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参考3)成语故事。
两个成语故事虽然看似相同,都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叙述,但是在表现人物的时候,写作方法却不尽相同。比如第一则故事着重抓住人物的语言来表现人物“夸口”以及言语前后抵触的特点,从而烘托出“自相矛盾”的主题思想;而第二则故事则主要通过人物的动作描写来表现“滥竽充数”的结果,如“鼓着腮帮,按着竽眼儿,装出一副会吹的样子,居然得到了和别人一样多的俸禄”和“只好逃走了”;这样一来,本课的训练点就找到了。抓住训练点进行有效的训练,学生的学习兴奋点自然会被激发出来。
首先朗读方面,对于这样短小直白的文章,三年级学生不难做到正确、流利,但对于人物语言、动作的朗读却因为缺乏深层解读而显得苍白,那么第一个学习起点就是在学生通过预习做到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他们走近文本,把书读得“立体起来”,让人物形象活起来。其次,虽然课前学生都能说出两个成语的意思,但这样的知识**,要么源于前一天晚上预习时把词典的解释背下来;要么源于过去在生活中获得的一知半解的认识,并未在他们的心灵里产生真正的共鸣和感悟。因此,第二个学习起点应该是在学生初步了解成语意思的基础上,引导他们进一步走近文本,与人物对话,从而获得一次心灵的体验。
如在教学《滥竽充数》时紧紧抓住文中的两个动词“混”和“逃”,引导学生走近人物的内心世界,通过合理的想象,揣摩人物的心理,从而获得了丰富的情感体验,并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道德认识,使成语蕴含的意义迎刃而解,昭然若揭。这样的习得比仅从词典或生活中得到的一知半解来得更深刻,也更丰富。但在学生的作业中发现用滥竽充数的两种意思造句,做得并不尽人意,说明课上的讲解不到位,或者是学生缺乏用这个成语的经验。
新版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 教学反思参考1 菩萨兵
教学反思参考1 菩萨兵。菩萨兵 这篇课文讲的是红军在长征途中经过藏族同胞居住地时,由于藏胞对红军队伍的误解,同志急藏胞之所急,带领着红军战士为藏胞春耕,最终得到了藏胞的一致好评,被藏胞称为 菩萨兵 课文中写到了 的 两急 为 一急藏胞在山里那么时间怎么受得了?二急耽误了春耕怎么办?抓住 急坏了 怎么...
新版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 教学反思参考2 菩萨兵
教学反思参考2 菩萨兵。菩萨兵 讲述了在长征途中,总司令带领红军战士帮助藏族同胞春耕春种,以实际行动赢得了藏族同胞的信任与感激。由于故事发生在红军长征途中,离学生的生活较远,对红军与藏族同胞之间的深情,学生又缺乏一定的生活和情感基础,因此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一 谈话导入。介绍红军长征的历程,引出课题...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
这一课是描写圣诞前一个小女孩一家的情况,与现实生活有一定的差距。这一单元都是教育孩子们怎样去关心别人,这是一篇极好的教材,教育学生爱每一个人。要给我们班上课时,我先领着学生了解了一下圣诞节的时间及西方国家是如何过的。再让学生联系现在我们身边的人是怎样过圣诞节的,并说说自已的希望。由圣诞树引入课题,让...