导入。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儿童的品德与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社会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
所以,在执教时我自始至终遵循了“尊重生活,教学为学生生活服务”的原则,努力实现品德课以“生活为本”的教学思想。
上课伊始,我模拟创设了二号桥小学的粤粤要到互助道小学参观,并和互助道小学的学生一起去北京的中国科技馆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但是粤粤并不认识去互助道小学的这一情境。通过与互助道小学师生通**,告诉粤粤乘坐什么车最方便。
由于互助道小学离二号桥小学非常近,该校多数学生都是生活在这两所学校周边,教师的这一从学生身边的事物现象入手的情境,自然而然地引发着学生好奇的欲望,这也为下一个环节“看交通图、选路线”起到了铺垫作用。
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材中展示的是几名学生在“明光村”,他们准备去“中国科技馆”。课本为我们展现了一副从明光村到中国科技馆的交通图。此内容对于生活在北京地区小朋友可能是比较熟悉,但是对于我们天津的学生可能稍有些陌生。
课堂上,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将课本中学生不熟悉的北京地图的交通图改为了:出示了互助道小学学校周边的交通图,即:从二号桥到中山门地区的交通图,让学生从图中帮助粤粤查找从二号桥小学到中山门地区的交通线路。
这样由近及远,既贴近学生们的生活,也让学生们在读图中学会选择乘坐津滨轻轨9号线,从二号桥站上车、经过了一号桥站,在中山门站下车。通过读图,让学生明确了在哪站、哪站下,一共坐几站,这又为学会看站牌奠定了基础。
对于教材中的“读交通图,选择乘车路线及看站牌”等的内容,我没有弃之不用,而是把它作为课堂复习反馈的环节,因为有了前面学生认识自己学校周边环境的交通图、选择最佳乘车路线、和看站牌之后,在回过头来,使用教材中的内容,就会很好地起到了复习巩固的作用。其实这种由近及远,恰当地选择学生当地的素材,从学生的生活入手,从了解学校周边的乘车路线扩大到北京的公交线路,也正是符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了新课标中对学生的要求。
三)由帮扶到放手,扎扎实实地突破难点。
出行的学问》属于典型的地理题材课,知识性比较强、难点突出。为了更好地达到突破难点,在教学中我采用了“自主实践——教师点拨——反馈练习”的教学方式,体现由“扶”到“放”的教学过程、扎扎实实地突破了难点。
认识站牌是本课难点,在生活中很多人由于没看清站牌而乘错车,或是乘错了方向,或下错了车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在活动中,我出示了津滨轻轨9号线,从二号桥站上车,两个开往不同方向的站牌。 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看看,到底该乘坐哪个方向的站牌。
学生的学习兴趣变得非常浓,通过合作学习,他们说出了第一个。但是为什么选择第一个,作为教师的我,利用两个醒目的箭头,方向一致,可以乘坐;方向不一致,不可以乘坐,让学生云开雾散。
共同出行”环节,我创造性地利用教材,通过教师设计的小主人公粤粤独自从二号桥小学乘坐津滨轻轨9号线,在中山门站下车后,通过问路找到互助道小学后,粤粤和互助道小学的学生一起来到了北京,准备参观中国科技馆。有机地与使用教材相结合,将读图确定去中国科技馆的路线、看站牌辨方向,正确选择乘坐694路公交车,在明光北里上车、马甸桥东下车等内容进行了系统的复习与巩固。
本堂课的教学,师生互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浓厚、积极性被调动,我欣慰。但从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在会看站牌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讲得还略多,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应该通过生动精炼的语言或点拨或引导,带领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
上一节课仅仅40分钟,但40分钟的背后却是无数个40分钟,虽然这堂课早已经结束,但是我想只有不断地反思,反思每一堂课中吸取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我们才会在品社学科中开创出一份新的天地。
三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出行之前巧安排鄂教版
在课的开始,我根据学生的能力不同,以及课前调查项目的难易程度设计了收集作业,这正好符合不同能力层次学生的要求,使每个孩子都可以在解决问题中获得成功的感受。我还专门设计了生活测试目标,尽可能地让学生结合自己生活实际,发表不同的见解。这样既考察了学生课前调查的效果,同时又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行了竞争,每...
三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我们共
我们共同的家 教学反思。让学生了解祖国的概况,知道我国是一个地域空阔的国家,培养学生对祖国的自豪感和心爱之情是 品德与社会 的教学目标之一。我们共同的家 这一教学活动的设置正是在儿童日常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对祖国空阔国土有个初步的了解,激发学生爱国的自豪感和亲切感。教完之后,深刻反思,有以下心得体会 ...
三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
三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 我们的生活需要谁。教学目标 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人们在生活中相互依赖 相互服务的依存关系。能力 能够根据自己设定的主题,在生活周围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并能讲述自己观察后的感受。知识 通过观察 体验,认识人们的生活离不开从事各种服务的劳动者,感受各行业劳动者的劳动给人们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